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岭

高峻岭

1985年7月至1990年3月在甘肅省交通學校校長辦公室任幹事; 1993年3月至1998年4月在甘肅省交通學校黨委辦公室任主任; 2005年6月至今在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任工會主席。

國民黨少將高峻岭

高峻岭,1896年出生,遼寧省法庫縣秀水河子鎮長崗子村人。從8歲起,在本村私塾讀書。接著又到大房申村兩級國小校就讀,畢業後,考入縣城簡易師範學校。
1915年春,高峻岭到奉軍陸軍二十七師二十七團三連當兵,不久晉升為排長。1921年考入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三期步兵科,畢業後晉升為連長。1925年第二次直奉戰爭開始後,隨軍人關。高峻岭所在部隊占據京津後,被晉升為營長。1927年調到講武堂擔任第七期第五隊中校隊長。繼而考入高等軍學研究班,結業後,留校任戰術教官。1930年應黑龍江省陸軍步兵二旅旅長兼中東路護路司令蘇炳文的邀請,任該旅第一團上校團長,擔任護路任務。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軍進犯黑龍江。高所在的黑龍江省步兵二旅在蘇炳文率領下奮起抗日,在江橋一帶與日本侵略軍進行多次激戰。1932年冬,在富拉爾基東北常川地區房子村爭奪戰中,高的右臂負了重傷,離開了前線,在海拉爾鐵路醫院治療。治療中,當地許多民眾去慰問高峻岭,並要求醫生把這個“一不怕苦、二不貪財”的愛國將領治好。但終因傷勢日重不得已而截去右臂。後因抗戰失利,高峻岭隨部分官兵於1933年2月退到蘇聯托木斯克城。在該城又醫治5個多月。同年7月,高峻岭繞道歐洲,回到了南京。被收容為殘廢軍人,送到漢口殘廢院休養。1934年又被送到北平第二陸軍醫院治療。傷愈後,曾任北平軍分會上校諮議。
“七七”事變後,高峻岭先後擔任國民黨軍隊的殘廢院院長、傷兵管理處視察員等。1944年晉升為少將。全國解放前夕退役,在湖南省洪江市會同傷友開辦雜貨鋪,藉以謀生。洪江市解放後,高峻岭送兒子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0年回到法庫縣長崗子村。高擁護共產黨的政策法令,積極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堅持閱讀書報,給大家宣講國際和國內形勢。
1956年,高峻岭應邀參加政協法庫縣第一次會議,當選為縣政協副主席。繼而被選為遼寧省政協委員和法庫縣第二、第四、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與人民政府委員。
1976年1月29日,高峻岭因心臟病醫治無效逝世,終年80歲。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會主席高峻岭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會主席 高峻岭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會主席 高峻岭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高峻岭
1963年10月出生,漢,遼寧瀋陽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講師,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1985年7月至1990年3月在甘肅省交通學校校長辦公室任幹事;
1990年3月至1993年 3月在甘肅省交通學校學生科任副科長;
1993年3月至1998年4月在甘肅省交通學校黨委辦公室任主任;
1998年4月至 1999至4月在甘肅省交通學圖書器材科任科長;
1999年4 月至2001年11月在甘肅省交通學校校長辦公室任副主任 (正科);
2001年11月至2003至10月 在甘肅省交通學校黨委辦公室任主任;
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在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任組織人事處處長;
2005年6月至今在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任工會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