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山

鸚鵡山

鸚鵡山在疊彩山西北,中山北路西側,與鐵封山隔路相峙,海拔269.3米,相對高度117米,長250米,寬130米,山體面積2.03公頃,在四周中是僅次於老人山,比疊彩、鐵封都高出幾十米,山勢略向西傾斜,像蹲坐著的飛禽,原名鵓鳩山,站在疊彩山上看,更像一隻鸚鵡。依山而築的城牆,向西延伸,異常險要,山前有三角亭,為當年軍事指揮所所在地。西南山腰刻有高3.4米,寬3米的《靖江府城圖》,為中國僅存的最大石刻城圖,是極為難得的珍貴歷史資料。此外,尚有章時發的《靖江府修築城池記》及榜書5件。

由來

鸚鵡山鸚鵡山岩石
鸚鵡山本來叫做寶華山,傳說山頂頂上曾經開過一朵五彩絢爛的寶石花。原來桂林是塊寶地,稀奇古怪的寶物到處都是。寶華山對臉的鐵封山埋藏著無數的金銀財寶這是個個都曉得的了,寶華山右手邊那座山寶藏更是豐富,不然怎么叫它做寶積山呢。
一天半夜裡,寶華山頂忽然光芒四射,五顏六色的,映得半個天象出了彩霞。見著的人定睛一看,一朵芙蓉樣水晶體的大花立在山頂上。於是一個傳一個,一下子驚動了全城,大家都趕快爬起來看那朵奇花。不想城裡頭的大財主李半城見到了這朵寶石花竟起了歹心。這天夜晚,他領了家丁,帶著鷂子和趕山狗,裝著出去打獵的樣子,偷偷摸摸地來到了寶華山下。正想分路上山,不料忽然下起雨來,他們就趕忙跑進寶華山旁的一個小山岩里去躲雨。李半城一夥人和畜生稀里呼嚕地衝進了岩,將岩裡頭睡著的一個老頭子吵醒了。老頭子發現就是逼得他出來討飯的活閻王李半城。原來這老頭子前幾年喪了老伴,問李半城借了幾個來做埋葬費,不想這閻王債利上加利,越算越多,還了三年五載都還不清。後來老頭子給李半城送到官里去,坐了幾年牢,出來時自己那一小間破房子也給李半城占去了。沒得辦法,人老氣力也衰了,只好日裡頭去耍鸚鵡討幾個錢來挨命,夜晚間就鑽進這個岩洞裡面來歇息。這下老頭子見是活閻王,很是生氣,就掉轉臉抱著鸚鵡仍舊睡去了。

哪知那隻給火光映照著的紅嘴綠鸚哥一下就給李半城的賊眼睛瞄到了,他走到老頭子身邊,用腳踢踢他,橫聲橫氣地叫道: “拿鸚鵡我看看!”老頭子一聽氣得臉都青了,說:“你要肯講道理就好了。撈總借你不過二兩銀子,還給你十兩有零,房子也給你占去了,還害我坐了兩年牢,這個帳還沒有還清?你這人做事要講良心啊!”李半城這號人有什麼良心,他一口咬定說債未還清,要老頭子交出鸚鵡來抵債。老頭子當然不肯,李半城便唆起趕山狗去咬老頭子,咬得老頭子一身血肉模糊的倒在地下。家丁趁勢將鸚鵡奪了過來,交了給李半城。李半城把鸚鵡抓在手裡,左瞧右看,說:“好俊俏的鳥兒!寶石花未到手,先得了這一個活寶。這是好兆頭呀!”說罷,他看見外面雨已經小了,便喝令家丁:“走,上山去!”那鸚鵡脫了李半城的手便飛呀飛的,直向寶華山頂飛去。李半城見了,就放起鷂子去追。那鸚鵡一飛飛到寶華山頂,便落在寶石花上,——這下子它就成了百鳥之王了。它見鷂子追來了,便張開清亮的喉嚨叫道:“岩鷹岩鷹來來,叮死那鷂子狗奴才!”一下子飛來了幾百隻岩鷹,將鷂子叮得稀融巴爛,連一根毫毛都叮乾淨了。鸚鵡跟著又叫:“岩鷹岩鷹去去,啄死那壞蛋莫歇氣!”那幾百隻岩鷹一下呼地鏟了下來,將李半城、家丁和趕山狗啄得一點軀殼都不剩,閻羅王要幫活閻王翻生也沒有法子了。

