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山

黃連山

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綠春縣境中南部,屬哀牢山南延余脈,於1983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雲南黃連山

簡介

素有“仙山之地”和“天然動植物園”之稱的黃連山風景區,位於滕州市柴胡店鎮境內。盤龍臥虎般的46座山頭,迤邐於22.16平方公里的主景區內,養育了7300年北辛文化的古薛河,宛若一條玉帶纏繞在山腳下,與劉村萬畝梨園交相輝映,渾然一體。山脈上漢墓群、唐摩崖石刻、古石寨、老君廟、老北宮等文物古蹟眾多,堪稱“歷史文化寶庫”。
黃連山為哀牢山南延支脈。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300—2200米之間,山勢險峻,相對高差大,一般坡度在30º左右,為深切割中山山地。氣候年均溫16.6℃;無霜期354天;年降水量2019毫米,85%集中在5—10月,年均相對濕度80%以上,是雲南省的多雨區。區內溪流眾多,大小河流14條。這些河流對維護本縣的生產、生活用水起著重要作用。

植物資源

保護區木本植物有600種。植被類型為:
1.海拔1000—1800米之間為季風常綠闊葉林,主要組成樹種為殼斗科、樟科、木蘭科、山茶科的一些樹種,還有夾竹桃科、橄欖科、漆樹科、藤黃科、大戟科、野茉莉科、番荔枝科、八角楓科等科的樹種。常見樹種由刺栲、杯狀栲、截果石櫟、瓊楠、厚殼桂等;

廣西黃連山

基本情況

黃連山位於廣西德保縣東凌鄉,海拔1616米,擁有二十公頃原始森林和十幾萬畝人造杉木林,屬廣西重點水源林保護區,是德保縣規模最大的國營林場。毗鄰靖西縣、百色市泮水鄉和雲南省。山中景色優美,林海茫茫、雲霧繚繞。
原始植被

名稱由來

黃連山古稱“萬薈山”。古時,百粵民族通往雲南直至緬甸的貿易線路,其主幹道穿萬薈山主峰東北面而過,這是百粵茶馬古道的一段必經之道。傳說,這段茶馬古道兩旁盛產黃連。一次,有位欽差大臣路過此地,因天熱中暑,連綿深山老林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萬分危急,隨從人員有人認出路邊野草是黃連,便采之在石板上搗碎研製成汁,讓大臣服下,不一會,大臣治癒,而且倍感身體舒適,大臣十分高興,當即把此山改名為黃連山,人們口口傳頌,黃連山之名就由此而來了。

德保蘇鐵

黃連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區德保縣境內,由黃連山片和興旺片組成,北回歸線從中通過,最高海拔2520 米,占地1.46萬公頃。黃連山不僅因它是區內為數不多的森林生態型的水源涵養林保護區而稱著,更因其境內生長著被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德保蘇鐵”而聞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