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甲鎮

黃甲鎮

安徽省黃甲鎮地處桐城西部,距市中心10公里,全鎮國土面積107平方公里,轄8個村,人口1.4萬。鎮內資源豐富,山場面積12.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是“桐城小花”的核心產區和中藥材生產基地。盛產優質食用菌、名貴淡水魚,它們與以石灰石粉、油漆鬃刷、煙機配件、金屬複合、黃鐵砂礦開發等待業為重點的工業體系構成了該鎮的支柱產業。全境山青水秀、環境優美有高山古剎、名人墓群,是理想的休閒度假場所。還有四川省雙流縣黃甲鎮。

基本信息

資源優勢

黃甲鎮黃甲鎮

全鎮海拔較高,山高峻岭,人員居住分散。森林資源豐富,盛產木材、板栗、香菇、大豆、油料等農副產品,特別是桐城小花、牯牛背森源漁業養殖廠的鮮魚、名貴中藥材、優質食用菌是黃甲鎮的四大特色。同時茶葉、石灰石粉、煙機配套、油漆鬃刷、漁業養殖、中藥材是該鎮的六大支柱產業,在桐城境內外享有盛名。

工業經濟與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南京潤邦金屬複合有限公司、桐城市京圓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等相繼落戶黃甲。全境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交通便利,有高山古寺、名人墓群,是人們休閒度假的理想旅遊聖地。

花崗石開採

黃甲鎮花崗石
五嶺頭花崗石礦床位於安慶市345°方向,直距63公里,桐城107°方向直距7公里,屬桐城市黃甲鎮管轄,有桐(城)舒(城)公路經過礦區,至桐城高速公路僅45公里,至桐城火車63公里,交通方便。

該礦床點處在淮陽山字型構造東側馬蹄形盾地之夾樹灣復背斜向東傾伏端,棋盤石向斜北翼東段,礦體主要賦存在大別山群劉畈組(AnZl)混合岩化似眼球狀斜長片麻岩中,礦體產狀走向北東東傾向南南東,傾角中等,出露厚度大於數百米,走向長大於千米,礦體露頭最低標高350米,最高露頭海撥630米,相對落差達230米,有桐(城)曉(天)公路由礦體中間標高處通過,礦體主要由存由慧眼花崗石組成(彩照5),完整性特別好(照片6),能采出巨大荒料,該品種緻密堅硬,機械強度高,能鋸切磨光鏡面光亮照人,光澤度為73°,由於北西側老關嶺岩體混合花崗岩侵入的影響原岩混合岩化強烈,長英質脈多沿層理貫入,並使長石類於上下眼帘中炯炯有神的眼球,故名慧眼該品種宜作內外牆飾面板,家具台面,地面磚、衛生器皿飾面等,由於長英質含量較高,可能還適於作耐酸化工花崗石原料。

特色產業

黃甲鎮茶園所在地植被茂盛
黃甲鎮素有“生態農業鄉鎮”之稱,被譽為“桐城小花”牌茶葉之鄉、中藥材之鄉和香茹之鄉。

茶業是黃甲的主導產業,境內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孕育了“桐城小花”特有的內在品質,其味鮮爽回甘,蘭花香氣清香持久,葉底嫩綠明亮。明清時期被御封為朝廷貢品,1986年被評為安徽省優質名茶,1991年獲全國科技成果博覽會銀獎,1998年5月在中國國際名茶、茶製品、茶文化博覽會上獲“名優推薦產品”稱號,2003年楊頭900畝茶園被中國農科院茶業研究所認定為有機茶基地。原中義鄉黨委政府根據市委市政府發展茶葉經濟“擴量、提質、創牌、增效”的八字方針,積極拓寬發展思路,全鄉新辟高標準無性優質茶園2080畝,累計茶園面積達到5200畝,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率先在全市宜茶山區鄉鎮實現了人均一畝茶的目標。與此同時,建立了桐城第一塊無性優質茶苗繁殖基地,成立了引導全鄉茶葉經濟健康發展的茶葉協會組織,培育壯大了3家“桐城小花”定點生產骨幹茶廠。龍頭企業正藝茶業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它在安慶市裝備最先進,擁有汽熱殺青機,遠紅外線烘乾機等成套設備,具備年加工5噸高檔茶和50噸中低檔茶的生產能力。2005年6月份和8月份,分別將夏、秋鮮葉試製綠茶在該公司獲得成功,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產量,是全市茶葉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根據市場需求,公司正在積極創造條件申請全市第一家茶廠QS(食品安全)認證和所屬基地黃草尖茶園的有機茶認證。現在,一個由龍頭企業農戶和基地聯繫在一起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在黃甲初步建立起來。

黃甲鎮中義香菇
中藥材是黃甲的傳統產業,生產歷史悠久,現形成以延胡索、杜仲、山茱萸為主產品,總面積達1000多畝的中藥材生產格司。1999年以來,原中義鄉依託安微中醫學院進行延胡索生物學特性及豐產栽培技術研究,該項成果2004年6月通過省科技廳鑑定,為延胡索的規模化和集體化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並逐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經濟效益日漸明顯。

香茹種植為主的食用菌生產是一項短、平、快的致富項目,它通過合理採伐雜木資源,在不影響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現年種植香茹100萬棒左右,平均每棒純利1.2元以上,產品質地好,無污染,具有益智保健之功效,被譽為山中珍品。這一優勢被浙江有識之士相中,他們自2000年始一直在中義從事香茹收購和深加工,將產品出口到日本和美國,這一舉措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也大大促進了香茹產業的發展。