後來,在寶華山邊小山岩前,就是老頭子挨活閻王打死血淌滿地那個地方,長出了一片石榴樹,每年五月,開滿了一樹火紅的石榴花,將山都映紅了,就象當年寶石花映紅了半邊天一樣。從那以後,鸚鵡就雄鎮在山頂上,寶華山因此就改名鸚鵡山了。

簡介

鸚鵡山摩崖石刻
鸚鵡山位於疊彩山西北、中山北路西側,與鐵封山隔路相峙。鸚鵡山海拔269.3米,相對高度117米,長250米,寬130米,山體面積2.03公頃,其中靜江府城地圖摩崖石刻最為出名。
靜江府城地圖摩崖石位於南宋桂林城市圖。摩崖在城北鸚鵡山南山腰。南宋末年,蒙古統治者興兵進攻廣西,素有“用兵遣將之樞機”的桂林,從南宋寶佑六年(1258)至鹹淳八年(1272),歷時14年時間,築城防守。城池竣工後,便刻下此圖。圖高3.21米,寬2.98米。圖上繪製了主要街巷和山川名勝,但以軍營衙署和橋樑渡津為主,並且標有南定寨、戍軍寨、戍將衙、望火樓、都作營、小教場、桂林驛、馬軍寨、右軍寨、守兵寨等名稱,展現一幅大軍屯戍的軍事重鎮的圖景。圖額有記,詳細記載了修城經過、城池尺寸和用工費料。該城圖年代僅次於蘇州現存的《平江府城圖》,其規模之大居中國第一。  
鸚鵡山公園座落於鸚鵡山西北麓,占地500餘畝,位於南華縣城龍泉路西端。從1988年以來,政府先後後投入資金500餘萬元進行修建,園內建有“來青閣”、“抱月亭”、“龍川軒”、“旱冰場”等一批景點和娛樂設施,特別是已經掛果的楊梅園、近20畝的水面景觀和新建成的“鸚鵡茶苑”,使園內的基礎設施得到了相應的完善,提高了公園的景觀質量。 

沿革

鸚鵡山風景區
鸚鵡山占地425畝,地處龍川鎮龍泉路西端,距320國道200米,距縣城1千米。鸚鵡山因相傳古時有鸚鵡在此築巢而得名。曾被列為鎮南州(南華縣)的八景之一,題名“鸚鵡來青”。清朝,曾在山顛建蓋“三宮殿”、“呂祖閣”和“土主廟”。許多墨客騷人都遊覽了鸚鵡山,並留下了許多詩句。
改革開放以後,南華縣人民政府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先後投入大量資金對鸚鵡山公園進行修建,現已初具規模。公園內現有“來青閣”、“抱月亭”、“龍川軒”、兒童樂園、旱冰場院、遊樂場等一批景點和設施。南華縣林業局林科站設於公園內,他們對原有的林木認真管護,並培育和引進了大量有價值的花木,使公園鬱鬱蔥蔥,四季長青。鸚鵡山民族生態公園的開發建設以鸚鵡山為載體,以彝族民俗、鄉土文化為特徵,從而適應旅遊者體驗彝族風情、休閒度假的需求。主要的建設內容:保護鸚鵡山現有的林木和草坪。增種作為“屏風”的樹木、竹子和具有投資價值的樹種,引進優良草種、花卉裝點休閒場。突出“自然野趣”。在寶瓶湖畔、林中空地建築3——10幢外部造型為彝族垛木房,內部設計為標準間的彝式別墅;以彝族土司樓為基本形式,菜式以彝族風味、南華地方特色為主,彝族禮儀待客,彝族歌舞伴餐,充分展示彝族飲食文化的風味餐廳。

