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雷

黃東雷

1966年黃東雷出生。2006年三月黃東雷在山東大學南新區圖書館舉辦大型個人書畫展覽。2006年八月在黃東雷《老年教育》雜誌2006.04期發表“毛澤東書法淺談”一文,並將個人草書作品與毛主席原作共同刊登在35頁。2006年九月黃東雷在《中國學術研究》雜誌2006.9期發表文章“中國畫特色技法言談”。2007年八月黃東雷在濟南新世界商城大禹美術館成功舉辦“山水之魂”個人書畫展,後經山東省內的多家新聞媒體傳播報導引起社會極大關注。

黃東雷圖片黃東雷圖片

黃東雷履歷

黃東雷 號古畫王子
中國書畫名家理事會常務理事
中外實力派書畫藝術名家
毛體書法家全國三十佳
中華人文書畫藝術名家
中國書畫百花藝術名家
著名館藏書畫藝術家
中國韶山網駐站毛體書法家
《藝術中華》雜誌特邀編委
北京智僑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會員
正阿中華書畫研究院會員
山東大學圖書館館員
1
2007年十月黃東雷在《學術理論與探索》雜誌2007.10期發表本年度代表作品“山水之魂”。
2007年十二月黃東雷創作仿古畫登入《山東大學報》2007>12>5第31期。
2008年四月黃東雷在首屆全國毛體書法家評選活動中成功晉級毛體書法家全國百佳。
2008年五月黃東雷被邀請為中國韶山網駐站毛體書法家(駐站大家)。詳情請查閱“中國韶山網”。
2008年六月黃東雷在2008全國“愛納百川,眾藝成城”藝術活動中,山水畫和毛體書法均獲一等獎。
2008年七月黃東雷在首屆中華人文書畫藝術家精品邀請展中成功入展並授予“中華人文書畫藝術名家”榮譽證書。
2008年九月黃雷成功晉級首屆毛體書法全國三十佳,祥見“中國韶山網”。
2008年九月黃東雷在“首屆中國書畫網絡大賽”中書法作品獲一等獎,山水畫獲二等獎,其繪畫作品發表在《首屆中國書畫網路大賽》一書第175頁。
2008年11月22日黃東雷應邀出席中國書畫交易中心五周年慶典並現場展示“狂草22米”書法長卷。
2008年12月17日黃東雷在北京釣魚台領取“首屆毛體書法全國三十佳”證書並在頒獎大會主會場展示“狂草22米”毛體長卷,同時其毛體書法作品及個人生活照發表在《首屆全國毛體書法家評選活動作品集》第96、97頁。
2008年12月1日黃東雷參加《首屆中國書畫百花藝術佳作展》,授予“中國書畫百花藝術名家”榮譽證書。
2009年4月25日黃東雷在首屆“視角360”中外書畫作品精萃展中獲得“中外實力派書畫藝術名家”榮譽證書。
2009年5月18日、19日黃東雷應邀出席山東樂陵“當代著名毛體書法家邀請展”
2009年6月15日《黃東雷作品潤格鑑定證書》在北京智僑國際文化中心正式簽發
2009年9月25日黃東雷作為特邀書畫名家入展《“記憶六十輝煌五洲”全國書畫作品館藏展》,被授予“著名館藏書畫藝術家”榮譽稱號,並頒發“著名館藏書畫藝術家”榮譽證書。
2009年10月《當代著名書法家書毛體作品集》正式出版,本書在第34頁登載了黃東雷草書作品“蔣桂戰爭”。
2009年10月中國書畫權威雜誌《藝術中華》正式聘請古畫王子黃東雷為雜誌社之特邀編委並頒發聘書。
2009年11月1日黃東雷正式被聘請為中國書畫名家理事會常務理事並頒發證書。
2010年9月24日黃東雷國畫作品《北國風光》在太原“中秋國慶當代名家書畫作品拍賣會”以三萬五千元成交價拍出。
2010年12月19日山東省圖書館當代名家書畫作品拍賣會上,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拍出三十萬.
2010年12月31日黃東雷應邀為濟南五龍潭公園毛體書展題字。