旅遊發展

黃甲鎮大徽尖
桐城最高峰——大徽尖

說起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提到大徽,大多數人都是一頭霧水,大徽尖坐落在黃甲鎮楊頭村境內桐舒交界處,海拔1057米,為桐城最高峰

沿楊頭公路上行約5公里,便可到達頂峰。登臨絕頂,看群山俯首,雲霧茫茫,心中憑添一股豪邁之氣。大徽尖令人叫絕處有三。其一是杜鵑。每年三、四月份杜鵑花盛開時,漫山遍野一片紅,大徽尖杜鵑多野生數十年至上百年,虬根盤曲,造型各異,其二是五針松。大徽尖北側有數百畝的五針松林。進入樹林,只見棵棵五針松粗壯挺拔,遮天蔽日,不見陽光。其三是險。大徽尖人跡罕至,攀登時需要小心翼翼的撥開灌木叢才能迂迴曲折的前行。登臨峰頂的一段路極為艱險,要沿著光滑的石壁往上爬,手裡抓拽著一棵小老樹或一叢草,耳邊松濤陣陣,腳下萬丈深淵,稍一踏空,便嚇得一身冷汗。待越過這一險境後便天空地闊,繃緊的心隨著一聲長吁而悄然釋解了。

“宋畫第一”的李公麟曾築龍眠山莊於不遠處,至今還可以尋到一絲遺蹤。想當年李公麟踏上峰頂,望桐舒秀色,將山水融入心中,才有《龍眠山莊圖》的傑作。

四川雙流縣黃甲鎮

黃甲鎮黃甲鎮
概述

黃甲鎮地處牧馬山腹地,幅圓面積3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367畝,轄13個行政村,102年村民小組,二個場鎮,一個居委會,總人口1.87萬人。這裡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000mm左右。

鎮內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距成都市區15公里,距雙流縣城7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10公里,緊鄰航空港開發區和牧馬山開發區。成雅高速公路穿越鎮內,距成雅高速公路雙流開口處1公里,雙華路、黃勝路、雙永路、板公路貫穿全境,成樂大件路緊鄰該鎮而過,形成了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鎮內水、電、氣、光纖、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配套。

經濟狀況
黃甲鎮黃甲鎮
雙流黃甲鎮是成都市麻羊基地,成都麻羊是黃甲享譽全川的品牌,雙流縣委、縣政府在黃甲連續舉辦了四屆“雙流黃甲牧山麻羊節”。2002年3月中央電視台七頻道“致富經”欄目組到該鎮攝製成成都麻羊專題片,並在4、5、6、7月相繼播出,接待了全國10個省市1000多名客人到該鎮參觀學習、購習羊種,現在到黃甲品嘗羊肉已成為都市人的生活時尚。黃甲鎮將重點引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麻羊產品加工,鎮內水、電、氣、光纖、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配套。黃甲鎮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試點城鎮。

200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2.42億元,比上年增加3400萬元,增長16.4%,財政收入實現598萬元;與往年同口徑總收入實現1092萬元,比上年增加185萬元,增長20.4%;完成工業總產值6401萬元,增長19%;工業增加值實現2032萬元,增長19.5%;農民人均純收入3837元,淨增205元;計畫生育率98%,人口自然增長率1.1‰。

2003年,“工業強鎮”進程快速推進,工業集中區建設已具雛形;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引進項目16個,協定引資2.82億元,到位資金1.49億元;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鎮規模進一步擴大,城鎮形象得到較大提升,小區建設井然有序;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黃甲冬瓜和成都麻羊獲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證,成功舉辦了四川省首屆山羊節暨第五屆雙流黃甲牧山麻羊節,農業招商力度加大,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民增收明顯;各項社會事業長足進步,《計畫生育法》得到認真貫徹執行,“教育強鎮”成果得到鞏固,通過“市級衛生集鎮”檢查驗收;民主法制建設紮實推進,社會治安持續良好,社會政治保持穩定;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三級聯創”活動和“三村建設”工作深入開展,認真實施“雙強”工程,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更充分發揮。

2006年,黃甲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2.0156億元,比2006年增長(下同)0.3086億元;實現工商稅收1741萬元,增長443萬元;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4562億元;實現全口徑工業增加值5596萬元,增長1811萬元;規模企業工業增加值3901萬元,增長1140萬元;工業利潤總額280萬元,增長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69元。

黃甲鎮黃甲鎮
特色產業及景點情況

黃甲鎮按照“加快工業化、推進城市化、建設新黃甲”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開發區建設,積極向開發區引進工業企業,目前有天味食品廠、賽寧斯科技有限公司、科星電器有限公司等3家規模企業。黃甲是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鎮標兵、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省級文化先進鎮、市級衛生集鎮,同時也是成都麻羊產業基地和成都二線蔬菜基地。擁有獲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證的黃甲冬瓜和成都麻羊兩大特色農產品品牌。

黃甲麻羊更是歷史悠久,久負盛名。通過“黃甲麻羊節”的成功舉辦,黃甲鎮已經成為成都名鎮。第八屆黃甲麻羊節確立了品牌、賦予了文化、提升了人氣,進一步提升了黃甲形象,架起了一座與外界溝通的橋樑,實現了麻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互動和交融,有力推動了黃甲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和諧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