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製造業

高端製造業

迄今為止,學術界對高端製造業還缺乏統一的界定,更缺乏一個明確的統計分類標準。我們認為,高端製造業的概念應該從行業和產業鏈環節兩個角度來進行界定。從行業的角度講,高端製造業是指製造業中新出現的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強競爭力的行業;從所處產業鏈的環節上講,高端製造業處於某個產業鏈的高端環節。如果對產業部門進一步細分,這些高端環節也可以看成是產業部門的細分行業。

簡介

高端製造業高端製造業

高端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化過程中的必然產物。迄今為止,學術界對高端製造業還缺乏統一的界定,更缺乏一個明確的統計分類標準。我們認為,高端製造業的概念應該從行業和產業鏈環節兩個角度來進行界定。從行業的角度講,高端製造業是指製造業中新出現的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強競爭力的行業;從所處產業鏈的環節上講,高端製造業處於某個產業鏈的高端環節。如果對產業部門進一步細分,這些高端環節也可以看成是產業部門的細分行業。

高端製造業是與低端製造業相對應的說法,是工業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是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業。低端製造業是工業化初期的產物,而高端製造業則是工業化後期和後工業化的產物。高端製造業的顯著特徵是高技術、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高端製造業與傳統製造業的最大區別在於:傳統製造業依靠的是傳統工藝,技術水平不高,勞動效率不高,勞動強度大,大多屬於勞動力密集和資金密集型產業。而高端製造業依靠的是高新技術和高端裝備的競爭優勢,最容易取代傳統製造業。而傳統製造業與高端製造業的最大差距在於科技實力,高端製造業對傳統製造業予以改造和提升,是製造業發展的必然過程。

類型

通信設備----高端製造業通信設備----高端製造業

一是在企業技術、市場、產業等方面具有全面強勢型的一流工業強國,如美國、日本、德國。

二是整體處於優勢,同時局部強勢明顯的工業強國,如英國、法國、義大利等。

三是局部強勢非常突出的工業強國,比如瑞士、韓國、瑞典、俄羅斯等。這些不同類型的工業強國,都擁有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資源整合能力強的高端製造產業群。其主要特點表現為:一是企業國際競爭力強。二是技術創新能力一流。三是產業集群國際領先。

四是工業體系綠色環保。五是文化教育、生產性服務業等軟實力突出。由此可見,工業大國主要靠規模取勝,而工業強國必須要在技術、品牌、管理、創新等方面具備綜合的優勢。中國要實現由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的戰略轉型,就一定要大力發展全球領先的高端製造產業。

高端製造產業一般是處於製造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具有技術、知識密集,附加值高,成長性好,關鍵性強,帶動性大的特點。高端製造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我國發展高端製造產業的目標是通過產業升級,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高端產品國產化,出口產品高附加值化。發展高端製造產業,一方面要瞄準全球生產體系的高端,大力發展具有較高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高的裝備製造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另一方面,還要立足製造業的基礎,著力推動鋼鐵、有色、石化、汽車、紡織等有強大基礎的基礎製造產業,由傳統加工製造向價值鏈的高端來進行延伸。

主要特點

高端製造業具有技術含量高、資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信息密集度高,以及產業控制力較高、帶動力較強的特點。 1、高技術含量是指高端製造業採用了比較先進的技術,集聚了大批研發、技術人才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產品中凝結了較高的技術含量。 

2、高資本投入是因高端製造業的核心技術往往研發難度大、工藝複雜,攻克這些核心技術必須支付高額研發費用;此外,企業生產所需儀器、設備、材料往往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價值,需要較高的購置費用。

3\高產品附加值是因高端製造業企業的產品中體現了研發成果、先進生產設備、產品品牌等多方面的價值。

4、高信息密集度是指高端製造業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掌握研發、市場產業政策、競爭對手策略等各方面的信息,確保信息傳遞暢通和高效利用。

5、高控制力是指高端製造業企業在產業鏈中處於控制節點位置,具有一定的壟斷特性,能夠影響其他企業的行為。

6、強帶動力是指高端製造業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可以對上下游企業進行輻射和技術溢出,從而對整個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和競爭力提升都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

選擇標準

高端製造業高端製造業

發展高端製造業,不能憑空而出,必須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相適應,也就是要充分認識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階段性,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本地區的比較優勢。但哪些行業屬於高端製造業?這些行業又具備什麼特徵?經濟學家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定義。依筆者的理解,高端製造業應至少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第一,科技含量高,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較高的勞動生產率;

第二,市場前景好,具有較高的需求收入彈性;第三,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持續增長能力;

第四,產業關聯度高,具有較強的技術擴散外溢效應。
因此,發展高端製造業的一個簡單思路可以是:依據其基本特徵,從現有那些綜合實力強的企業中加以識別和選取。為此,本文構造如下指標體系:

