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裝

鳳凰裝

畲族婦女傳統服裝。象徵吉祥如意。色較單調,則稱“老鳳凰裝”。相傳,畲族始祖盤瓠王平番有功招為駙馬,生三男一女。當女兒長大出嫁時,美麗的鳳凰從廣東鳳凰山銜來了五彩斑斕的鳳凰裝,從此,畲族女孩必穿鳳凰裝,相沿成俗。

畲族服飾特色主要體現在婦女裝扮上,叫鳳凰裝。流行於今浙江、福建、江西、廣東等地。穿著、頭髻較低,衣服和腰帶的顏色、花紋較為單調。相傳畲族始祖盤瓠王率領全家移居廣東鳳凰山,凡本族人生下女兒,均賜予鳳凰裝束,世代相傳。至今,畲族人仍有贈送鳳凰裝之習俗。
畲族婦女首飾畲語稱“gie”,舊時是結婚始戴,以後凡出門或節日時戴,死了也戴好入棺。裝扮為:後腦盤髮髻,髮腳四周繞上黑色縐紗,頭頂置銀箔包的竹筒(直徑約一寸,長約三寸,富者全部用銀),包以紅帕,豎兩支銀釵,形成鈍角三角形,釘上八串瓷珠,瓷珠繞過縐紗以固定“gie”身,瓷珠垂過肩,每支末端栓小銀牌,右耳上插一支銀簪,兩耳戴銀耳垂。形如鳳凰鳥頭冠。上衣是大襟衫,長度過膝,領、袖、襟處都繡有花邊,花邊色彩鮮艷,花色繁多。布質,舊社會為自織麻布,現在絲綢、滌倫都有。腰扎圍裙,畲語稱“攔腰”,為長一尺、寬一尺五的麻布塊,染青色或藍色,鑲紅布攔腰頭,釘上彩帶。
過去,男女子都一樣,為褲腳鑲花邊的寬褲腳直統便褲。男子舊社會出門穿大襟長衫,勞動時穿大襟短衫,現在都為直襟短衫。過去,畲民上山勞動都打綁腿穿草鞋,在家穿木屐。冬天穿布襪,下雪天用棕包腳行走。花鞋,藍布里青布面,四周繡花紋,前頭做硬鼻,系紅纓,女的比男的花紋多些細些,平時不穿,作壽鞋用。

盤點民族服飾

生長在亞洲這篇廣闊的土地上的女人們,因種族的不同而展現出來的魅力也是不一樣的,一個國家一個風情,一個地方一個誘惑,亞洲各國的新娘向我們展現出婀娜的身姿。蒙古的女人和奔放,除了遼闊的草原的培養,更多的是通過蒙古族的服飾所體現出來,蒙古族的服飾大氣而且有著動靜之美的結合。當蒙古女人跨上馬背的時候,就是一種豪放的姿態,當她們靜靜的立坐的時候,又有一種恬靜之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