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面鸚鵡

貓面鸚鵡

貓面鸚鵡是唯一一種夜行性的在地面上爬行的鸚鵡科鳥類。主要分布於紐西蘭,屬於世界瀕危的鳥類。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物種名稱 貓面鸚鵡
拉丁學名 Stringops habroptilus

外形特徵

貓面鸚鵡貓面鸚鵡
紐西蘭人管鴞鸚鵡叫kakapo,這是當地的毛利語,kaka即“鸚鵡”,po的意思是“夜”。中文翻譯成鴞鸚鵡頗為神似,因為鴞鸚鵡的臉盤的確酷似夜間活動的貓頭鷹。世界上共有300餘種鸚鵡無論從哪方面看,鴞鸚鵡都可算是鸚鵡家族的另類。鴞鸚鵡是一種肥大而渾圓的鸚鵡;雄性成熟期時體長可達60厘米,重2至4公斤,不能飛,有一對相對短的翅膀,並缺少了鳥類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其翅膀不足以使它飛行,而只作為一般平衡,或在樹上跳下時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作用。正因為此,鴞鸚鵡不像其他鳥類要保持輕盈的身體,它們多會於體內儲存大量脂肪,使他們的體重冠絕同類。鴞鸚鵡表面的羽毛有多種色彩,除了微黃及如苔蘚般的綠色作為主色外,羽毛上也有黑至深棕色的條紋,這種保護色使它們能在天然植被下得以隱藏自己。

分布範圍

鴞鸚鵡不會飛的習性決定了它們只能在沒有害獸的地區存活。位於frondland西南部的白堊島總面積為154公頃,最高點為海拔151米,該島因西南沿海的峭壁是由製造粉筆的白堊構成的而得名。由於島上本地植物,特別是鴞鸚鵡喜食的植物豐富,因此是一塊理想的鴞鸚鵡庇護所。
1994年4月,紐西蘭保護局著手將frondland西南部的白堊島作為鴞鸚鵡的庇護所。保護人員首先做的工作是消滅島上的害獸白鼬,建立保護站,開闢13千米長的巡山道路。
2002年7月,20餘只鴞鸚鵡被轉移到了白堊島。此時正值紐西蘭的冬天,異地轉移、重新劃分活動範圍的過程對鴞鸚鵡而言真不是輕鬆之舉。所有新來白堊島的鴞鸚鵡體重在當年都減輕了,除了一隻適應性非常好的雄鴞鸚鵡外,其他鴞鸚鵡都得到了專門為它們特製的補充性食物。

生活環境

在人類踏足紐西蘭以前,紐西蘭除了3種蝙蝠之外,沒有其他任何陸生哺乳動物。鴞鸚鵡依靠夜行和絕佳的保護色,安然無憂地生活在這片樂土上。那時的鴞鸚鵡行蹤遍布南北雙島,數量不可勝數。1000年前,毛利人來到了紐西蘭,也帶來了狗和老鼠,從此開始了哺乳動物入侵紐西蘭的歷程,這種入侵隨著*+世紀歐洲殖民者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到來而加劇。貓、狗、登入新大陸,不逢天敵對手,數量迅速擴增,以其堅爪利齒大肆遊獵,對本土野生動物造成了毀滅性打擊。毫無抵抗能力的鴞鸚鵡自然也難逃其厄。到了19世紀早期,鴞鸚鵡在毛利人聚居的、氣候溫暖的北島已經罕見蹤影,在南島也退守到西部的多山地帶,難以發現。有幸能觀察到鴞鸚鵡的歐洲人則驚喜異常,認為這是所有鳥類中最為奇妙的一種。

生活習性

紐西蘭產的這種鸚鵡是唯一一種夜行性的在地面上爬行的鸚鵡科鳥類。它們原來分布於紐西蘭南部、司圖爾特和其它島嶼, 有柔軟的綠色和棕色條紋羽翼。翅膀雖然相當發達,但不善於飛翔。經常棲息在地穴里,夜間出來活動。

生長繁殖

貓面鸚鵡貓面鸚鵡
差不多所有的鸚鵡都是白天活動,只有鴞鸚鵡在夜間活動;迅敏的飛行是所有鸚鵡的特性,鴞鸚鵡卻不會飛;鸚鵡一般都成群活動,鴞鸚鵡卻喜歡獨居;鸚鵡一般都很聒噪且引人注目鴞鸚鵡卻異常隱秘無聲,有時必須動用經過特殊訓練的引導犬才能尋到它們;鸚鵡通常會形成親密而長久的伴侶關係,而雄性鴞鸚鵡卻要聚集在“表演場”通過競爭取得交配權,交配完成,雌雄關係即告結束。
成功的保護工作離不開可靠嚴謹的科學研究。科研工作包括鴞鸚鵡的異地轉移、佩戴無線電訊號發射器、對鴞鸚鵡交配繁殖的觀察記錄。鴞鸚鵡並非每年交配,而是隔2、3年等待當地某些特定樹木大量開花結果時才交配,據信這是為了滿足撫育後代所需的能量攝取需要。1980年年底,斯圖爾特島的鴞鸚鵡出現了求偶行為,次年3月,發現了孵化的小鸚鵡。這是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鴞鸚鵡的繁殖行為。
經過30年的悉心保護,鴞鸚鵡從最初的10餘只發展到現在的近百隻。由於鴞鸚鵡的壽命很長,如果保護措施得當,交配繁殖的幾率還是很大,科學家們對它們的前途命運依然充滿希望!

種群現狀

這種胖胖的大綠鸚鵡全球不足百隻,是世界上最大、唯一不會飛的夜行鸚鵡。它們居住在人跡罕至、沒有害獸的偏遠島上,只有直升機可以到達。
19世紀晚期,紐西蘭政府已經意識到鴞鸚鵡等本地鳥類亟待保護。由於主島上入侵的食鳥動物其數量已然失控,鴞鸚鵡已經淪為徹底的“生態難民”。若想保護,只能把它們轉移到沒有“害獸”的小海島。理察·亨利是首批致力於保護鴞鸚鵡的人之一。在搜尋犬的幫助下,理察費盡千辛萬苦,把200隻倖存於南島西部密林中的鴞鸚鵡轉移到了南島西岸昏灣(Dusky Sound)中的決議島(Reolution Island)。決議島是紐西蘭建立的第一個對本土鳥類庇護所,被認為沒有害獸入侵,對鳥類安全。然而,在經過5年的辛勞後,理察於1990年8月心碎地發現決議島上出現了白鼬,這些白鼬渡涉海灣,登入上岸,使得這個本土鳥類的庇護所已不再安全。

保護級別

這是一種華盛頓公約之一一級世界瀕危的鳥類,是紐西蘭的特產,在全世界不足百隻。這種鸚鵡全身黃綠色狀似青苔的羽毛,是它的保護性偽裝。
隨著人類文明的足跡的延伸,工業化程度的發展,這些美麗的鳥面臨生存環境的惡化,種群銳減,已經接近絕滅。這種鸚鵡非常稀少,由於棲息地的老鼠和鼬吞食幼鳥和鳥蛋而瀕臨滅絕。有一段時間人們認為它已經絕種。後來才發現在紐西蘭的南島上還有少量生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