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魚五馬折沿洗

四魚五馬折沿洗的口徑達40.5厘米,足徑26厘米,高8.5厘米,板沿,弧壁,廣底,圈足裹釉,底部墊燒處一圈無釉,有刮削痕,呈火石紅色,支墊痕纖細清晰。

概述

該洗口徑達40.5厘米,足徑26厘米,高8.5厘米,板沿,弧壁,廣底,圈足裹,底部墊燒處一圈無釉,有刮削痕,呈火石紅色,支墊痕纖細清晰。外底釉面靠近圈足處有鑽具留下的六個淺點,邊上還有一個十字形的磨痕,很可能是原先的器物主人銘刻了一些記號,後來器物易了主,新的使用者便有意消除原先的記號。
 從裝飾的三種紋樣分析,其中四魚紋明顯源於南宋末興起的雙魚洗元代不僅承襲了雙魚洗的款式,而且還結合當時流行的露胎法,創燒出貼塑露胎紅醬色魚紋的洗、盤、盞等器皿。但到了明以後,雙魚紋在龍泉窯中就比較少見了。此洗的原型應也是雙魚洗,可能因器形較大,所以就多添了兩條,形成互相追逐的四魚圖。腹壁的海水波浪紋在元代就已盛行,明代官窯器中更加流行,明初龍泉官窯器中的大盤、墩碗往往能看到此類海水波浪紋。最奇特的是五馬圖,此五馬齊奔圖,陽文凸起,有浮雕般的立體感,且身上還飾有流動的火焰紋。由於明代崇尚火德,動物紋圖案一般都帶有火焰紋,看來這一現象在龍泉窯中也不例外。五馬紋在歷代龍泉窯器物中可說是絕無僅有的,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紋飾呢?只要對照景德鎮官窯器就清楚了。宣德青花官窯器中流行的海八怪,其中之一就是海馬,並一直沿用至成化鬥彩器上。另外,五馬圖的出現還可能和當時科舉初盛有關,所謂“老馬識途”,馬有識途的寓意指向,因“識”與“仕”同音,所以又有馬到成功,登上仕途的含義。結合這點來看,魚紋也不難理解,因龍泉窯中的魚紋一般以鯉魚形象為原形,此四魚自然也不例外,自是“鯉魚跳龍門”,暗示青雲之路,而“四”與“仕”音相近,也成了吉數。
此件龍泉青瓷洗,製作規整,胎釉俱佳,在裝飾工藝上又集刻、劃、剔、印、貼塑於一身,非常罕見,在國內故宮等各大博物館都未曾見到類似器物。明初龍泉官窯器在紋飾上的—個重要特徵是繁縟的刻花修飾,且紋飾種類以植物花果為主,除了雙角五爪龍,基本未見其他的動物紋。對照同類官器,此件龍泉青瓷洗非常特殊,它為研究明代龍泉官窯器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簡介

 這件龍泉青瓷洗為一海外收藏家保存了三十多年,因此種圖案特別少見,物主一直沒有轉讓。這位收藏家原是從美國波斯頓一家拍賣行拍得的,當時是當地一位頗有名望的富豪的遺產專場拍賣會,拍品中除了這件洗,還有許多中國骨董,包括大件的陳設器及明清家具等等。
近年來,隨著國內收藏市場的升溫,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也在提高,這件龍泉青瓷洗在歷經海外漂泊之後,終於在文物回流的大潮中,飛渡重洋,回歸到祖國的懷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