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洗

魚洗

魚洗,古代漢族盥洗用具,金屬制。形似現在的臉盆。盆底裝飾有魚紋的,稱“魚洗”;盆底裝飾兩龍紋的,稱“龍洗”。魚洗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制器技術,已達到高超的水平。魚洗奇妙的地方是,用手快速有節奏地摩擦盆邊兩耳,盆會像受擊撞一樣振動起來,盆內水波蕩漾。孤立波、混沌現象、相變與臨界現象,都是真實自然中的非線性問題,現代科學正處於從線性向非線性的過渡時期,對非線性現象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因而現代科學占統治地位的,仍是線性科學,也就是說,它仍停留在對自然現象的簡化處理上。

簡介

魚洗魚洗

這種器物在先秦時期已被普遍使用,而能噴水的銅質魚洗大約出現在唐代。它的大小像一個洗臉盆,底是扁平的,盆沿左右各有一個把柄,稱為雙耳;盆底刻有四條鯉魚,魚與魚之間刻有四條河圖拋物線。魚洗奇妙的地方是,用手快速有節奏地摩擦盆邊兩耳,盆會像受擊撞一樣振動起來,盆內水波蕩漾。摩擦得法,可噴出水柱。當兩手搓雙耳時,產生兩個振源,振波在水中傳播,互相干涉,使能量疊加起來,所以這些能量較大的水點,會跳出水面。這是符合物理學的共振原理的。魚洗的製作,無疑涉及到固體振動在液體中傳播和干擾的問題。我國有些博物館,珍藏有這種珍貴的古代魚洗。

構造

魚洗魚洗

魚洗演示儀是由青銅澆鑄而成的薄壁器皿,形似洗臉盆,盆底有四條“漢魚”浮

雕,魚嘴處的噴水裝飾線從盆底沿盆壁輻射而上,盆壁自然傾斜外翻,盆沿上有一對銅耳。

演示現象

當盆內注入一定量清水,用潮濕雙手來回摩擦銅耳時,可觀察到伴隨著魚洗髮出的嗡鳴聲中有如噴泉般的水珠從四條魚嘴中噴射而出,水柱高達幾十厘米。

原理

魚洗魚洗

從振動與波的角度來分析是由於雙手來回摩擦銅耳時,形成銅盆的受迫振動

,這種振動在水面上傳播,並與盆壁反射回來的反射波疊加形成二維駐波。

理論分析和實驗都表明這種二維駐波的波形與盆底大小、盆口的喇叭形狀等邊界條件有關。我國漢代已有魚洗,並把魚嘴設計在水柱噴涌處,說明我國古代對振動與波動的知識已有相當的掌握。

根據經書記載,倒入半盆水,雙手用力往復摩擦盆的雙耳,未久,發生共振,盆里的水居然分成四股水箭向上激射出兩尺多高,並發出震卦爻時的古音,而與黃鐘之聲一致。傳說此物曾於古代作為退兵之器,因共振波發出轟鳴聲,眾多魚洗匯成千軍萬馬之勢,傳數十里,敵兵聞聲卻步。魚洗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制器技術,已達到高超的水平。現今仿古製做的震盆盆內刻有龍形,故亦稱龍洗。

文物故事

魚洗驚現滑板圖案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裡有件魚洗,這件魚洗被放在五塔寺後面的院子裡。遠觀魚洗的外觀很像栽花用的白色花池,池子上方呈圓形,下方有個底座。該魚洗內徑86厘米,外圍周長338厘米。在魚洗的外圈雕刻著4幅兒童玩耍的圖案,其中的1幅圖的中央,有一個石刻滑板,滑板不遠處坐著一位老爺爺,滿面笑容地看著正在玩耍的孩子們。滑板前方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他們手上分別抓著兩根細繩。其中一個孩子正用力地埋頭拉繩向前走,另一個則頑皮地笑著回頭看,手裡的繩子也松下來了,好像在偷懶。還有一個孩子正開心地一腳踩在滑板上,另一隻腳向後蹬地,雙手同時上舉,好像正準備起跳的樣子。這個姿勢酷似今天滑板FANS的經典動作。

