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穗木

鹽穗木

鹽穗木屬於穗木屬,高50~20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分布於中國甘肅北部和新疆。

基本信息

鹽穗木

牧草科名 藜科
牧草科拉丁名 Chenopodiaceae
牧草科英文名 Goosefoot Family
牧草屬名 鹽穗木屬
牧草屬拉丁名 Halostachys C.A.Mey.
牧草屬英文名 Halostachys
天然牧草 鹽穗木
牧草學名 Halostachys caspica (Bieb) C.A.Mey.
牧草英文名 Halostachys

牧草圖片

鹽穗木鹽穗木

地理分布

鹽穗木分布於中國甘肅北部和新疆等地;俄羅斯伊朗阿富汗蒙古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50~20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枝對生,小枝肉質,藍綠色,有關節,葉鱗片狀,對生先端尖,基部聯合。花序穗狀,有柄,圓柱形,長1.5~3厘米,直徑2~3毫米;花兩性,腋生,每3花生於1苞片內,苞片鱗片狀;花被合生;倒卵形,頂端3淺裂,裂片內彎;雄蕊兒子房卵形,兩側扁;柱頭2,鑽狀,胞果卵形;種子直立,卵形,直徑6~7毫米,紅褐色;胚半環形,有胚乳。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鹽生旱生多汁半灌木。在新疆,主要分布於塔里木盆地和焉耆盆地,天山北麓局部地區出現。適應的生態條件為鹽漬化相對較輕和龜裂型鹽土,地表具有2~5厘米的薄層鹽結皮,0~30厘米土層的含鹽量為10%左右。地下水位2~4米,地形微傾斜,排水條件良好。常與潛水旱生灌木多種檉柳形成群落,伴生植物有具葉鹽爪爪、黑果枸杞、西伯利亞白刺、蘆葦等。有時由於地形變化,常與鹽爪爪群落構成複合群落。鹽穗木群落單層高度80~100厘米。隨著地下水位下降,到3.5米以下,土壤變得更乾燥,鹽漬化加強,形成稀疏的鹽穗木單優種群落,高度1.2米左右,植株衰老,枯枝較多,總蓋度僅有10%~15%。群落中伴生種有毛紅柳、黑刺、蘆葦、西伯利亞牛皮消等。與潛水旱生耐鹽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半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形成群落,多屬於多汁木本鹽柴類荒漠與鹽化草甸之間的過渡類型,習見的次級優勢植物有蘆葦、大花野麻、脹果甘草,群落總蓋度30%~40%,伴生種植物很少。塔里木盆地扇緣地帶的胡楊林中,土壤為覆蓋細沙、粉沙的沖積沙壤土或壤土,地表有時形成固定沙包,表層往往有鹽結皮,潛水深1.5~3米。胡楊生長十分稀疏,鬱閉度在0.2以下,這種類型進一步鹽漬化則可發展為鹽穗木一胡楊林群落。鹽穗木老枝通常無葉,嫩枝肉質,小葉鱗片狀,這些形態上的構造使它增強抗旱耐鹽能力,能夠在鹽土荒漠上生長良好。鹽穗木4月下旬萌發,花果期7~9月,10月下旬枯死,冬季小葉脫落,枯枝和果實殘留狀況良好。

飼用價值

在飼料貧乏的新疆南疆荒漠草場中,是一種較為良好的飼用牧草。適口性良好,駱駝、山羊和綿羊樂食,牛不食。冬季驢、駱駝喜食。適宜利用季節為早春、秋和冬季。夏季植株含鹽量較高,家畜一般不生食。據新疆牧工反映,家畜夏季採食會產生臌脹病,若不排瀉,就會引起死亡。鹽穗木在早春是家畜的重要牧草。對恢復春乏家畜的體況有良好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