(1)技術創新和生產效率指標:工業新產品率=新產品/工業產值;勞動生產率區位商=地區i行業勞動生產率/全國i行業勞動生產率。

(2)市場前景指標:需求收入彈性,即i產業增長率/gdp增長率;市場占有率=地區i行業工業銷售產值/全國i行業銷售產值;出口交貨值率=工業產品出口交貨值/工業銷售產值。

(3)效益和增長能力指標:利潤區位商=地區i行業利潤總額占本地區的比重/全國i行業利潤占全國的比重;增長區位商=地區i行業增長率/全國i行業增長率。

(4)產業關聯與集中度指標:產業集中度=地區i行業產值占本地區比重/全國i行業產值占全國比重;資產集中度=地區i行業資產總額占本地區比重/全國i行業資產總額占全國比重;行業貢獻率=地區i行業產值增加額/地區產值增加額。需要說明的是,產業關聯及影響力一般可通過投入產出表中的感應度係數影響力係數來進行反映,但地區投入產出表中的感應度係數和影響力係數反映的產品需求量不能區分該產品是本地生產的還是外地生產的,因而本文採用了較簡單的貢獻率係數指標。

根據上述指標體系,對廈門市34個工業行業進行綜合評價。由於選取的指標存在相關性,同時為避免人為主觀賦權,本文採取多元統計中的主成分法計算行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主成分選取的原則是累計方差貢獻率不低於85%,選取特徵根大於1的4個主成分(f1-f4),其中,主成分f1綜合反映了產業集中度,可命名為“集中度因子”;主成分f2則反映了產業增長能力,可命名為“增長因子”;主成分f3反映了產業帶動與貢獻情況,可命名為“貢獻因子”;主成分f4綜合反映了產業的生產效率情況,可命名為“效率因子”。4個主成分累計方差貢獻率達88.9%。根據各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得到工業行業競爭力的綜合評價模型:利用公式(2),可以計算得到工業各行業的綜合得分情況。從綜合得分情況看,廈門的工業呈現以下特點:

1、綜合實力強的行業仍然是電子機械和化工傳統三大支柱行業。在排名前15位的行業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排名第1,橡膠製品業排名第2,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分別排名第6、7、8名,化學纖維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排名第11、第12。

2、在產業集中度較高的行業中,排名前五位的是: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橡膠製品業;塑膠製品業;化學纖維製造業。除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外,我市的電子、化工企業具有較高的產業集中度。

3、與全國相比,在增長速度方面,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飲料製造業、菸草製品業、橡膠製品業等行業都具有較快的增長速度。

4、在產業的貢獻方面,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對全市工業產值的增加帶動較大。

5、在勞動生產力方面,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菸草製品業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

有效途徑

一是要著力增強高端製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二是要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大企業,大集團。一個國家要在競爭中處於優勢,關鍵還是要有一批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和集團。發展高端製造產業也需要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大企業來作為基本的支撐。要以市場導向與政府推動相結合,以提高企業質量和效益為目標,鼓勵關聯企業聯合重組,推進一體化經營。鼓勵優勢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開展資源和價值鏈的整合,引導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在重點行業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主導產品優勢突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三是積極建設國際領先的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實踐表明,產業積聚能夠強化產業分工,降低創新成本,最佳化生產要素的配置,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中國製造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要集中力量發展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要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用地集約,生態環保的原則,積極引導和推動相關產業向工業園區集中,著力加強以產業鏈為紐帶的產業集群建設,進一步推進產業積聚發展,土地節約使用、資源集約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著力培育一批在自主創新、品牌質量、節能減排、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的世界高端製造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

四是要著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戰略新興產業是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融合,代表科技創新的方向,也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要加快微電子和光電子器材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和器件等領域的科技攻關,儘快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新材料和智慧型綠色製造體系。同時,還要積極發展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以及地熱利用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發展機遇

高端製造業高端製造業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中國製造業正處於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近日舉行的中國製造業高層論壇上,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企業的代表深入探討新形勢下中國製造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與會人士一致認為,中國製造業應立足自主創新,向高端製造轉型;推動低碳發展,向綠色製造轉型;加強信息化建設,向現代服務製造轉型。

