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茈

鳧茈

古稱鳧茨,又稱荸薺,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古稱鳧茈(鳧茈),俗稱馬蹄,又稱地栗,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

釋名

烏芋、鳧茨、荸薺、黑三棱、芍、地栗
氣味(根)甘、微寒、滑、無毒。

主治

1、大便下血。有荸薺搗汁大半杯,加好酒半杯,空心溫服。幾天後好見效。
2、赤白痢。取完好荸薺洗淨拭乾,勿令破損,泡入好酒中,密封收存。用時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上。
3、婦女血崩。按病人年齡一歲用烏芋一個,燒存性,研為末,酒沖服。
4、小兒口瘡。用烏芋燒存性,研末塗搽。
5、誤吞銅片。用生烏芋研汁,細細飲服,能將銅消化成水。

營養分析
荸薺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和碳水化合物等,能清熱潤肺、生津消滯、舒肝明目、利氣通化。
食用禁忌
荸薺不可生吃,但因為荸薺生長在泥土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淨煮透後食用。
適宜人群
兒童和發燒病人最宜食用。咳嗽多痰、咽乾喉痛、消化不良、大小便不利、癌症患者也可適當多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