文化底蘊

鸚鵡山整體概貌
鸚鵡山氣勢雄偉,挺拔而壯麗。寶華山原名花山,盛夏季節黃色野花漫山遍野。每當宿鳥歸巢,聽輕風絮語,遊人不由頓生隔世之感。那乳白色的嵐氣時濃時淡,變幻莫測;濃時如絮,淡時如煙,峰巒寺廟,時隱時現;如青春少女神秘的面紗,似九天仙女飄臨凡間;溪水潺潺,松濤和鳴,鶯聲燕語,一切盡沉醉在濃淡相宜的曉嵐靄氣之中。遊人發出了由衷的慨嘆。名人之士也數度來游,賜銀賜物、不吝墨寶。“萬山堆里看雲松,曲庵幽溪復幾重;為愛泉聲過林去,不知煙寺耳聞鍾。”這是對鸚鵡山的真實寫照。
靜江府城地圖摩崖石鐫刻在鵓鳩山南麓石崖上。繪於南宋鹹淳六年(1270),同年刻石。繪圖人和刻石人不詳。圖有一定的方位和比例,縱340厘米,橫300厘米。除少數部位剝落外,圖中的文字和線條大都清晰可辨。圖上山川名勝較少,街坊只繪主要大街11條。而城壕建築、軍營、官署和橋樑津渡卻繪得比較詳細,是一幅帶有軍事性質的城市地圖。城內各軍事地物與地方官民建築物之間有街道相互溝通。城門、城牆、城樓、官署、橋樑、山峰用寫景法表示,形象逼真。軍營用方框加注名稱表示,街道用細直線表示。圖正上方的題記詳細記載了靜江府城的修築經過,城池大小及用料費工等情況。這樣一幅富有特色、時代較早、保存又較為完整的大型城市地圖,在世界上是很少見的,對研究宋代城市建設、地方歷史和軍事布防以及中國地圖學史具有重要價值。

特色

鸚鵡山傳說中的寶石花
鸚鵡山山峰奇巧,雲霧飄杳,水若明鏡,溪如玉帶,怪石崢嶸,古木參天,步步是景,處處含情。春日,杏花怒放,燦若雲霞;夏臨,青峰浴水,花木繁茂;秋至,金風送爽,遍地金黃;冬來,群峰峭拔,山色空朦。無論陰晴雲霧,季節交替,均各具情態。仿如置身書中,心無纖塵。藍的天,白的雲,青的山,綠的水,思緒仿佛凝固,意念漸漸地模糊,感覺如同臥於故鄉的老樟樹下,撲面而來的不是花香,而是山川靈秀的神氣,沁人心脾。括蒼山奇峰夾峙,山巒聳翠,峰巒錯列,輕紗繚繞,霞落雲飛,山影平湖,茂林翠竹,花草掩映,百鳥低徊。

這裡山因水而雄峻飄逸,水因山而秀麗嫵媚。樹因雲而朦朧生煙,雲因樹而若即若離。人感受到的是山水的清韻,長川不是春來綠,千峰倒影落其間。水色、山色、心色匯成藍色的主調,烙在縉雲的山水中,印在人們的心間。大自然竟然情有獨鍾,將山水神秀盡集於此地,形成了數百里的天然山水畫廊。置身於山水畫廊中,處處是書,這又豈止是丹青妙手所描繪的呢?真可謂縉雲歸來不看書。拋開一切煩囂,融入大自然的懷抱吧!與山水相依,在清幽絕俗的山水書廊中,心靈將得到淨化。水如白練,白練繞山,纏綿的水使周圍的山無疑多了幾分風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