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類]

鱘[魚類]

鱘(xún),屬於鱘屬(Acipenser)和其他有關屬的各種通常是大型的硬鱗魚,廣泛分布於北溫帶的淡水或鹹水水域中,體形細長,有歪形尾,延長的頭部下面有一個可伸縮的無齒的嘴。如:鱘嘴(鱘魚的嘴)。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鱘是甲殼綱節肢動物,蝤蛑科,即蟹類的一種,形狀似蟹但扁而大,殼堅圓而微長,胸肢(腳)五對,最前一對叫螯,像鉗子,粗壯有力,用於取食拒敵,最後一對扁闊似漿,適於水中游泳,中三對皆爪足,爬行用。

鱘科約20種北半球溫帶水域魚類的統稱,與槳吻鱘和多鰭魚近緣。體側有5縱列骨板,尾鰭不對稱,吻長,無牙,吻下具四條觸鬚。

鱘冬季長得堅實滿膏最佳,雌的比雄的尤佳。辨別雌鱘一般是翻看鱘的腹部作判斷。雄鱘的臍狹長,叫尖臍;雌的臍圓潤,叫圓臍。看底部線紋的深淺則知堅實與否,鱘殼兩端底面透紅也是豐滿肉實的標誌。

生活習性

高首鱘高首鱘

鱘是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交界處水域的一種螃蟹,味道和大閘蟹很像比通常的海蟹好吃。個頭普遍比淡水螃蟹大。和海蟹差不多。飽滿有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不可多得的好食材。在閩,浙一帶比較多,其中以福建琅岐的最為好吃。

鱘可長得很大並且壽命很長,歐鰉可活200—300年。大多生活於海中,於春夏季上溯入河(可能幾年一次)產卵。卵小,黏性,數多。幼魚生長迅速,成熟後生長速度減慢,但生長持續數年。

分布

一般認為世界現存鱘魚類計有27個種,隸屬於硬骨魚綱、輻鰭亞綱、軟骨硬鱗總目、鱘形目。鱘形目共有2科6屬。現存鱘形目魚類均分布於北半球,主要有三個分布密集區:一個是歐洲東部的裏海黑海鹹海地區;一個是環繞北太平洋兩岸的亞洲東部和北美洲西部地區;另一個為北美洲東海岸地區。

中國分布有8種鱘魚,即分布於長江中華鱘達氏鱘白鱘,後兩者為中國特有,中華鱘也主要分布於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史氏鱘達氏鱘;分布於新疆額爾齊斯河的西伯利亞鱘和小體鱘及伊利河的裸腹鱘。然而,不論是數量是種類,主要集中在東歐裏海、黑海、鹹海和亞速海地區,此地區鱘魚產量占世界產量的80%-90%。

在27種鱘魚類中,產量最大的分布為俄羅斯鱘閃光鱘、歐洲鱘,其次為西伯利亞小體鱘、大西洋鱘、歐洲大西洋鱘、高首鱘、湖鱘、史氏鱘、達氏鱘和中華鱘等。在過去的22年間,世界鱘魚的總產量波動在1.5-4.0萬噸,然而,隨著蘇聯的解體,使原蘇聯水域鱘魚管理處於無政府狀態,1993年,降至不足萬噸(9594噸),目前(2009年8月)估計不足5000噸。

食用價值

鱘的肉味特美且營養甚富,中外人士無不能為宴席上的佳肴。而閩江口的川石、東岸、下岸、白潭、普井等地地產的鱘,肉味尤其美,稱鱘中之最。

因為此地的鱘常群木妻海濱泥沙中,閩江口是江海交界處,海水不那么鹹,而且從海底到兩岸多是岩地,這裡的鱘,自孵化出來到長大,長期泡在半鹹淡海水裡,又常在硬板板的岩石上爬,所以爪鈍肉實不鹹,潔淨又沒有土味,當地人特稱為潭鱘。又因其煮熟後甲殼皆無法與閩江口潭鱘相比。

鱘的營養成分豐富,大有補體固本的作用。大金鱘治小孩夜間遺尿症很有效。鱘在市場上的賣價很高,一隻大鱘值上百元,所以捕鱘或養鱘為業的,大有利可圖。閩江口捕鱘,一天兩潮水,多採用倒小竹簍上鉺,於退潮時預先安置岸 旁的土塍、岩隙誘捕,鱘爬進簍內就出不來了。

資源保護

鱘湖鱘

俄(蘇)、美鱘魚的保護與管理由於鱘魚類生命周期較長,多數種以剩餘群體為主,一般資源恢復需經歷幾十年時間,這是長期實踐的結果,許多鱘魚種均經歷了資源崩潰的慘痛教訓,例如歐洲大西洋鱘,湖鱘,大西洋鱘,歐洲鰉等,因此,美國和俄羅斯對鱘魚資源的保護相當重視,也進行程度不同的有效資源管理和資源恢復工作。

1993年,美國制定了“美國旬魚類保護和管理框架檔案”,成為了美國若干年內鱘魚保護和管理的綱領性檔案;同時,對密蘇里鏟鱘海灣鱘、大西洋鱘和短吻鱘等,均先後制定了物種級的恢復(行動)計畫,並已逐步實施。

在全球性保護鱘魚的瀕危狀況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1997年在辛巴威召開的國際瀕危動植物種貿易公約(CITES)大會,接受了由德國和美國提交的關於世界鱘魚的保護提案,並形成決議,將鱘形目的所有種類列入公約保護物種,其中,短吻鱘和歐洲大西洋鱘為公約附錄1保護物種,其它種類均為公約附錄2保護物種,並於1998年4月1日正式生效,第一步採取控制鱘魚籽醬的進出口貿易。

利用

世界鱘業的發展歷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國古代就有鱘魚的利用記載,那時通常為帝王們的貢品和藥用等。然而,真正形成有相當產量的鱘魚捕撈業,則始於20世紀中葉至20世紀末葉,本世紀初達到捕鱘業高峰,主要是因為對魚籽需求所致。到目前為止,吃冰上魚籽是高貴和財富的象徵,魚籽醬的價格使鱘魚業成為世界上利潤最高的產業之一。

世界鱘養殖業的興起隨著裏海等水域鱘魚資源的大幅度衰減,國際市場對鱘魚產品特別是鱘魚籽醬需求日益高漲,從而也刺激了世界鱘魚養殖業的發展。原蘇聯鱘魚養殖歷史較長,到目前為止(2008年年底)已完成了閃光鱘,俄羅斯鱘,西伯利亞鱘和小體鱘等兩代以上的全人工生殖和養殖,並進行了多種組合的鱘魚雜交優勢利用,90年代獲得歐洲鰉的自然生殖二代,為規模化人工養殖積累了經驗。2000年以來,中國大連山東北京廣東江蘇也開展了規模不等的俄羅斯雜交鱘、西伯利亞鱘和史氏鱘的成品化養殖。一個鱘魚養殖熱潮在世界各地興起。

拼音是xu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