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由麻黃、 連軺(即連翹根)、杏仁、赤小豆、大棗、生梓白皮(切)、生薑、甘草(炙) 組成。有解表發汗,清熱利濕的功用 主治:陽黃兼表證。發熱惡寒,無汗身癢,周身黃染如橘色,脈浮滑。

基本信息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正文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來源

《傷寒論》

異名

麻黃連翹湯(《醫學綱目》卷三十一)。

組成

麻黃6克(去節) 連軺6克(即連翹根)杏仁6克 赤小豆10克 大棗12枚(擘) 生梓白皮(切)10克 生薑6克 甘草6克(炙)

用法

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

功用

解表發汗,清熱利濕。

主治

陽黃兼表證。發熱惡寒,無汗身癢,周身黃染如橘色,脈浮滑。

方論

方中麻黃、杏仁、生薑辛散表邪,宣發鬱熱;連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濕熱;大棗、甘草調和脾胃。諸藥合用,使表里宣通,濕熱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黃疽可愈。

配圖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杏仁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甘草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