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漢字釋義]

鱘(鱘)xúnㄒㄩㄣˊ,釋義為1. 〔~魚〕體呈紡錘形,背面青黃色,腹白色,長三米餘。為大型經濟魚類。2. (鱘)

基本信息

拼音:xún

注音:ㄒㄩㄣˊ

簡體部首:魚

部外:6

總筆畫:14

字形分析:左右結構 形聲;從魚、尋聲

異體字:鱘 鱏

統一碼UNICODE:U+9C9F

五筆:QGVF

倉頡:NMSMI

鄭碼:RXDS

四角:27147

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フ一一一丨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鱘)

xúnㄒㄩㄣˊ

1. 〔~魚〕體呈紡錘形,背面青黃色,腹白色,長三米餘。為大型經濟魚類。

2. (鱘)

方言集匯

◎ 粵語:cam4

English

sturgeon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鱘、鱏xún

〈名〉

鱘魚 [sturgeon]。屬於鱘屬( Acipenser )和其他有關屬的各種通常是大型的硬鱗魚,廣泛分布於北溫帶的淡水或鹹水水域中,體形細長,有歪形尾,延長的頭部下面有一個可伸縮的無齒的嘴。如:鱘嘴(鱘魚的嘴)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字部】鱘

《本草》鱘魚出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注》音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十一】【魚部】鱏

魚名。從魚覃聲。傳曰:“伯牙鼓琴,鱏魚出聽。”余箴切

說文解字注

(鱏)鱏魚也。郭景純說。鮪卽鱏也。許意不尒。故二篆割分異處。劉注蜀都賦曰。鱏魚出江中。頭與身正半。口在腹下。亦與陸璣所說鮪狀正同。鱏今字作鱘。見陳藏器本艸。從魚。聲。余箴切。七部。師古曰。今俗語讀尋。傳曰。伯牙鼓琴。鱏魚出聽。傳曰者、諸書多有之。不定為何書也。諸書或作鱏魚。或作淫魚。或作潛魚。皆由聲近。傳意謂大魚耳。淫者、大也。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ljɯm
lɯm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徐林侵A侵A平聲三等開口侵A下平二十一侵zi̯əmzĭĕmziəmzjemziɪmzimzimxin2zsimszim魚名口在腹下又音淫
餘針侵A侵A平聲三等開口侵A下平二十一侵
jĭĕm

jiɪmjimjimyin2jimjim魚名又徐林切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侵尋齊侵尋陽平齊齒呼siəm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徐心二十侵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七金錦禁急陽平鱘龍無鱗魚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