2011年8月17日起,黃東雷國畫作品《四面荷花三面柳》、《明湖全景圖》相繼選入山東齊魯電視台《拉呱》新聞節目。黃東雷作品《四面荷花三面柳》懸掛於直播室螢幕的左上角,《明湖全景圖》選為新聞用作視窗時的背景圖案。

黃東雷書畫藝術成就

書畫藝術大師黃東雷(左)作品拍賣書畫藝術大師黃東雷(左)作品拍賣

書畫藝術大師黃東雷的作品繼承了自五代十國到清代書畫界各大名門名派的精髓,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更深入的創意與完善,從而達到了無比高深的藝術境界,作品名揚四海,受到書畫界及全社會的普遍關注。黃東雷的行草書法清秀典雅、大氣磅礴,既有前無古人之氣勢,又有龍飛鳳舞之美感。
書畫家黃東雷的書畫在中國國內家喻戶曉,他的寫意山水、工筆仕女、毛體行草三項主攻被成為書畫三絕,尤其得到收藏家的垂青,不惜出高價購買。黃東雷狂草書法作品也成為中國富豪的首選。狂草書法是一種極需要性情和氣質來支撐的藝術,非其人非其時往往不易得之,黃東雷狂草也是一種必須伴隨時代思潮的解放才有可能獲得實質性突破和發展的藝術。
黃東雷是中國當代書畫的大家,其作品受到學術界和書畫市場的追捧,在近幾年的市場中成為中國當代書畫的領軍人物,其書畫表現代表了中國當代書畫的行情變化。可以說,黃東雷是中國當代書畫史上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藝術家。專家們認為,黃東雷的作品受到市場的追捧,原因在於:他作為當代書畫的大師,在美術史地位和市場認可度上,都已明確論定。

