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葉龍膽

鱗葉龍膽

一年生草本,高2—7厘米,莖纖細,近四棱形,常多分枝。莖生葉對生,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2—4毫米,先端反卷,具芒刺,邊緣軟骨質,全緣,基部合生成筒狀,抱莖;基生葉較大,卵圓形。花單生枝頂,花萼管狀鐘形,長約5毫米,具5裂片,裂片卵形,長約l毫米,先端反折,具芒刺,邊緣軟骨質;花冠管狀鐘形,長7—9毫米,藍色,具5裂片,裂片卵形,長約2毫米,先端銳尖,褶三角形,長約l毫米;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中下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鱗葉龍膽鱗葉龍膽

一年生草本,高2-8厘米。莖黃綠色或紫紅色,密被黃綠色有時夾雜有紫色乳突,自基部起多分枝,枝鋪散,斜升。葉先端鈍圓或急尖,具短小尖頭,基部漸狹,邊緣厚軟骨質,密生細乳突,兩面光滑,中脈白色軟骨質,在下面突起,密生細乳突,葉柄白色膜質,邊緣具短睫毛,背面具細乳突,僅連合成長0.5-1毫米的短筒;基生葉大,在花期枯萎,宿存,卵形、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0毫米,寬5-9毫米;莖生葉小,外反,密集或疏離,長於或短於節間,倒卵狀匙形或匙形,長4-7毫米,寬1.7-3毫米。花多數,單生於小枝頂端;花梗黃綠色或紫紅色,密被黃綠色乳突、有時夾雜有紫色乳突,長2-8毫米,藏於或大部分藏於最上部葉中;花萼倒錐狀筒形,長5-8毫米,外面具細乳突,萼筒常具白色膜質和綠色葉質相間的寬條紋,裂片外反,綠色,葉狀,整齊,卵圓形或卵形,長1.5-2毫米,先端鈍圓或鈍,具短小尖頭,基部圓形,突然收縮成爪,邊緣厚軟骨質,密生細乳突,兩面光滑,中脈白色厚軟骨質,在下面突起,並向萼筒下延成短脊或否,密生細乳突,彎缺寬,截形;花冠藍色,筒狀漏斗形,長7-10毫米,裂片卵狀三角形,長1.5-2毫米,先端鈍,無小尖頭,褶卵形,長1-1.2毫米,先端鈍,全緣或邊緣有細齒;雄蕊著生於冠筒中部,整齊,花絲絲狀,長2-2.5毫米,花葯矩圓形,長0.7-1毫米;子房寬橢圓形,長2-3.5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漸狹成柄,柄粗,長0.5-1毫米,花柱柱狀,連柱頭長1-1.5毫米,柱頭2裂,外反,半圓形或寬矩圓形。蒴果外露,倒卵狀矩圓形,長3.5-5.5毫米,先端圓形,有寬翅,兩側邊緣有狹翅,基部漸狹成柄,柄粗壯,直立,長至8毫米;種子黑褐色,橢圓形或矩圓形,長0.8-1毫米,表面有白色光亮的細網紋。花果期4-9月。

地理分布

產西南(除西藏)、西北、華北及東北等地區。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錫金、蘇聯、蒙古、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山谷、山頂、乾草原、河灘、荒地、路邊、灌叢中及高山草甸,海拔110-4200米。

生境 草甸, 草原, 乾旱草原, 乾旱化草甸, 高山草甸, 高山河穀草甸, 灌叢中, 河邊濕草甸, 河灘, 荒地, 林中, 路邊 , 山谷, 山坡, 山坡草甸, 山坡灌叢草甸, 濕草甸, 濕地, 灘地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布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安格-薩彥;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達烏里;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連-柯勒;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 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地區; 俄羅斯遠東地區; 俄羅斯遠東地區:烏蘇里; 俄羅斯遠東地區:則亞-布列亞; 蒙古; 前蘇聯中亞地區
國內分布 吉林省, 遼寧省, 內蒙自治區,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陝西省, 寧夏自治區, 甘肅省, 青海省, 新疆自治區, 山東省, 重慶市, 四川省, 雲南省, 中國

藥材形態

性狀 全草捲曲。根細小,棕色。莖纖細,近四棱形,多分枝;表面灰黃色或黃綠色,密被短腺毛。質脆,易折斷,斷面黃色。葉對生,基部合生成筒而抱莖;脫落或破碎,完整葉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邊緣軟骨質,先端反卷,具芒刺,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質脆,易碎。單花頂生;花萼管狀鐘形,5裂,裂片卵形;花冠管狀鐘形,裂片5,卵形,先端銳尖,褶三角形;淡藍色。氣微,味微苦。

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

全草入藥,有清熱利濕、解毒消癰之功效,主治咽喉腫痛、闌尾炎、尿血;外用治瘡瘍腫毒、淋巴結結核。

中藥治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惡瘡腫毒,腸癰,瘰癧。

蒙藥治發熱,頭痛,口乾,黃疸,肝膽熱,傷熱。

用量用法

中藥6一1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取鮮品搗爛敷,或研末調敷患處。

蒙藥單用1.5-3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

龍膽屬植物(二)

Gentiana L. 龍膽屬,龍膽科,約500種,廣布於溫帶地區和熱帶高山上,我國有230種以上,各地均產之,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部供觀賞用,有些入藥,如龍膽G.scabra Bunge有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之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