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毒素與肝癌

死亡,研究表明它們也與黃麴黴毒素有關。 黃麴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質。 黃麴黴毒素除污染糧食等食品外,也有污染乾果類及奶品的。

1960年英國的一家養雞場,在短短的幾個月中突然死掉了10萬隻火雞。這些火雞都患有同一種疾病:先是食欲不振,不吃東西;後是羽冀下垂,頭向後仰,昏睡而死。解剖時發現,其肝臟均壞死出血,經多方研究分析,證明在死亡的火雞中有80%發生在倫敦周圍80~100英里內,與倫敦一工廠供應的商品飼料有關。飼料中含有由巴西進口的花生粉,據調查巴西花生受過含黃麴黴素腐葉土的污染,從而含有黃麴黴毒素。同年,美國一艘從愛達荷州運輸孵育鱒魚的船,在加利福尼亞海岸被扣,許多鱒魚患 肝癌 死亡,研究表明它們也與黃麴黴毒素有關。1960年我國廣西省科學工作者用霉花生、玉米餵大鼠,誘發大鼠肝癌也獲成功。
黃麴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質。據統計它比二甲基亞硝胺誘發肝癌能力大75倍,可見黃麴黴毒素直接威脅著人類的 健康 。1974年印度境內200個村莊曾爆發黃麴黴毒素 中毒 性 肝炎 ,397人發病,106人死亡。非洲的烏干達是肝癌的高發區,有專家對這裡出產的大米、麥類、高梁、花生進行了鑑定分析,證實其中含有黃麴黴毒素。還有專家在肯亞某地區對40萬人所食用的食物中的黃麴黴毒素進行測定,表明黃麴黴毒素的攝入量與肝癌的發病率成正比。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青黴、毛霉等寄生麴黴的代謝產物,它包括二十多種,其中以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最大,產量最高。黃麴黴毒素主要污染糧油及其製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
黃麴黴毒素除污染糧食等食品外,也有污染乾果類及奶品的。我國 醫學 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疆哈薩克族 食管癌 高發區對飲食的分析鑑定證明:食管癌與喝變質優酪乳和霉變的優酪乳疙瘩有關。
黃麴黴毒素與亞硝胺還有協同致癌作用。當食物發霉後,二級胺、亞硝酸鹽、硝酸鹽的含量就明顯地增加。
河北有關專家研究認為,黃麴黴能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增加亞硝胺形成的可能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