大膽猜想:滑板起源於康熙年間

據石刻研究專家劉衛東說,該魚洗是康熙年間的物品,簡單地說,魚洗就是養魚的魚缸。在今天,魚洗已經成為見證歷史文化的象徵。關於如何辨別該魚洗的年代,據劉衛東介紹,從雕刻風格和表現內容來判斷,它應該是清朝早期圓明園時期的東西。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滑板起源於美國。19世紀50年代中後期,美國南加州海灘社區的居民們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滑板,這是一塊由50×10×50厘米的木板固定在鐵輪子上的簡單運動器械,雖然工具很簡易,但它卻能給人們帶來和衝浪相同的刺激感受。如果300年前的魚洗上就雕刻有 “滑板”圖案,劉衛東大膽猜想,滑板很有可能在300年前就起源於中國。當然,此種猜想還需佐證。

相關評論

陰陽魚洗盆:中國古代科技令現代科技悵然失色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是世界領先的。它所取得的成就,即使現代科學也無法理解:例如陰陽魚洗盆就是一個例子。

在浙江杭州博物館內,收藏有一個青銅噴水震盆,此即“陰陽魚洗盆”。震盆有雙耳,大小如臉盆,盆底繪有四條魚,魚與魚間刻有四條清晰的《易經》河圖拋物線。只要在盆內加一半水,然後用手輕摩雙耳,盆中剎那間就會波浪翻滾,洶湧澎湃,然後湧出四股二尺許高的噴泉,並發出易經中念震卦六爻的音響。美國、日本的物理學家曾用各種現代科學儀器反覆檢測查看,試圖找出導熱、感測、推動及噴射發音的構造原理,皆不得要領。面對中國古代科技創造的這一奇蹟,現代科學只好“望盆興嘆”,把它當作不解之謎。

86年10月,美國曾仿造一個青銅噴水震盆,外型雖酷似,而功能不濟。因為它不會噴水,發音功能也很呆板,仿造是失敗的。青銅噴水震盆已成為當今世界之謎,因為它超出了現代科學技術範疇,如同外星文明一樣,不是現代科學所能理解的。同樣,噴水鎮盆也不是用現代的科技手段所能仿造的。

為什麼現代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竟仿造不了一隻古代人製作的青銅器?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所根據的是什麼原理?《易經》中包羅萬象,其中已經包含了科學思想,但是並沒有具體的科技理論,那么古人又是根據什麼原理製成的青銅魚洗盆呢?

現代科學是分析科學。它以高度精確和嚴格定量化為特徵,它的精確性已經達到微觀量子的水平,所謂“納米技術”,很能代表高科技所取得的成就。但是現代科學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是線性的。無論經典力學、電磁理論、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其理論模型都建立線上性邏輯的基礎上,數學基礎理論也是線性的,這種科學思想認為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是連續的變化,這種連續的變化可以用微分方程加以精確的描述,數學分析、函式論、微分方程和積分方程論、以及各種特殊函式、微分幾何學,幾乎都是研究連續變化的。而連續變化的關係也就是線性關係,現代科學所描述的是連續變化的線性的世界。而技術,不過是這種線性關係的實現。

但是這符合真實世界嗎?真實的世界、真實的大自然並不符合線性原理,在更多的情況下卻是非線性的!這就使人工創造的科學技術世界與大自然有了根本的區別!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科學技術的人工世界違背自然,與大自然相比它是另一個世界。人工世界與大自然截然不同,因為人工世界是科學技術的結果,而科學技術是線性邏輯的實現,而真實的自然卻無法完全用線性理論來描述。真實自然是複雜的、有生命的、非線性的,現代科學技術不過是對真實自然的一種人為簡化!

類似於青銅噴水震盆的湧泉水柱,大自然中有所謂“孤立波”和孤子現象。和一般的水波不同的是,孤波在行進過程中不散包,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而孤立波的存在正是非線性現象。用來描述孤立波的微分方程是非線性方程,它的求解需要用大型計算機,而且無法求得完全精確解。對於自然中的非線性現象,現代科學還沒有發展出一套精確的處理手段。

孤立波、混沌現象、相變與臨界現象,都是真實自然中的非線性問題,現代科學正處於從線性向非線性的過渡時期,對非線性現象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因而現代科學占統治地位的,仍是線性科學,也就是說,它仍停留在對自然現象的簡化處理上。它已經形成現代科學的特有規範,也是現代科學規範特有的局限。這種局限,使它不能解釋陰陽魚洗盆何以能噴水,更不理解它的構造原理。

二十一世紀應該是結束世界簡單性的世紀,而還自然以本來的真實面目。到那時,我們不僅能夠揭開陰陽魚洗盆噴水之謎,而且或許還會創造出更多的人間奇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