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雄輝

魏雄輝

魏雄輝博士於1997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獲理學博士學位;現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套用化學系任教。主要從事抗癌與致癌機理和天然抗癌藥物篩選的研究、環境污染控制與“三廢”治理的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曾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數十篇論文,其中多篇被EI和SCI所收錄。此外,多項科研成果還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獎和北京大學“五·四”青年科學一等獎和二等獎。 通過將生物技術與傳統技術相結合,魏雄輝博士發明了“DDS催化劑”、“DDS脫硫技術”等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對傳統氣體淨化領域產生重要影響的氣體淨化技術,目前,這些技術已經廣泛套用在合成氨、焦爐氣、城市煤氣、染料廢氣治理等行業中,產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國家的環保事業作出了貢獻。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致癌和抗癌理論的研究及天然抗癌藥物的篩選

[研究內容]: 致癌物質在體內代謝後如何通過細胞膜、核膜,到達細胞核,引起DNA突變,而導致癌變的機理;抗癌物質在體內代謝後如何通過細胞膜、核膜,到達細胞核,與DNA作用,抑制或干擾DNA的複製、翻譯和表達,最終導致癌細胞死亡。

研究從天然物質中提取和分離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方法,並對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進行一系列的毒理和藥理實驗,評估其生物活性和藥用價值。

對一些有價值的傳統中藥藥方進行研究和破譯,分析其化學物質組成和比例,找出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並研究方劑中的各種有效成分的協同作用機制和治病機理,為中藥現代化做一些探索。

我們對博落回、白屈菜、雷公藤、垂盤草等天然植物進行了大量的提取和分離研究;並分離出了血根鹼、乙氧基血根鹼、氧化血根鹼、白屈菜鹼、白屈菜紅鹼、乙氧基白屈菜紅鹼、白屈菜黃鹼、白屈菜玉紅鹼、原阿片鹼、α-別隱品鹼、β-別隱品鹼、黃連鹼、小檗鹼(黃連素)、沙明鹼、博落回鹼,雷公藤內酯醇(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內酯二醇(雷公藤乙素)、雷公藤內酯酮、雷公藤鹼,N-甲基異石榴皮鹼、二氫- N-甲基異石榴皮鹼、垂盤草甙等單體。並正在對這些物質的單體或各種單體的配伍進行一系列的毒理和藥理實驗,評估其單體或方劑的生物活性和藥用價值。

目的:認識致癌物的致癌機理和抗癌物的抗癌機理,根據致癌和抗癌機理,設計或篩選低毒和高效的無致癌活性的抗癌新藥;同時,也希望獲得治療其它疾病的天然藥物。

[研究方向二]:環境污染控制與“三廢”治理的研究(即“DDS催化劑催化下煙道氣脫硫機理的研究”)

[研究內容]:DDS催化劑是一種含鐵的絡合或螯合物。用含DDS催化劑和親硫耗氧性耐熱耐鹼菌的鹼性溶液脫硫的方法是一種全新的濕法生化脫硫技術。該脫硫技術已經大規模地用於工業原料氣脫除H2S、COS、CS2、SO2、SO3等,可以將氣體中的總硫降至1mg/m3以下,且副產硫磺,DDS脫硫液是全循環使用,可以減輕環境污染,也無二次污染現象,產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該脫硫法用於煙道氣脫硫的機理研究還不深,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目的:建立DDS催化劑催化下煙道氣脫硫的“氣—液”吸收平衡的理論數學模型,利用該模型確定DDS脫硫液的溶液組成,可以使煙道氣中的總硫降至1mg/m3以下,同時,副產液體二氧化硫,或硫磺,或硫酸鹽,或濃硫酸;最終實現DDS催化劑催化下煙道氣脫硫技術大規模地用於煙道氣脫硫,減輕大氣污染和環境污染,保護環境。

專利成果

1. 魏雄輝,半水煤氣脫硫脫氧新方法,中國專利CN1087110,公布日1994年5月25日,申請號為92112970.X,申請日1992年11月16日。

2. 魏雄輝,改良氣體脫流法 ,中國專利CN1137556,公布日1996年12月11日,申請號為:96101173.4,申請日1996年2月14日。

3. 魏雄輝,加壓鐵—鹼溶液脫碳脫硫, 中國專利CN1133817,公布日1996年10月23日,申請號為:96101191.2,申請日1996年2月17日

4. 魏雄輝,延時自動沖洗器,中國專利CN2267286,公布日1997年10月25日,專利號:ZL96205292.2,申請日1996年3月8日

5. 魏雄輝,鄒美華,魏鳳輝,程控電話防盜器,中國專利CN2344922,專利號:ZL98205507.2,申請日1998年6月2日

6. 魏雄輝,鄒美華,魏鳳輝,鐵—鹼溶液催化法氣體脫碳脫硫脫氰技術,中國專利CN1227135,申請號為:99100596.1,申請日1999年2月5日。該技術現在已經在合成氨廠變換氣脫硫工序和半水煤氣脫硫工序使用成功,產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7. 魏雄輝,DDS催化劑(是我們發明的一種含鐵的絡合或螯合物),該產品已經投放市場,產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8. 魏雄輝,生化鐵—鹼溶液催化法氣體脫硫方法,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ZL02130605.2。

