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加利銀行

麥加利銀行

麥加利銀行,英國的殖民地銀行之一。1853年英政府特許成立,設總行於倫敦。

麥加利銀行

發起的目的,在於適應英屬印度澳洲中國等地日益擴大的貿易需要。創立時,實收資本32.2萬鎊,不到五年增加到80萬鎊,後又增至300萬鎊。1858年2月總行正式營業,同年在香港和上海設分行。以後又陸續在漢口福州廈門天津廣州北京哈爾濱大連青島等處設立分行。它在華的勢力雖不如滙豐銀行,但由於它在上海設行比滙豐早,而早於它設立的英國銀行又均已退出中國,因此成為歷史最久的在華外國銀行,它的上海分行經理也就經常被推為上海外國銀行公會的主席。
它的在華分行的業務,最初是配合英國商人在東方貿易的需要而匯兌款項和融通資金,以後為各國商人提供金融周轉。1936年時與它往來的外國企業中,英商企業占55%;按行業劃分則64%是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同年在華吸收的存款為5900萬美元,占其全行存款總額的24.9%;占在華各外商銀行吸收的存款總額的16.7%,僅次於滙豐銀行。麥加利銀行上海分行發行鈔票的數量不大。它在香港發行的貨幣和滙豐銀行一樣構成港幣的主體,1937年發行額2500萬港元。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它在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的分支行均被日軍接管,但另在重慶設立分行。戰後各地分行復業。外匯業務和存放款所占比重雖已不如戰前,但在香港發行的貨幣卻大量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它的上海分行遵守中國法令,繼續營業。
50年代後,它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多處,1969年與標準銀行合併,改名為標準與特許銀行,1975年又更名為標準特許銀行 (The Standard Chartered Bank)。1982年 6月後在北京、廣州、廈門分別設立代表處或辦事處,並在深圳設立分行。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