黃東雷山水畫之美來源於作品的構成能力,這一特點使其大量的畫作中立見經典。若沒有把握宏大的構成能力,光靠為己之筆、一角之視是很難勝任的。這說明真正的藝術並不排斥任何一個努力鑽研者,他的作品還是多面、多向、多義的取信,是從多角度體現著繪畫藝術的豐富與深刻。黃東雷善用筆墨,借景抒情,詮釋自己心靈的逸氣,以其雪景山水的繪畫為例,風格趨於枯淡幽冷、寒氣逼人,同時以其鮮明的地域特色、強烈的時代精神、雄渾厚重的氣勢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感染力,贏得了廣大觀眾和美術界的高度評價。
在水墨山水畫的創作中,儘量使立意雋永,氣韻生動,並形成了整套以水墨為主的表現技法。通過多年的寫生實踐,練就的筆法糸以勾斫、皴擦、點染、潑墨潑彩為主導,並擅長於結構和質感的表現,特別講究墨的濃淡乾濕。部分作品適量加有“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效果。在理論上強調有筆有墨,筆墨結合,以求達到變化超妙的境界。按照中國傳統作畫思路,畫家黃東雷在將水墨山水畫取材於自然的同時,又並非完全寫實自然,而是融入了自身的感受與情思。因而藝術作品是帶有畫家強烈個性色彩的,他在畫中所表現的山石草木都是有生命的,給這個世界造出新的美景、新的境界。
黃東雷重彩畫是將國畫與西洋畫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既有中國畫的優點,也有西洋畫的特點。可以說,黃東雷重彩畫是繪畫歷史上的一次革新。
黃東雷重彩畫是以中國獨有的毛筆、墨汁、國畫顏料等工具材料創作的繪畫作品。即使重彩畫作品,也要使用墨汁,作品在宣紙上畫出。但繪製的效果又有西洋畫筆及西洋顏料的特點,黃東雷重彩畫的色彩從感覺和客觀著手,考慮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色,表現色彩即真實又豐富。而傳統中國畫的色彩的表現經常是在從屬位置,尤其水墨畫,不將各種顏色調和,也不去著重表現局部的色彩變化,其作品整篇為一色或兩色。黃東雷重彩畫是在固定的取景位置上,整幅畫被限制在是“視覺錐體”之內,特彆強調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而傳統中國畫講究“散點透視”,特別是在山水畫中,根據情況隨意改變觀察點,打破空間局限,表現出宏偉的氣度和博大的胸懷。黃東雷的水墨畫作品正是如此。黃東雷重彩畫作畫方式與西畫略有不同。西洋畫是以鉛筆畫、素描練習為基礎,通過鉛筆畫線條、水彩畫或油畫截面描繪對象輪廓。黃東雷重彩畫以白描(又稱“線描”)及水墨為基礎,用墨鉤畫線條描繪輪廓。黃東雷重彩畫還是儘量畫出的實景效果。而傳統中國畫是在客觀的景物之上再容入畫家的主觀意念,作到主觀客觀相結合。
黃東雷的古典風格工筆人物畫,作為當代藝術家,就要用新時代的藝術感受構建這一古老繪畫形式的新形態,使中國工筆人物畫以全新的樣式綻放異彩。他在作品創作時把握中國古典人物畫的發展脈搏,掌握它的構成要素。特別是在色彩的表現上,以濃麗的色彩、工細的勾染和準確的造型為特徵,逐漸完善著一種新的形態。在這種形態中,貫徹著“傳神寫照”的美學追求,大大提升了工筆人物畫的藝術品格。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黃東雷就置身於工筆人物畫的探索,那時主要作品用模仿、臨摹、重複古畫的繪畫方式。暫無提煉出屬於自己的靈感。如何突破“千人一面”的弊端,創作出屬於自己鮮明獨特風格的作品?在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黃東雷對作品創作有了全新的感悟:第一,作品個性推向極至,展現明顯的個性精神境界。重點從鉤線添色方法的交會詮釋自己的個性,用淡墨鉤出輪廓線,著色後再用重墨或重顏色把主要線條重複鉤勒一次,再有用濃淡墨色添入線條鉤好的輪廓裡面。第二,個性化作品必須和諧自然,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符合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通過選擇與其相配的書法作品體會美感與詩意。第三,人物面部創作要傳神。通過對面部的細緻描寫,生動刻畫出仕女人物柔媚、陰險、羞澀、貪婪、孤獨與哀怨。第四,作品是否具有高品味、高格調,是不是超凡脫俗的高雅精英藝術,是不是內涵深厚、功底精湛、文化含量強的藝術作品,這些是決定工筆人物畫藝術創作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在黃東雷的人物繪畫作品中,幾乎全部作品描繪的是女性人物,女性人物繪畫作品又分為成年女性、少女、幼女。黃東雷的人物作品重點表現的都是少女。畫出的少女五官清晰,線條柔和。畫面處理的乾淨,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對不同的性格的少女,所用的力度、繪畫方式也有所不同。開朗元氣型的女生眼睛較大,鼻子要小巧,面部表情要豐富;冷酷型女生眼球微微上移,睫毛要長,鼻子可拉長,為突出一種冷酷的氣質;害羞蘿莉小女生眼睛最好也要大,睫毛往上翹。上述所有性格的少女均採用瓜子臉,手和嘴都很小巧。而服飾的色彩花紋之美更具自己的特色,貴婦的裝束富麗奢華;仕女的裙杉繁華似錦;小姐的服飾多彩時髦。