論文

1.Xiao Yan Zhang,Quan Ling Suo,Xiong Hui Wei,A spectral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elerythrine chloride and cytidine,Chinese Chemical Letteers 18(2007)722-725

2.ZHANG JianBin,ZHANG PengYan,MAN Fang,CHEN Guohua,WEI XingHui,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ethylene glycol and water[1]. density, excessmolarvolume, and spectral study,Sci China Ser B-Chem/May 2008/vol.5/420-426

3. 姚廣濤,魏雄輝,馮燕,俞麗霞,王澤時,冰茶栓對動物急性及長期毒性研究,四川中醫,2006年第24卷第8期Vol,24,No.8,2006

4. 潘志,段富津,魏雄輝,張建斌,冠心康膠囊對實驗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電標測與血液流變學的影響,遼寧中醫志,2007年,第34卷,第12期

5. 姚廣濤,魏雄輝,馮燕,俞麗霞,王澤時,細胞工程技術對中華眼鏡蛇神經毒素蛋白表達的研究,山東中醫雜誌,2006年9月,第25卷,第9期

6. 潘志,段富津,魏雄輝,一氧化氮與內皮素在冠心康膠囊對實驗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損傷保護中的作用,時珍國醫國藥,2007年,第三世界卷,第6期

7. 姚廣濤,馮燕,魏雄輝,套用均勻設計最佳化中藥複方冰茶栓,遼寧中醫志,2006年,第33卷,第5期

8. 姚廣濤,俞麗霞,馮燕,魏雄輝,葉勇,中藥新藥冰茶栓中茶葉前處理工藝研究,遼寧中醫志,2006年,第33卷,第6期

9. 潘志,段富津,王穎航,張建斌,魏雄輝,黃柏與蒼朮提取物對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影響,時珍國醫國藥,2008年,第19卷,第1期,112~113

10. ZHANG JianBin, ZHANG Tong, MA Kai, CHEN GuoHua, ZHANG DongYan & WEI XiongHui,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ermophilic alkaline desulphuricant strain,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Feb. 2008, vol. 51 , no. 2 :158-165

11. 張鵬燕, 張建斌, 於熙昌, 張凌偉, 魏雄輝,四苯基卟啉鎂的合成、表征及光化學性質,物理化學學報(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 Chim. Sin., 2008, 24(1):143-146

12. 張建斌,張通,馬凱,陳國華,張冬艷,魏雄輝,一株耐高溫鹼性脫硫菌的分離及鑑定,中國科學,B輯 化學,2007年,第37卷,第6期:597~603

13.潘志,短富津,魏雄輝,冠心康膠囊對實驗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中國藥理學通報,2007年,第23卷,第9期:1185~8

14. 張建斌,馬凱,李強,陳國華,張鵬燕,魏雄輝,濕法煙氣脫硫技術,精細石油化工,第24卷第2期,2007年3月。

15. Yan Jing Su,Xiong Hui WEI ,Interaction of chelerythrine choloride in acid buffer withcalf-thymusDN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VOL. 17, NO. 5, pp691-694,2006.

16. 賴江南,薛建明,覃懷莉,陳國華,魏雄輝,王宇鋼,小牛胸腺DNA的MeV重離子輻照研究,核技術,28(9),2005,678~680。

17. Hu, Jiwei, Eriksson, L., Bergman, A., Kolehmainen, E., Knuutinen, J., Suontamo, R. and Wei, Xionghui, Molecular Orbital Studies of 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art I, Conformational Properties, Chemosphere, 59, 2005, 1033-1041.

18. Hu, Jiwei, Eriksson, L., Bergman, A., Jakobsson, E., Kolehmainen, E., Knuutinen, J., Suontamo, R. and Wei, Xionghui, Molecular Orbital Studies of 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art II, Reactivity and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Property) Relationships, Chemosphere , 59, 2005, 1043-1057.

19. LI Xinxue, LIU Yingxin and Wei Xionghui,Hydrolysis of Carbonyl Sulfide in Binary Mixture of Diethylene Glycol Diethyl Ether with Water,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13(2),2005, 234-238。

20.劉迎新李新學,魏雄輝,對苯二酚合成方法的研究進展,化學通報,2004年第12期,869-875。

21. Yingxin Liu,Zuojun Wei,Jixiang Chen,Jiyan Zhang,Xinxue Li,Xionghui Wei,A Novel Catalyst for Liquid Phase Hydrogenation of m-Dinitrobenzene to m-Phenylenediamin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4,(accepted)。

22. Yu Wei,Xionghui Wei,Yi Wang,Xinqi Liu,Taiwei Chu,Shaowen Hu,Xiangyun Wang,Iodination and Raiolabeling of α-Allocryptopine with Iodine-125,Appl. Radiat. Isot.,2005,62(1),55-62。

23. 李新學,胡繼衛、劉迎新,魏雄輝,氣相色譜法測定合成氣中的硫化合物,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6 vol.42 1021-1022。

