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鳥花卉紋繡

鳳鳥花卉紋繡

戰國時期,身長165、袖展158厘米。荊州市荊州區馬山一號墓出土。兩袖平直,寬袖口,短袖筒,三角形領。深黃色絹里,領緣多用緯線起花絛,外緣用田獵紋絛,內緣中部和大襟上部內側用龍鳳紋絛,內緣兩側用鳳鳥菱形紋錦,袖和下擺緣均用大菱形紋錦。

簡介

鳳鳥花卉紋繡 鳳鳥花卉紋繡
製造年代: 戰國
材料: 絲
收藏地:湖北荊州博物館

詳細介紹

湖南長沙附近的戰國墓如左家塘、子彈庫,湖北江陵附近的包山馬山等地有大量絲質繡品出土,當時多作衣裝材料,質地有絹、羅、紗等,絲織品生產工藝成熟,藝術水準很高。其中馬山一號戰國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織繡衣裳,諸如龍鳳繡單衣、鳳鳥花卉繡錦絝,菱紋絛鳳鳥繡衣等,無論紋樣、用色、用料都極精美,此時期的刺繡針法單純,多用又名“辮子股”的鎖繡。龍鳳花卉紋是戰國時期流行紋樣,其中鳳鳥與花卉結合紋樣更多的出現在織繡品中,此款鳳鳥頭部寫實,身體與花卉融為一體。想像大膽,奇特,整體布局疏密恰當,充分體現了楚國文化的浪漫,由此可見戰國時期服飾紋樣設計思想的高度活躍和成熟。
織繡品以天然纖維製作,應妥善保藏,否則極易受損,忌強光照、懼潮濕,以免褪色、脆化、長霉。
早期織繡品由於年代久遠,出土量相對較少,品相完整者不易購得,因此,殘片也極有收藏價值,近年國內拍賣市場中,織繡價格一直呈上升趨勢,具備極高的文物價值,藝術含量又高的中國古代繡品更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