對漢字書法的學習鑽研,早在幼年時期的黃東雷就對毛筆字有了很大的興趣,從上國小起就與紙墨結下不解之緣。早期的書法學習起步於臨摹街頭出售的單張字帖,之後在唐代楷書等碑帖上進一步學習。自1779年臨摹《多寶塔》碑帖後,1981年又專門學習《顏勤禮碑》、1988年初臨摹《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字帖進入行書學習階段,對篆書和隸書的書寫技法也有大幅提高。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後黃東雷的顏體楷書和二王行書的功力已非常深厚,為他之後的書法風格奠定了基礎。
在經歷近三十年的苦練之後,於2006年黃東雷懷著對偉人的崇敬與愛戴開始研究學習毛體書法,毛體書法形成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集古代各書法家之特長,吸收漢字草書的精華,自成一體的書法風格。黃東雷首先學習的是毛體行書,字型用筆爽勁,突出了橫畫向右上方傾斜,豎畫向左下方傾斜的特點。字勢縱斜而高聳,有著別具一格的形式感,寄寓了自覺的審美情趣。主要臨寫的毛體原作有兩類筆體:一類是日常書跡的行書,隨意中含有草法,多見於信箋。這些信箋已不再使用晉唐楷書及魏碑的寫法,毛體行書的風格已經形成。另一類是筆劃挺勁有力、橫翹縱斜的行書,多見於題詞。
2008年夏天黃東雷書法興趣和探索書藝的目標轉向了行草及狂草。毛體書法家全國評選活動是黃東雷書法由行草風格向狂草風格演變的標誌。字型較細,點畫如遊絲,但骨力內涵,飄逸雄勁。黃東雷書法的代表作是《狂草22米》毛體書法長卷。長卷作品的突出特點在與狂草,也稱“大草”,寫時龍飛鳳舞,瀟灑自如,給人強烈的震撼。長卷中幾乎每幅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字重墨下筆,重點突出;有的字有意傾斜,形成特點;有的字搖相呼應,筆斷意連;有的字龍蛇飛舞,恰倒好處。黃東雷的字,既充滿力量,又感秀美。如不是專業書法學者,還很難感覺到其真正的內涵,其字型的表現力度超強,又不失清秀,故給人以美感。
除了毛筆書法外,黃東雷還有部分硬筆書法作品,黃東雷草書作品的設計原稿都是硬筆所寫,在他狂草書法創作時期,表現的硬筆筆法也多為草書,很多硬筆作品可認為是傑作。
黃東雷通過對漢字書法的學習,使其精神世界、文化生活的視窗被輕輕地打開。其書法風格習於古人而又不同於古人,和他的性格類似,有縱橫馳騁,浪漫豪邁的感覺。又好似行雲流水,變化多端。他用筆揮灑出來的氣度是不可多得的。

主要代表作品

五嶽獨尊

黃東雷重彩國畫《五嶽獨尊》黃東雷重彩國畫《五嶽獨尊》
黃東雷重彩國畫《五嶽獨尊》黃東雷重彩國畫《五嶽獨尊》

黃東雷2005年創作的兩幅重彩畫作品《五嶽獨尊》充分展示了我國泰山的神奇魅力。其中包括松柏、巨石、山峰、雲霧、瀑布和飛起的雪花。作品創作的章法採用“環抱法”,筆法除松柏樹幹之外均採用明清時期的傳統筆法,而松柏樹則大膽獲取眾家之長。兩作品均為重彩效果,大小均為六尺對開,充分顯示中國第一名山的雄奇與壯美。

《出師表》楷書長卷

黃東雷《前後出師表》楷書長卷部分篇黃東雷《前後出師表》楷書長卷部分篇

《出師表》楷書長卷系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06年2月用“顏勤禮碑”的書寫風格創作,全長6.2米,高0.7米,為作者2006年度書法代表作。長卷共分兩部分,即上卷“前出師表”和下卷“後出師表”。


山水之魂

黃東雷國畫《山水之魂》黃東雷國畫《山水之魂》

2007年八月黃東雷在濟南新世界商城大禹美術館成功舉辦“山水之魂”個人書畫展的主題畫作,後經山東省內的多家新聞媒體傳播報導引起社會極大關注。
2007年十月黃東雷在《學術理論與探索》雜誌2007.10期發表本作品。

