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翼村

陽山上是廟梁舊村,栽植榆樹、杏樹、核桃樹大約有300多株,面積有200畝。 陽山上是前廟梁村,現還住有10戶人家,房前有榆樹、果樹、核桃、水桐樹,約有500多株。 發展林業,計畫在1000餘畝撂荒地栽植落葉松,楊樹,核桃樹,杏樹,預計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

基本情況

鳳翼村座落在積翠鄉南面北川河岸。該村由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的,現全村共有人口248人,戶數55戶,勞力84人,(其中男勞力54人,女勞力30人),在村里從事種植業的勞力50多人,外出有打工經商的有35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積650畝,其中坪地95畝,梁地555畝。村黨支部由三人組成,王永貴擔任支部書記,李和平任支部委員,鄉政府民政助理員郭智虎擔任總支書,全村有黨員15人,其中男13人,女2人。全村養殖大牲畜20頭、籠養雞4000多隻、養狗7隻;有小氣車2輛、三輪車4輛、機車40輛;彩色電視45台、黑白電視10台、冰櫃1台、洗衣機30台、縫紉機35台、電瓷爐15套。村里產業主要有種植業、養殖業、勞務輸出服務業等,種植業主要種玉米,山藥,豆類,雜糧等作物。2006年村里人均純收入1000多元。

自然風貌

鳳翼村是由麻地溝、廟梁村合併而成。廟梁溝由一條大溝、9條小溝組成,大溝溝深有5千多米,小溝為一道溝、二道溝、三道溝、百掌窪溝、黑家咀溝、老於壕溝、大斜溝、小斜溝、壩焉溝,每條溝深1千多米。麻地溝由一條大溝、三條小溝組成,大溝溝深一千多米,小溝為小麻地溝,溝深五百米;壩焉溝,溝深六百米;小塔溝,溝深三百米。廟梁溝、一道溝、二道溝、三道溝,位於大溝南面掌里,溝內動物種類有野豬、狐狸、野兔、山雞等;植物有楊樹,山杏樹,灌木林,大約面積有一千畝;北面陽山上有杏樹、山頂上栽有落葉松,大約面積500畝;百掌溝、黑家咀溝、裡面是灌木林,大約有500多畝。陽山上是廟梁舊村,栽植榆樹、杏樹、核桃樹大約有300多株,面積有200畝。北面陽山頂叫雞毛毛圪塔,山頂至溝底有1000米高,傳說古時候山頂住著一戶人,人稱雞毛大王,因此叫雞毛圪塔。前面一座圪塔叫廟圪塔,傳說光緒年間山頂修建龍王廟一座,因此叫廟圪塔,但是1966年被文化大革命造反派拆毀。前村對面是大斜溝、小斜溝、壩焉溝,分別栽植楊樹、榆樹、果樹大約有1000多株,面積有300多畝。陽山上是前廟梁村,現還住有10戶人家,房前有榆樹、果樹、核桃、水桐樹,約有500多株。村里以前住的土窯洞有少部分塌毀,村東頭小斜溝有一面泉水井,四季長流以前供應著全村的日常用水。麻地溝村南面三條小溝都以造林,大約面積500畝,造林1萬餘株,主要為北京楊,榆樹;北面村腦畔是60畝機修梯田,距溝底有100多米高,現有7戶居住溝里土窯洞裡,人畜吃水現已安自來水,交通比較方便。村里氣候,冬季零下10度,夏季平均氣溫25度,全年降雨量120——150毫升,屬春旱秋澇高寒地帶。

村發展史記

原廟梁村在光緒年間舊有人定居了,因山頂建一座龍王廟,因而起名廟梁村。每逢夏季大旱,四面八方的村民上山到龍王廟來祭奠龍王爺,祈求下雨保豐收。66年文化大革命造反派拆毀後,70年代為祭奠龍王爺在前廟梁村山頂建造土窯洞兩孔作為新龍王廟,東窯住老龍王,西窯住小龍王,每年六月十王日村民都要殺豬祭奠龍王爺。 廟梁村原建在後溝雞毛圪塔底下,傳說抗日戰爭住過八路軍分隊,75年移前廟梁村定住,於96年又移麻地溝居住,現有20多戶,100多人。 麻地溝村建於清朝年間,傳說光緒年間有戶姓麻的人居住,因此叫麻地溝。1918年又遷來1戶姓薛的人叫薛育胡,此人來時富裕,來後置田買地,不到幾年竟成了有錢有糧的大戶人家。1953年土地改革,把他家的60多畝土地分給了村民,當時全村人口50多人,戶數10來戶。1995年在溝叉坪地修建磚窯洞大部分人移居到此,現溝里還住有7戶人家。1996年麻地溝和廟梁村合併,改村名為鳳翼村,現總人口248人。村里過去缺吃少穿沒錢花,居住在黑洞洞的土窯里,每逢下雨天氣,腦畔上挖水道防止漏水,晝夜不安;吃的是高粱,野菜,玉米面;趕集上會是步行,有少部分人騎腳踏車。現在居住的是寬敞明亮的磚房,一進村家家戶戶有現代化家具,組合櫃、沙發、茶機、彩電、電瓷爐、洗衣機等,交通工具有機車、三輪車、小轎車,生活方面,吃的是大米、白面。從古到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使村民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人文文化

每年的春節特別隆重,家家戶戶辦年貨,做年糕,放煙花,貼對聯。慶祝春節扭秧歌,全村男女老少參加表演熱火朝天。正月初十五鬧元宵,村里設神位,唱二人台,全村人祭拜天地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新婚夫婦則敬天地神靈保佑生男育女。 在2006年重新修建觀音廟,五道廟,關公廟,真武廟四座。每年春節早晨全村人上廟祀奠祈禱保佑全村安定、四季平安。每年過清明節都要上墳祀奠祖先,每戶都做糕、白面灘餅吃。還給老人送老燕,讓老人吃了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給小孩捏小燕子,讓小孩吃了健康成長、前途無量。過四月八時,戶戶都吃白面拉條。五月端午吃粽則,據傳說是祭奠楚國詩人屈原。六月十五殺豬敬龍王爺是,保佑風調雨順。七月十五殺羊敬龍王爺是,祈禱大獲豐收。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家戶戶打月餅,買各種水果,晚上祭奠山神爺,保人畜上山平安。十一月冬至吃軟米糕,希望冬天下大雪,來年春天好春播。

村莊規劃

1.建立建全組織機構,新建黨議事會。黨支部深刻地認識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實現小康社會,必須提高黨員素質,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風,帶領發展本村經濟建設,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事業建設。

發展經濟

.努力發展我村經濟。根據實際條件,大力發展林業、養殖業和種植業以及外出人員經營商業等。發展林業,計畫在1000餘畝撂荒地栽植落葉松,楊樹,核桃樹,杏樹,預計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養殖業以養家雞,籠養雞,養豬為主,2008年計畫每戶達到養雞1000隻、養豬3口以上,預計養殖可以使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發展種值業主要以玉米,山藥和萬壽菊,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000元以上。發展商業方面,計畫要開飯店、開旅店、搞裝潢、建築工程等,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000元。到2010年人均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讓村民真正達到小康生活水平。 我村近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有不足之處。今後我村黨支部以及全體黨員將以加強黨建促進發展,使我村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全面快速發展。今後我們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帶領村民艱苦奮鬥,為我村儘快完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