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港餅

黃石港餅

黃石港餅是湖北省黃石市的地方傳統名點之一,黃石港餅是由麵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錢桔餅.糖桂花等十幾種上等原料組成. 以其起鑼弦鼓邊,麻色黃亮,松酥爽口,甜潤清香,順氣開胃,回味悠長和具有濃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獨特風味名揚湖北,暢銷全國.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2011年3月被商務部評為“中華老字號”。

基本信息

概述

黃石港餅 黃石港餅

傳說中的“龍鳳喜餅”直徑比碗大,上有龍鳳呈祥圖案,中間由芝麻、糖、香油、桂花等原料精製而成,色澤金黃、松酥爽口。如今的黃石港餅,據說跟它一脈相承。

清朝嘉慶年間,距黃石市約四十里的大冶縣劉仁八地區有一家劉豐泰雜貨鋪,店鋪里有一名叫劉合意的糕點師。為了招攬生意,他在龍鳳餅的基礎上,加用桔餅等原料,並在餅的兩面粘上芝麻,這便是合意餅。

又傳說到了同治年間,大冶縣木排商人殷華在和馬禮門合夥駕排到蘇州一帶經商。一次,殷、馬二人駕排順流而下,行至黃石港一帶,由於木排行水迅猛異常,躲閃不及,一下將迎面駛來的鹽船撞翻。鹽商不依,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殷、馬二人怕打輸官司,進京時特意選了當地名產合意餅作禮品。到京後,殷、馬二人便將合意餅奉送給所有官員,並附詩一首:

排來如山倒,行船似燕飛。

鳴金三下響,為何燕不飛。

同治帝見到此詩,覺得有理,於是斷木排商無罪。官司打贏了,木排商有心以厚禮敬獻皇上,無奈為打官司已耗資千貫,囊中空空,只得斗膽將合意餅獻上。不料,同治帝嘗後大悅,對這酥鬆爽口、香氣四溢的合意餅讚不絕口,欣喜之下,賜名"如意"。所以合意餅又叫如意餅。後來以產地為名,稱為黃石港餅。

黃石港餅是湖北省黃石市的地方名特產品,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外地人來到黃石買黃石港餅一般會考慮上窯批發市場,上窯批發市場品種齊全,交通便利,附近美食居多。斜對面就是黃石輪渡。在市內乘公交1、4、10、12、13、20、25路車在上窯華中福康車站下車即到。

原料配方

食品用料

黃石港餅生產過程 黃石港餅生產過程

(按50千克成品計)皮料:特製粉12.5千克飴糖7.25千克碳酸鈉250克水1.5~2千克

酥料:特製粉3.5千克植物油1千克煉豬油1.5千克

餡料:熟標準粉3.5千克白砂糖6千克綿白糖4千克植物油4.5千克芝麻屑4.5千克冰糖2千克桔餅1.5千克桂花1千克

貼面料:白芝麻3.75千克

製作方法

1.和皮:將特製粉過篩,放在案板上攤成圓圈,倒入飴糖、水、碳酸鈉調成軟硬適度的麵團。分塊靜置回餳,使之緩勁,包酥前經拉白後再分成小劑。

2.和酥:將特製粉過篩,加豬油混合擦制。擦酥時間不宜太長,以免生筋、瀉油,一般一塊5千克左右的油酥約擦20分鐘。擦好後,分塊切劑。

3.制餡:熟標準粉過篩,攤成圓圈,將果料、冰糖破成豌豆大的小粒,將各種小料置於其中,加油攪拌均勻,再與熟標準粉擦均勻,軟硬適宜即可。餡要頭天擦好,讓原料充分脹潤,便於捏餡。

4.成型:小包酥方法皮酥包好後,壓扁,擀成長片,搓成卷再折三折,然後擀成圓形,包餡,捶成圓餅。以五六個餅坯為一疊,在周邊滾上澱粉,防止上麻仁時餅邊粘上芝麻。表面刷上水,放上麻機上兩面上麻,要求麻不掉,不花。