《狂草22米》毛體書法長卷

黃東雷《狂草22米》部分黃東雷《狂草22米》部分

“狂草22米”毛體書法長卷,系著名書畫家黃東雷號古畫王子2008年度的代表作。作品用毛體書法風格書寫唐宋著名詩詞,全長21.9米,高度為67厘米。字句大多採用狂草形式,小部分字句為行草,在採用毛體的同時也容入作者個人的書寫風格。2008年11月創作完成後連續三次在全國各地亮相,受到書畫界尤其是毛體書法界的極高評價。
“狂草22米”三次在全國各地亮相介紹:
1)2008年11月22日亮相濟南古玩城中國書畫交易中心五周年慶典。
2)2008年12月14日亮相北京紅星韶膳養生會館毛體書法筆會現場。
3)2008年12月17日亮相北京釣魚台毛體書法頒獎大會主會場及接待廳,作者同時領取大會頒發的“毛體書法家全國三十佳”榮譽證書。

黃東雷《紅樓夢美女十二釵》

黃東雷《紅樓夢十二釵》黃東雷《紅樓夢十二釵》

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09年4月20日推出"紅樓夢人物標準像-工筆金陵十二釵",本作品採取圖文並存之手法,以工筆畫方式繪出其中一位美女的標準外貌,其上方用隸書書法說明該美人身世與經歷。金陵十二釵每人各自創作一幅作品(135cm*48cm),全套總計十二幅。

黃東雷十八米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

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

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

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部分篇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
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部分篇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

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一經問世立刻引起書畫界及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它被眾多畫界同行喻為現代版《清明上河圖》,卷中的每個細節都集中作者對濟南大明湖近半個世紀的觀察與

 國畫長卷《明湖景區圖》 國畫長卷《明湖景區圖》

感悟,系作者留傳後世之極為寶貴的財富。在2010年12月19日山東省圖書館當代名家書畫作品拍賣會上,拍出三十萬。

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10年6月12日至7月17日創作彩墨系列國畫“歷代濟南大明湖”,全卷共分三部分:首先用隸書題寫卷名,用顏體楷書書寫前言;之後由十幅四尺整張(70cm*140cm)的橫幅彩墨寫意山水畫作品,描繪出濟南大明湖從遠古到共和國之十個朝代的原貌;最後用毛體草書書寫出後記。

黃東雷十米國畫長卷《明湖景區圖》

國畫長卷《明湖景區圖》中包含了較多的藝術特色,重點突出了作者黃東雷在大明湖畔數十年生活的感悟及根據明湖史料傳說添加的部分內容。長卷中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台、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整體形成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表現出的大明湖一周四面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在南岸,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蕩漾;在北岸,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在西岸,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在東岸,湖面雖暫失碧波,但亭台樓閣分外妖嬈。其中具體景點較為鮮明的特色有如下幾點:
卷中的遐園曲橋流水,幽徑迴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歷史上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遠山近水,樓台煙樹,皆入畫卷。作者根據實際位置將中國第一古亭——歷下亭畫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檐。長卷的兩側分別畫有側面和背面效果的北極廟,舊稱北極閣、北極台,也叫北廟,是濟南市現存最大的道教廟宇。始建於元初,明永樂,成化年間兩次重修,登上青石台階,迎面是三間門廳,朱紅大門富麗而森嚴。越過門廳,兩側是鐘樓鼓樓,均為四方亭式建築口。鐵公祠由小滄浪亭、曲廊、荷池等組成,曲廊沿湖而建,湖水穿渠引入荷池,池邊建有八角形的小滄浪亭,整組畫卷布局奇巧新雅,境界超凡脫俗。

泰山雪景系列國畫作品"岱宗十景"

黃東雷國畫黃東雷國畫"岱宗十景"

泰山雪景系列國畫作品"岱宗十景"是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10年1月1日至18日創作的又一泰山寫意新作。作者通過十幅雪景風格作品,再次向國人展示中國第一名山在畫家心中的形象,其中,雪中效果作品和雪後效果作品各5幅。
本次創作的十幅作品分別是北國銀裝、岱廟、紅門、長壽橋、中天門、迎客松、十八盤、南天門、岱頂、碧霞祠。全部作品均為大三尺整張(55cm*100cm),水墨淡彩風格。創作時運用了前無古人的全新理念,重點描寫對象為古松、古柏、古樓閣、巨石、雲煙、山道、山泉。

泰山系列國畫作品"岱嶽十景"

泰山系列國畫作品泰山系列國畫作品"岱嶽十景"

