黑柳砌子

黑柳砌子

黑柳徹子(1933年8月9日-),日本女演員、藝人、主持人、隨筆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和平運動家。日本電視放送開始以來,超過50年在第一線活躍,為日本電視史上代表藝人。超過30年的朝日電視台長壽節目《徹子的房間》(徹子の部屋)的主持人。自傳《窗邊的小豆豆》累積超過750萬本,亦是日本二次大戰後最暢銷的書籍。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首次發布,該榜統計了2000至2010十年間,外國作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稅總收入,共有25位外國作家上榜,黑柳徹子以500萬元人民幣版稅收入,榮登外國作家富豪榜第11位,引發廣泛關注。[

基本信息

作品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一本書,譯成33種文字,已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2003年引入中國後引起越來越大的反響,接連受到《中國教育報》、《中華讀書報》、《新京報》、《北京晚報》等近百家媒體高度評價,被新浪網和噹噹網聯合評選為2003年度最有價值圖書。迄今,一直連續高居全國暢銷書排行榜。
小時候就在想的事》是《窗邊的小豆豆》續篇。《小時候就在想的事》講述更多小豆豆的故事,告訴我們:越是小孩子,就越是擁有人類最珍貴、最必要的東西。本書和《窗邊的小豆豆》一樣讓人在笑聲和感動中深深思考:現代教育應當如何理解和發掘出每一個孩子的完美天性,讓他一生都生活在燦爛的陽光中。

感受

小豆豆,她上課不停地翻弄課桌蓋,喜歡站在窗邊不顧老師的講課與宣傳藝人打招呼;她在美術課不按老師的要求畫太陽旗,而畫起了各式軍艦旗;她明明被罰站了卻還刨根問底:“老師,我被罰站了,為什麼呢?我做了什麼壞事嗎?”;她令正規學校所有老師都頭痛;她最終因淘氣,在國小一年級就被校方勒令退學。
幸運之一——在一個幾乎理想化的學校度過了童年。
巴學園,以廢棄的電車作為教室。沒有固定的座位,每天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沒有固定的課表,從第一節課開始,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所有的課和每一節課所要學習的所有問題點,滿滿地寫在黑板上,然後說:“下面就開始上課了,從你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吧。”在巴學園,孩子們從來沒有被教導“排成一列規規矩矩地走路”或者是“在電車上要安靜”、“不許亂丟果皮紙屑”之類的話。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地就知道了很多,這些觀念都已經深深地種在了孩子們的心裡。巴學園的孩子從不亂塗亂畫,因為每星期兩次的音樂課,大家都會盡情地塗啊寫啊,已經足夠地享受到了塗寫的樂趣。在巴學園,即使放學之後,孩子們也不願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著早一點到學校去。巴學園就是這么一所充滿魅力的學校,一所讓所有孩子神往的學校。小豆豆卻幸運地在那度過了童年。
幸運之二——遇到一個懂得教育的校長。
小林校長,一個深受歐洲教育思想影響的傑出教育家。第一次見面就當了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聽眾,每次與小豆豆說話都會彎下腰與其直視。為了避免學生挑食,發明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一說,並根據《划船歌》編了《飯前之歌》。為了讓身體有缺陷的孩子洗去自卑的心理,提倡脫光了衣服在游泳池裡游泳。為了讓永遠長不大的高橋君保持自信,精心策劃了與眾不同的運動會,讓他輕鬆地拿走了所有的第一,並且將比賽的獎品設為蔬菜,讓孩子們親口品嘗成功的滋味。他對小豆豆經常說一句“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他經常對高橋君說一句“你絕對能做到”。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卻深深影響了他們的一生。小豆豆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了一個如此懂得教育的校長。
幸運之三——擁有一個理解自己的母親。
母親都是偉大的,當她們把一個新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時候,我們就會用“偉大”這個詞來形容她們。雖然偉大的她們賦予了自己的孩子生命,可並非所有的母親都用心去理解自己的孩子。因而小豆豆是幸運的,因為她擁有了這樣的一位母親。當她得知小豆豆被校方勒令退學時,並沒有生氣地對小豆豆說:“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而是默默地尋找新的學校,並且對小豆豆說:“我們去一個新學校看看吧?聽說那裡很不錯的呢!”讓小豆豆可以不帶著任何自卑情緒走進新學校。當小豆豆因為鑽鐵絲網而弄破了衣服,卻對媽媽撒謊:“剛才,我在路上走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往我背上扔刀子,所以才成了這個樣子。”雖然不相信刀子把衣服劃破的話,可只說了一句“啊,是嗎?這可太嚇人了。”因為媽媽覺得連小豆豆也想要找一個藉口,這可是她從來沒有過的,可見她是因為在意這件衣服,不願意弄破。“真是個好孩子”。也許,在旁人看來很特別的想法,甚至有些阿Q。可卻深深地體現了媽媽正用心去理解自己的孩子,用寬容來對待孩子不經意的過失,實在值得敬佩。
只有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和諧地發展,才能造就一個出色的孩子。對於小豆豆的社會背景,我們無從評價。而幸運的她卻真真切切地擁有了這完美的兩道力量,足夠成就她未來出色的人生。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也許我們沒有力量讓身邊的孩子都幸運地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也無從改變我們所生存的社會環境。但是我們卻應竭盡所能在另一個領域帶給孩子們幸運。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相信上帝在為一個人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他開啟另一扇門。用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用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心中的巴學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