5.烘烤:入爐烤制,爐底溫度100℃,面火150~200℃。麻餅在烤制中要翻兩次面,使兩面麻色一致。出爐冷卻後包裝。

質量標準

形態:正圓形,兩面平整,上麻均勻,周邊光滑。

色澤:兩面深黃色,周邊乳白色。

組織:皮厚薄均勻,餡緊密,不空腔。

口味:松酥甜潤,有濃郁芝麻香味。

相關典故

生產歷史悠久,流傳著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和演變史話. 相傳早在清代嘉慶年間,湖北大冶劉仁八地方曾流傳一種民眾所歡迎的龍鳳餅.(即後來的喜餅)此地劉豐泰雜貨鋪糕餅師傅劉合意為了改進喜餅風味擴大銷售,在龍鳳餅的基礎上,用麵粉.糖.油.桔餅等原料精製細作,一餅一面有麻,鼓起很高,並蓋有”吉祥”的大紅字樣,香酥可口,銷售很好.為當地農村男女訂婚,娶媳招婿的一種必備的禮品,此餅就以作人的名字命名為”合意餅”。

黃石港餅 黃石港餅

到了清代同治年間,大冶殷祖地方木排商人殷華齋,馬禮門合夥,到長江上游販木材到蘇州一帶出售,一次木排行至黃石港江面撞破了一隻鹽船,為此雙方各執已見,爭論不休,後來官司從地方打到京都,木排商帶著”衛生麻餅”(即把合意餅改成兩面上麻仁,麻色呈金黃,)作充飢食用,並作為貢禮,奉送朝廷有關文武大臣,由於此餅香酥芬芳,味美可口,為京都人所傳頌,後來皇帝得知,要求排商獻上”貢餅”皇帝品嘗後,極為好感,木排商趁此機會,呈上狀詞,皇帝看後,覺得木排商有理,御批四句文曰:”排來如山倒,船行如燕飛,鳴金三下響,如何燕不飛”.木排商打了官司.而”衛生麻餅”也因此揚名京都,後來在大冶.黃石港.石灰窯幾家開始了私營。

清代後期,黃石港鎮建立,由於它是鄂東南的陽新.黃洲.圻春.浠水.廣濟.黃梅等八縣大批家付產品的流通市場,又是武漢,下至九江,長江輪船的停泊要埠,經常有中外客貨輪進出港口,商販雲集,衛生麻餅的銷路越來越大,由於麻餅銷路大,加之商販運輸到城鄉銷售,當時是紙包十個成筒可用籮筐裝挑,消費者口中傳頌著黃石港生產的麻餅的特色風味,天長日久,習慣上被人們稱為”港餅”.

解放後,名產--黃石港餅,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銷售量成倍增加,並由“黃石市食博園餅業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第一家旗艦店開設在上窯的黃石華中福康醫院附近,同時在工藝上和包裝方面作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使產品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包裝鮮艷顏色美觀,新穎大方,攜帶方便,是旅遊者和消費者的食用佳品. 黃石港餅是由麵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錢桔餅.糖桂花等十幾種上等原料組成. 以其起鑼弦鼓邊,麻色黃亮,松酥爽口,甜潤清香,順氣開胃,回味悠長和具有濃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獨特風味名揚湖北,暢銷全國.

相關詞條

補血當歸鯽魚湯 爆鱔片 八寶粥 八寶飯 扒糕
菠菜鴨血豆腐湯 巴基斯坦燒羊排 冰糖扒蹄 百荷薏米綠豆粥 蔥油香味拌麵
蔥香雞脖 炒蝦絲 春餅 炒飯 草莓牛奶燕麥粥
蔥燒刺參 炒湖蟹 醋熘鱖魚 豆腐鴨湯 豆腐豆皮卷
豆豉蒸鯰魚 東安子雞 德州扒雞 擔擔麵 燈影牛肉
蛋美雞 大燒馬鞍橋 番茄芋丁 番茄牛腩煲 鳳翅燉鱔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