自1985至2005整整二十年的時間裡,古畫王子黃東雷先後5次登臨東嶽泰山,回憶起5次登山的所聞所見,畫家難以抑制其創作情懷,於(2009-05-24)至(2009-06-03)十天時間裡,揮筆創作完成泰山系列國畫作品"岱嶽十景",共完成寫意山水作品十幅,所有作品均為水墨丹青效果,大小均為四尺整張(138cm*68cm),充分顯示作者對於中國第一名山的獨特感受。

巨幅國畫作品《北國風光》

黃東雷國畫《北國風光》黃東雷國畫《北國風光》

“北國風光”系作者為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配作。作品為六尺整張(180cm*100cm),其右上角用毛體草書書寫全部詞作,其它部位用傳統水墨畫的手法繪製出中國北方的雪景山水。
作品創作於2009年11月,它在重溫主席詩詞和欣賞毛體書法的同時,又充分展示了我國北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其中包括松柏、巨石、山峰、雲霧、瀑布和飛起的雪花。作品創作的章法採用“主山環抱法”,筆法除松柏樹幹之外均採用明清時期的傳統筆法,而松柏樹則大膽借鑑現代畫派之風格,獲取眾家之長。

工筆人物畫作品《楊貴妃十大美圖》

黃東雷《楊貴妃十大美圖》黃東雷《楊貴妃十大美圖》

黃東雷號古畫王子於2010年2月1日至4月21日創作完成經典工筆畫作品“楊貴妃十大美圖”,十幅工筆畫作品均為四尺整張尺寸(65cm*135cm),總結了一代美女楊貴妃的一生。

嶗山系列國畫作品《山海十圖》

黃東雷國畫《山海十圖》黃東雷國畫《山海十圖》

黃東雷嶗山系列國畫作品“山海十圖”,嶗山是中國唯一一座海拔千米之上的靠海大山,她將大海的遼闊和高山的雄奇結合在一起,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09年7月4日下午開筆創作嶗山系列國畫作品“山海十圖”,該系列作品在7月19日下午全部創作完成,十幅水墨畫作品均為四尺整張(137cm*68cm)。

工筆人物畫作品《西遊記十大美女》

黃東雷國畫《西遊記十大美女》黃東雷國畫《西遊記十大美女》

在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書中,師徒四人的形象可謂是家喻戶曉,然而書中描寫的十位美女並非全部被人熟悉。為此,2009年5月2日晚古畫王子黃東雷將要開筆創作大型古畫系列作品“西遊記十大美女”,又稱“圖解西遊十女妖”,十位美人個個美貌絕倫,人見人愛。

工筆人物畫作品"聊齋十大美女鬼魅"

黃東雷黃東雷"聊齋美女鬼魅"

當代國畫大家黃東雷號古畫王子於2009年7月21日開筆"聊齋十大美女鬼魅",十幅作品在2009年9月7日全部完成。包括:1聶小倩2胡四姐3林四娘4巧娘5蓮香6辛十四娘7花姑子8嬰寧9阿寶10小翠。全部作品均為四尺整張大小(135cm*65cm),採用傳統工筆畫風格,創作時作者查閱了大量文史資料,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每幅作品上方用顏體楷書撰寫該美女鬼魅的身世,本作品可謂“傳世經典之作”。

巨幅國畫作品《雪夜靈岩》

黃東雷巨幅國畫《雪夜靈岩》黃東雷巨幅國畫《雪夜靈岩》

黃東雷作品《雪夜靈岩》、《與爾同銷萬古愁》系作者為山東濟南著名的千年古剎靈岩寺所作。作品為六尺整張(180cm*100cm),其右上角用毛體草書題款,其它部位用傳統水墨畫的手法繪製出靈岩山雪景山水。創作於2010年8月,充分展示了我國北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其中包括松柏、靈岩山、山峰、雲霧、瀑布、辟芝塔和靈岩寺。筆法除松柏樹幹之外均採用明清時期的傳統筆法,而松柏樹則大膽借鑑現代畫派之風格,獲取眾家之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