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雛次韻答胡少參

鳳雛次韻答胡少參,是一首由明朝 作者 王守仁著作,情感豐富,表達其鬱郁不得志的五言詩。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鳳雛次韻答胡少參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學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鳳雛次韻答胡少參

鳳雛生高崖, 風雨摧其翼。

養疴深林中, 百烏驚辟易①。

虞人視為妖, 舉網爭彈弋,

此本王者瑞, 惜哉誰能識。

吾方哀其窮②,胡忍復相亟?

鴟梟椐叢林③,驅鳥恣搏食④。 

嗟爾獨何心? 梟鳳如黑白⑤。

作品注釋

①辟易:逃離居住的地方。辟,同“避”,躲,設法躲開。易,通“埸”,邊界。如《荀子·富國》:“觀國之治亂臧否,至於疆易而端已見矣。”

②窮:特指不得志,此處指遭遇不幸。如《楚辭·屈原·涉江》:“將愁苦而終窮”。

③鴟(chī)梟:一種兇猛的鳥,鷂子。椐:同“踞”,盤踞、占踞。

④恣:肆意,盡情。

⑤如黑白:黑白不分。

作品譯文

鳳雛生長在高高的山崖,風雨摧壞了她的羽翼。

她躲到叢林中養傷,百烏都驚恐的逃避。

打獵人視她為不祥之物,網捕彈射爭著捕捉。

雛本是祥瑞的鳥,可惜沒有人知道這些。

我剛才感嘆她的不幸,你們怎么忍心再追迫她呢。

鴟梟盤踞了叢林,驅趕鳥兒姿意捕食。

哎呀,這究竟是什麼想法呀?

鳳雛與鴟梟你們竟黑白不分。

作品簡析

作者以鳳雛自喻,從詩中可以看出,鳳雛的受傷、被捕捉等等遭遇,正是作者自己被貶被迫害的寫照。對人們不分黑白,把吉祥的鳳雛與為惡的鴟鳥等同看待,作者從內心發出了深深的感嘆。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1529),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二十八歲參加禮部會試,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廣東等地爆發民亂,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啟用,並平定了寧王等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學大師,著有《傳習錄》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學說的集大成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