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故城

魯國故城

魯國故城是我國西周至戰國時期魯國的國都。南北寬2.5公里,東西長3.5公里,周圍城垣11.75公里,總面積約1.5萬畝。現在的曲阜城位於魯故城內的西南角,約占魯故城的七分之一。自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於魯開始,中間經過了33代,至楚滅魯止,共八百多載。

基本信息

遺址概述

曲阜魯國故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內及其外圍地區。魯國故城是周代魯國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諸侯國中延續時間最長的都城。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於魯,是為“魯公”。成王時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在這裡建立了都城,自此至魯頃公亡國止,共歷三十四代,建都時間達873年。

西漢的三百餘年間,這裡繼續是魯國的封地。故城從西周到漢代共經過八次大規模的興建修葺,後為縣治。宋代遷縣治於壽丘,城逐漸毀廢。1940年日本人曾對故城遺址進行過勘查和小規模的發掘。1977年~1978年山東省博物館又進行全面勘查和發掘,揭示了故城的概貌。

故城周長11.9公里,城垣東西長3.7公里,南北寬2.7公里,城的四周圍有城壕;東、西、北三面各闢城門3座,南面辟城門2座,門道寬7~15米。今日的曲阜市位於魯國故城的西南角,面積僅占故城面積的七分之一。

內城在故城的西南角,約占大城的四分之一。內城的中心有一片高地,是宮殿區和太廟的所在地,宋代在高地建立的周公廟,保存至今。高地的四周分布著衙署、商業區和住宅區。

故城的北部和西部是冶銅、冶鐵、制骨、燒陶等手工業作坊遺址,排列十分密集。西部還有墓葬區,現已發掘了100餘座周代的墓葬,出土了許多的青銅、陶、骨、蚌等器物,這些隨葬品帶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共同特徵,這也證明了周代魯文化是綜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

故城遺址保存著豐富的文物古蹟,目前已確定了多達36處的重點保護區,用各種措施加以保護,遺址的保存對研究周代的歷史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考古發現

城址

魯城分外城和內城兩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規則的圓角長方形,東西最長處3.7公里,南北最寬處2.7公里,曲阜魯國故城全景周長11.5公里。四周有寬30米左右的城壕,現存城垣自西周晚期延至西漢,經過多次增築、修補,殘存最高處約10米。共有城門11座,東、西、北三面各有 3門,南面有兩門,門寬7~15米。南面2座門的外側有夾門的墩台,當為《左傳》記載的雉門及其兩觀。內城居全城的中部偏北,平面近方形,東西寬約 550米,南北長約500 米,東、西、北三面殘存地下的城垣寬10米左右。城內有密集的大型建築基址,試掘證實為春秋至西漢的魯王宮城。城內已探出東西和南北的通路各 5條,皆與城門和重要遺址相通。宮城南有寬約15米的道路通向南牆東門,直指城南 1.5公里余的夯築台基。宮城、南東門、“舞雲台”成直線排列。道路北段兩側各有 3處大致對稱的建築基址,形成魯城內一條由最重要建築物構成的中軸線。這和《周禮·考工記·匠人》所記的國都規劃相類,而與其他東周都城不同,可能反映了西周都城的設計思想。

西周前期的遺址多分布在大城西北部,西周晚期擴大到東北部。東周遺存則遍布全城。其中西、北部有西周制陶、冶銅址,西部有東周制陶作坊址,北部和西部偏東有東周煉鐵遺址,西北部有東周制骨遺址。

墓葬

大城西部分布 6處西周和東周的墓地。1977年以來發掘 200餘座。墓葬可分甲、乙兩組。甲組墓幾乎都琉璃影壁是小型陶器墓,乙組墓有小型陶器墓,也有大中型銅器墓。大型東周墓,墓室面積達一、二百平方米。西周、春秋墓的銅器組合和器形與中原地區一致。有人認為乙組墓是周人墓,甲組墓是土著墓。這兩組墓葬和遺址出土的陶器表明魯文化是融合了周文化和山東商代文化等形成的。

