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縣龍膽

岷縣龍膽

岷縣龍膽(學名:Gentiana purdomii)為龍膽科龍膽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青海、甘肅、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2,700米至5,3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高山草甸以及山頂流石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界:植物界Plantae
岷縣龍膽岷縣龍膽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龍膽目Gentianales
科:龍膽科Gentianaceae
屬:龍膽屬Gentiana
種:岷縣龍膽G.purdomii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25厘米,基部被黑褐色枯老膜質葉柄包圍。根莖短縮,直立,具多數略肉質的鬚根。枝2-4個叢生,其中只有1-3個營養枝及1個花枝,花枝直立,低矮或較高,黃綠色,中空,近圓形,光滑。葉大部分基生,常對摺,線狀橢圓形,稀狹矩圓形,長2-6厘米,寬0.2-0.9厘米,先端鈍,基部漸狹,中脈在兩面明顯,並在下面突起,葉柄膜質,長2-3.5厘米;莖生葉1-2對,狹矩圓形,長1-3厘米,寬0.3-0.6厘米,先端鈍,葉柄短,長至6毫米。花1-8朵,頂生和腋生;無花梗至具長達4厘米的花梗;花萼倒錐形,長1.4-1.7厘米,萼筒葉質,不開裂,裂片直立,稍不整齊,狹矩圓形或披針形,長2.5-8毫米,先端鈍,背面脈不明顯,彎缺截形或圓形;花冠淡黃色,具藍灰色寬條紋和細短條紋,筒狀鐘形或漏斗形,長3-4.5厘米,裂片寬卵形,長3-3.5毫米,先端鈍圓,邊緣有不整齊細齒,褶偏斜,截形,邊緣有不明顯波狀齒;雄蕊著生於冠筒中部,整齊,花絲絲狀鑽形,長9-11毫米,花葯狹矩圓形,長3-3.5毫米;子房線狀披針形,長1.3-1.5毫米,兩端漸狹,柄長10-12毫米,花柱線形,長3-4毫米,柱頭2裂,裂片外反,線形。蒴果內藏,橢圓狀披針形,長1.8-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鈍,柄長至2厘米;種子黃褐色,有光澤,寬矩圓形或近圓形,長1.5-2毫米,表面具海綿狀網隙。花果期7-10月。

分布及生境

四川西部、青海南部、甘肅。生於高山草甸、山頂流石灘,海拔2700-5300米。模式標本采自甘肅岷縣。見到了G.przewalskii的同號模式標本(przewalsk1872),花冠藍色,因此,“中國高等植物圖鑑”上的G.algidavar.przewalskii花冠黃白色應是誤定。“青藏高原藥物圖鑑”上的G.algidavar.parviflora也是誤定,它的花小,最長至2.5厘米,而我們的標本花長在3.3厘米以上。

功能用途

醫藥:《藏標》。【藏藥】邦見察保:花治天花,氣管炎,咳嗽《青藏藥鑒》。榜間嘎保:花用於腦膜炎,肝炎,胃炎,喉部疾病,尿痛,陰癢,陰囊濕疹《藏標》。

龍膽屬植物(二)

Gentiana L. 龍膽屬,龍膽科,約500種,廣布於溫帶地區和熱帶高山上,我國有230種以上,各地均產之,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部供觀賞用,有些入藥,如龍膽G.scabra Bunge有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之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