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形類

鱘形類

鱘形類有4屬23種。中國有2屬;鰉屬鰓膜互連且游離,有2種,中國有1種。

簡介

鱘形類有4屬23種。中國有2屬;鰉屬鰓膜互連且游離,有2種,中國

鱘形類生物鱘形類生物
有1種。鱘屬鰓膜連鰓峽,分離,有16種,中國有6種。匙吻鱘科僅有2屬2種,匙吻鱘分布於密西西比河水系,中國產白鱘及白鱘(古名鮪),周初皇帝即用以祭祖祈福,視為食中珍品。形態特徵

體呈梭形,具5縱行骨板狀硬鱗或僅在尾鰭上葉背有1行棘狀硬鱗;吻尖長或呈平扁匙狀;尾鰭歪型;口裂直或新月形,位於頭腹面,能伸縮吸食;口前須細小;眼很小;外鼻孔2對,有小形噴水孔;牙細小或消失;大部分骨骼為軟骨;腸內具退化的螺旋瓣;體色一般背部深灰或灰黃,側部黃白或乳白,幼體色較深。

種屬分布

古老的大型魚類。 現生存的鱘魚類有鱘科匙吻鱘科2科6屬25種,其中純淡水種類15種。中國現存3屬8種。分布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北極海水系、密西西比河黑海裏海鹹海地區。鄂畢河到科累馬河等北極水系。在中國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黑龍江水系、黃河長江錢塘江閩江珠江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

生活習性

為溯河產卵洄游性或淡水定居性魚類,健游。春或秋季產卵。產卵場多在江河上游水溫較低、流速較大、具石礫底質的急灘深潭地帶。性成熟最小個體,在小型種類為3~4齡和6~7齡;大型種類一般為3~7齡和9~16齡。生殖周期因種別、年齡和營養條件不同而為1至2年或更長時間。一般大型種類和壯年期懷卵量高達770萬左右,如歐洲鰉,卵灰褐色,卵徑4.5~5.2毫米。仔魚期一般吃浮游生物;幼魚期多以底棲的水生寡毛類、水生昆蟲、小型魚、蝦類及軟體動物為食;成魚期吃底棲動物、動植物渣滓和魚類。生殖期多停食或攝取極少量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