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

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

1997年,心理與教育學院成立,時稱心理與教育系。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建校時的教育教研室。2002年由心理教育系改為現名。2007年成立教師教育學院,兩院合署辦公。

簡介

(圖)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

現設有心理學、套用心理學、教育學、國小教育等4個本科專業;擁有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管理方向)、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三種類型的研究生教育,其中全日制碩士點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套用心理學、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等5個碩士點,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專業有基礎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心理與教育學院是學校研究生類型最為齊全、碩士學位點最多的單位之一。基礎心理學、套用心理學、課程教學論為校級重點學科。繼續教育快速發展,現設有教育學、學前教育等兩個函授本科專業,教育管理、國小教育、學前教育、學前藝術教育等4個專科函授專業。 在規模與內涵建設方面,學院已經走出了一條健康發展的軌跡。目前我院共有在校生1146人,其中本科生954人,研究生192人;函授本專科生500餘人。

師資力量與科研成果

(圖)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
學院現有專任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教師45人。教師具有多元化學緣結構,大都畢業於國內著名師範大學;教師的年齡結構呈年輕化趨勢,學歷、職稱層次高,具有博、碩士學位的39人,占87%;教授、副教授20人,占44%。現有國家曾憲梓基金獎獲得者1人,中青年學術骨幹、學科帶頭人2人,碩士生導師13人。教師具有強烈的教學改革意識,有自己穩定的研究方向,能夠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係,自覺把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課程與教學資源。可以說學院現已形成一支學歷層次較高、梯隊結構合理、人員精幹,教學科研能力強、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的師資隊伍。我院擁有設備精良、功能齊全的基礎心理學實驗室、套用心理學實驗室、認知心理學實驗室和心理諮詢多功能觀察室,專業資料室擁有中外文圖書10000餘冊、期刊60多種,為師生的科研和教學提供了良好條件。

指導思想與教學成果

(圖)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
根據學校由師範院校向綜合大學轉型的發展要求,心理與教育學院確定發展的定位是立足本科教師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強化教育專業的國小教育特色,適度發展非師範套用專業,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繼續加強繼續教育和社會服務工作。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基礎,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同時,注重學風建設,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在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基礎上,關注學生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的融通,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研討和豐富健康的課外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院實行按專業大類招生,學生經過兩年的通識教育,再根據個人的興趣特長與未來發展選擇修讀專業。學院堅持以質量為生命,嚴格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較高。建院以來,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現代教育教學技能,實施“一二一”工程,要求學生四年一貫,循序漸進,效果明顯,畢業生的教育教學技能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為活躍學術氣氛,學院一直開展本科生學術講座與研究生學術沙龍活動。我院現有合格課程43門;校級優質課程4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我院鼓勵教師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在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評價方面開拓創新,積極探索雙語教學模式,現有心理諮詢與治療、文化心理學、國小外語教育學等3門課程採用雙語教學。我院通過鼓勵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監控、重視雙基培養,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習風氣良好,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過硬的基本技能,學生的綜合素質處於較高水平。具有可比性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良好,六屆畢業生的四級一次過關率分別為73.4%、84.3%、72.44 %、 74.8、 70%、 78.6%;考研錄取率分別為30%、38%、30%、46.7%、32%、40%,大部分學生考入“985”、“211”工程院校,連續兩年有學生考入心理學研究的最高機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心理系深造。畢業生以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敬業精神好,得到用人單位好評,就業前景良好。研究生培養質量逐年提高,僅2004屆畢業研究生13人就有6人考入名牌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錄取率達46%。
心理與教育學院注重教育與科研並舉,取得較為可喜的成果。迄今為止在《中國社會科學》、《教育研究》、《心理學報》等國家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專著、教材50餘部。目前承擔國家級、省(部)科研課題15項,共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0餘項。學院還設有山東心理教育研究與諮詢中心、教育科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實行院所合一,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文化活動

(圖)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

學院注重開展形式新穎、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廣大學生在積極參與的同時培養了能力,提高了素質。我院重視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與實踐能力的培養。2001年5月,我院學生創辦了自己的學術期刊《心遠》,它為立志學術創新的廣大同學充分展示才能提供了舞台。在此基礎上,我院繼而延伸出了“心遠”學生學術活動平台工程,包括《心遠》雜誌建設、“心遠講壇”學術講座、“心遠”學術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該工程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學術及文化氛圍,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術研究與報告能力,為將來的就業與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心理與教育學院重視社會實踐服務工作,密切與社會各方面的聯繫,積極開展中國小教師的學歷教育和崗位培訓,為校內外大學生和社會各界提供心理諮詢方面的專業服務,在膠東地區產生了較大影響,受到了廣泛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