遺物

出土遺物以陶器為主。器形主要有鬲、甑、盆、豆、罐、瓮、缽、盂、盤、鼎、釜、洗、折腹盤等。春秋時期出現盤、蓋豆、鼎、釜;戰國時期出現洗和折腹盤。西周、春秋陶器普遍飾繩紋,流行凹弦紋,春秋時出現暗紋。戰國時期,繩紋逐漸衰退,暗紋、瓦紋流行。此外發現少量西周的筒瓦、板瓦和大量東周、漢代瓦。漢代瓦當多為捲雲紋圖瓦當。

遺址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山東省古物管理委員會設曲阜分會負責魯故城的保護管理工作。1956年以後成立曲阜魯國故城曲阜縣(今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1964年在故城中部樹立了保護標誌。1977和1978年劃出重點保護範圍和一般保護範圍,建立了科學記錄檔案和民眾性的保護組織。1984年在各重點保護範圍,樹立了石質標樁。

不求人

故城遺址故城遺址

“不求人”也叫“痒痒撓”“,據考證,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已經有“痒痒撓”了。 1977年,山東考古工作者對曲阜魯國故城遺址進行了鑽探試掘。在兩座戰國時代的大型墓葬中,各發現了一件“痒痒撓”。這兩件“痒痒撓”都用象牙雕刻而成,長約40厘米,前部雕成人手形狀,拇指豎直,其餘四指併攏彎曲。四指指甲平齊,正好用來撓癢。其柄尾端還雕成獸頭狀,整件“痒痒撓”做工十分精緻,既實用又美觀。

這兩件“痒痒撓”雕刻得如此精細,說明“痒痒撓”決不會是戰國時代才發明的。

“痒痒撓”究竟什麼時候開始發明的,現在已無從可考,因為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兒,文人雅士是不會為它著文立說的。曲阜出土的這兩件“痒痒撓”,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文物,但卻使我們了解了古人生活的—個側面。

曲阜市

故城遺址故城遺址

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西南距濟寧45公里。北依泰岱,

南瞻鳧嶧,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地理座標為東經116°51′-117°13′,北緯35°29′-35°49′。南曲阜市北最大縱距35.8公里,東西最大橫距25公里,總面積895.93平方公里。“東方聖城”曲阜由於是先秦時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誕生、講學、墓葬和後人祭祀之地,也是孔子的學生,中國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出生地,因此被列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曲阜是儒學之源,儒教之根, 是儒學開山的開山之地,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山青水秀、人傑地靈、資源豐富、交通發達,是魯中南的一塊寶地。曲阜是古代東夷族部落居住中心,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主要地區,亦是周代東方的禮樂之邦,孔子誕生於尼山,成長於闕里,設教於杏壇,出仕於魯都,歸葬於泗上,在曲阜留下了眾多活動遺蹟。

曲阜市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12處,被稱為中國書法藝術寶庫的孔廟、"天下第一家"的孔府、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另外,黃帝出生地壽丘、中國金字塔少昊陵、後聖顏廟、元聖周公廟以及尼山古代建築群、九龍山漢墓群等,也都聞名遐爾。新建的孔子六藝城、論語碑苑、孔子精華苑等新景點也成為世人所景仰、所嚮往的旅遊勝地。遊覽曲阜,可以裝載進背包的古城特殊印記就是曲阜三寶了:碑帖、楷雕尼山硯

曲阜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東方聖城”曲阜由於是先秦時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誕生、講學、墓葬和後人祭祀之地,也是孔子的學生,中國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出生地,因此被列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景點 大成殿 | 觀水園| 金碑亭 | 九龍山摩崖墓群 | 孔府 | 孔林 | 孔廟 | 奎文閣 | 梁公林 | 魯國故城 | 論語碑苑 | 孟廟 | 孟母林 | 孟子故里 | 尼山 | 曲阜孔子六藝城 | 三堂內景 | 少昊陵 | 聖府大門 | 十三碑亭 | 石門山 | 壽丘 | 顏子林 |顏子廟 | 洙泗書院 | 周公廟 | 漢魯王墓 |曲阜明故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