24. Xin-Xue Li,Ying-Xin Liu,Xiong-Hui Wei*,Density,Viscosity,and Surface Tension at 293.15K and Liquid-Liquid Equilibria from 301.15K to 363.15K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for Binary Mixture of Diethylene Glycol Diethyl Ester + Water ,J. Chem. Eng. Data,2004,49,1043-1045。

25. 劉迎新,未作君,陳吉祥,張繼炎,李新學,魏雄輝,溶膠-凝膠法製備Ni-SiO2催化劑的表征與性能,物理化學學報,2004,20(7), 780-784。

26. 李新學,劉迎新,魏雄輝,羰基硫脫除技術,現代化工,2004,24(8),19-22。

27. 李新學,魏雄輝,鐵離子濕式氧化法脫除硫化氫技術進展,化工環保,2004,24(2),107~110。

28. 劉磊安,秦廣雍,賴江南,薛建明,林樹,王宇剛,魏雄輝,王衛東,焦湞,不同能量離子輻射照尿嘧啶損傷行為研究,河南農業科學,2004年第6期,26-29。

29. 魏雄輝,孫麗艷,博落回生物鹼提取方法的研究,藥物分析雜誌,2003年,第23卷,第1期,15~17頁。

30. Wang Xiangyun,Wang Yi,Liu Xinqi,Chu Taiwei,Hu Shaowen,Wei Xionghui,Liu Boli,The structure, energy and stability of components form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fac-[99mTc(CO)3(H2O)3]+, Phys. Chem. Chem. Phys., 2003, 5 (3), 456-460。

31. 冉鐵成,王毅,劉新起,褚泰偉,魏雄輝,王祥雲,郭振泉魏冰,茶多酚主要成分對腫瘤多藥耐藥性逆轉作用,核化學與放射化學,2003,25,74-80

32. 魏雄輝,劉新起,王祥雲,王毅,褚泰偉,陳國華,楊軍, DDS脫硫技術的理論研究和工業套用,煤氣與熱力,2001年,第22卷,第1期,3~7頁。

33. 魏雄輝,王祥雲,劉新起,DDS脫硫技術及其套用,化肥工業,2001年,第28卷,第6期,9~14頁。

34. 褚泰偉,謝景林,劉新起,魏雄輝,王祥雲,99Tcm-AIPO的製備和初步動物試驗,核化學與放射化學,2001年23卷3期,145~152。

35. 王祥雲,魏雄輝,劉新起,劉伯里,99mTcO3+和99mTcN2+的二胺基二硫醇配合物在腦中滯留機制的量子化學的研究,化學學報,2000,58(12) ,1522-1528。

35. 魏雄輝,王祥雲,劉新起,DDS脫硫脫碳原理及其理論數學模型,小氮肥設計技術,第21卷,2000年第4期,6~12頁。

35. 魏雄輝,鐵—鹼溶液催化法氣體脫碳脫硫脫氰技術生產實驗總結,小氮肥,2000年,第6卷,13-15。

37. 魏雄輝,龐岩,汽車尾氣對北京市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環境保護,1998,4,23。

38. 魏雄輝,戴乾圜,陳忠明,邵可聲,張晨鼎,鹼性鐵鹽緩衝水溶液脫硫法原理,化工學報,1998,49(1),48。

39. 魏雄輝,張晨鼎,張通,王紅旺,REI3- CS(NH2) 2-H2O(RE=Sm, Dy)在0℃時的相圖及REI3.[CS(NH2) 2] 2 .10H2O的合成,化學學報,1997,55,678。

40. Zhang Chen-Ding,Wei Xiong-Hui,Dong Dian-Quan,et.al.,Phase Equilibrium for the Iodide ofsamariumanddysprosiumwith Thiourea or Urotropine Hydriodide in Aqueous Solutio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re Eart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VⅡ,629,1995。

獲獎情況

1、2006年6月,魏雄輝博士主持的“生化鐵一鹼溶液催化法氣體脫硫方法(亦稱DDS脫硫技術)及其DDS脫硫催化劑開發”項目,獲得江西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2、2005年4月28日,被江西省吉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吉安市2004年度“十大傑出人才獎”。

3、魏雄輝主持的《DDS脫硫催化劑》新產品開發項目,榮獲2003年江西省優秀新產品一等獎。

4、1997年11月,“改良氣體脫硫法”獲“‘挑戰杯’第五屆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賽”三等獎;

5、1997年5月,獲北京大學五.四青年科學二等獎;

6、1996年5月,獲北京大學五.四青年科學一等獎;

7、1993年11月,“半水煤氣脫硫脫氧新方法”獲“‘挑戰杯’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賽”三等獎;

8、1993年11月,“微型便池自動沖洗器”獲“‘挑戰杯’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賽”鼓勵獎;

9、1993年6月,“半水煤氣脫硫脫氧新方法”獲“內蒙古自治區首屆青年科技發明成果展示會優秀獎”;

10、1993年6月, “微型便池自動沖洗器”獲“內蒙古自治區首屆青年科技發明成果展示會優秀獎”;

11、1993年度“半水煤氣脫硫脫氧新方法”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