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片水麻

鱗片水麻(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 ex Hook. f.)別名: 大血吉(廣東)野苧麻(海南瓊中)山苧麻、山草麻、山野麻(廣西)\n 功效涼血止血藥主治外傷出血;跌打傷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乾品研粉摻。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止血的功能。用於跌打,刀傷出血。考證始載於《廣西植物名錄》。分類: 蕁麻目 -- 蕁麻科 -- 水麻屬。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落葉矮灌木,高達1-2米,分枝粗壯,幼時帶綠色,有槽,以後變棕色,圓筒狀, 有伸展的皮刺和貼生短柔毛;皮刺肉質,彎生,長2-5毫米,紅色,乾時變棕紅色,貼 生稀疏的短柔毛。葉薄紙質,卵形或心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至心形,長6-16(- 22)厘米,寬4-12(-18)厘米,邊緣具牙齒,上面暗綠色,疏生伏毛,有時老葉具細 泡狀隆起,下面灰綠色,在脈網內被一層薄的短氈毛,在脈上有短柔毛,鍾乳體點狀,在 上面明顯,基出脈3條,基側出2脈弧曲,伸達上部,側脈常3對,在近邊緣彼此網結, 外向二級脈8-10條,在近邊緣相互網結,並伸達齒尖,細脈橫生,密結成網,各級脈 在下面均隆起;葉柄長2.5-7(-14)厘米,毛被同小枝;托葉寬披針形,在上部的三 分之一處2裂,長約8毫米,在背面密被短柔毛,具緣毛。花序雌雄同株,生當年生枝 和老枝上,長1-2厘米,2-3回二歧分枝,花序梗長0.5厘米,團傘花簇由多數雌花和 少數雄花組成,徑3-4毫米,苞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0.6-1毫米,背面密被短柔毛。 雄花具短梗,在芽時球形,徑約1.2毫米,黃綠色,乾時變棕褐色:花被片3 (-4),合 生至中部,寬卵形,先端銳尖,背面密被短柔毛;雄蕊3(-4);退化雌蕊倒卵形,長約 0.6毫米,頂端凸尖,基部具長柄,圍以雪白色綿毛。雌花較小,黃綠色,倒卵形,長約 0.6毫米;花被薄膜質,合生成梨形,頂端4齒,與子房明顯離生,外面無毛;子房倒卵 形,具短柄;柱頭短圓錐狀,長約0.2毫米,周圍生帚刷狀的長毛,宿存。瘦果漿果狀, 橙紅色,乾時變鐵鏽色,梨形,具短柄,長約1毫米,外果皮肉質,宿存花被薄膜質壺 形,包被著果實,但離生。花期8-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詳細介紹

【出處】始載於《廣西植物名錄》。
【拼音名】LínPiànShuǐMá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鱗片水麻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ebregeasiasquamataking.exHook.f.[D.spiculiferaMerr.]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灌木,高1-2m,莖、小枝和葉柄有肉質皮刺和貼生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7cm;托葉寬披針形;葉片薄紙質,寬卵形至心形,長6-16cm,寬4-12cm,先端突尖或短尖,基部圓形至心形,邊緣有牙齒,上面被糙伏毛,下面密被褐灰氈氣;基出脈3條,側脈3-4對。雌雄同株並同序;花序生當年生枝和老枝上,二至三回二歧分枝,每分枝的頂端有一球狀團傘花序;雄花被片和雄蕊3,稀2,退化雌蕊倒卵形;雌花倒卵形,花被片合生成管狀,包被著子房,但與子房明顯分離,先端4齒。瘦果梨形,橙紅色,乾時變褐棕色。花期夏、秋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中海拔至高海拔的溪谷兩岸蔭濕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廣東、廣西、貴州南部、雲南等地。
【性味】甘;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主外傷出血;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乾品研粉摻。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止血的功能。用於跌打,刀傷出血。

分類

蕁麻目 -- 蕁麻科 -- 水麻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