從20世紀末開始,世界製造業的中心逐漸向中國轉移,對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提高中國的工業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今,在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發展高端製造業的話題在業內逐漸升溫。如何推動“中國製造”突破價值鏈低端,更是成為近一段時間以來相關論壇、會議關注的焦點。業內專家指出,當前,發展高端製造業不僅是振興中國製造業的契機,更是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主要動力。
高端製造業是突破口
2009年,為抵禦國際金融危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出台了一系列產業振興規劃和轉型升級政策,為我國製造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莫瑋表示,中國一定要發展自主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用中國裝備裝備中國。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高端製造業是突破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介紹說,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使一些跨國公司將製造企業從中國遷移到周邊國家和地區。不過,該中心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跨國公司選擇繼續向中國大陸轉移產品和技術,而且轉移重點不再是低端製造業,而是區域研發中心和高端製造業,以及為此服務的現代服務業。自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製造業興國”就一直是各國倚重的戰略要點之一。目前,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製造業比重呈現下降趨勢,但高端製造業仍然是這些國家保持世界領先水平的關鍵,也是這些國家發展的重點。
亞洲製造業協會執行長羅軍介紹說,美國總統歐巴馬明確提出美國要重新回到“製造業時代”,這預示著美國未來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高端製造業的發展上。
自主創新能力需提高
工業大國主要靠規模取勝,而工業強國必須要在技術、品牌、管理、創新等方面具備綜合優勢。中國要實現由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的戰略轉型,一定要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
中國發展高端製造業,一方面要瞄準全球生產體系的高端,大力發展具有較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新興產業;另一方面,要立足我國製造業基礎,著力推動鋼鐵、有色、石化、汽車紡織等傳統製造業由加工製造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將高端製造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範疇,是中國政府科學判斷當前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後金融危機時代積極推動‘中國製造’突破價值鏈低端的重要舉措。”莫瑋表示,要以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培育大型龍頭企業,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為重點,著力自主創新,加強品牌建設,促進集約發展,積極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加快推進工業強國建設。

重要意義

某種意義上,高鐵的自主創新模式似乎也為中國發展高端製造業指出了路徑。中國企業資金有限、技術儲備和研發能力不足,高鐵的成功再次證明了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國家意志在集成創新上的重大意義。
中國發展高端製造業,要以重點的幾個高端製造行業為主,由國家出面,組建大協作基礎研究班子,以國家隊帶動,統籌全局,避免力量分散以求突破。比如大型飛機的製造技術,就由國家出面,組建國家公司,吸引不同人才,不同體制的科研力量加入進去,以大協作的方式共同推進發展。

其實大項目不僅是中國,在國外也是眾多廠家參與,這個過程是如何有效進行協調,怎么進行科研和重大項目的管理是關鍵。國外經常稱之為產業聯盟。包括一些重大項目,比如大飛機,宇航項目。
有專家表示,發展高端製造業等戰略新興產業應當圍繞掌握核心技術的戰略目標加快體制機制的創新。政府應當協調或出面組建若干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形成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政府採取供給與需求雙向激勵政策,通過研發資助、稅收優惠、政府採購等手段強力支持技術創新。中央政府也應當鼓勵地方政府結合當地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建立區域創新系統,引導和支持地方政府將力量用在促進技術創新上來,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的培養上。

也就是說,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辦技術攻關和推進產業化的大事要充分集中全社會的力量。但這顯然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背後需要依託很多力量。包括自主創新的環境問題,科研政策問題,稅收問題和金融問題。

改革開放30年的快速發展,讓中國成為名副其實高的“世界工廠”。然而,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基本上還處於全球產業鏈中低附加值的底部,同時還要面對高能耗、低效率所帶來的資源、環境的巨大壓力。出於對高端市場的追求,一些企業走出國門,試圖通過對海外高端品牌的收購來完成向高端製造業的轉型,但是迄今我們看到成功的案例寥寥可數。而國家發改委一項調查報告更透露出隱憂:目前超過九成的中國企業不搞自主創新,對國外技術的依存度非常高。對外技術的依賴,以及不斷提高的資源環境和勞動力成本,壓縮著中國製造業的利潤空間。
海外併購不能占據高端;引進技術設備,也無法形成高端。那么中國發展高端製造業的路到底該如何走呢?高鐵自主創新的成功似乎可以帶來一些啟示。中國南車自主研製的時速300公里及以上高速動車組已經實現批量生產,電力機車也從直流時代跨入世界最先進的交流時代。中國僅用3年時間,就走過了國外需要30年時間走過的路程。

相關專家表示,這一方面是企業自身的努力,更大的一方面還是國家的政策導向,4萬億投向基礎設施,2萬億投向軌道交通,對裝備製造業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第三點是鐵道部的具體政策扶持,特別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前期,基礎轉讓費都是鐵道部出的,為企業的發展既有具體政策的扶持,又有具體市場的支撐。

總而言之,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關鍵還是要立足於自主技術的發展。一方面我們要依託重點工程,繼續利用這種模式推進這種自主技術的高端裝備製造生產。從更長期來說,要加大這種自主技術研發的投入,特別是大型的國有企業,政府要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的投入。

發展趨勢

製造業的崛起和高速發展,對一個開發中國家的資本市場,在多個層面具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中以正面影響居多。站在全球和歷史的角度,分析製造業崛起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是容易得出正確結論的。而只有在掌握正確規律並把握歷史進程的高度來分析和看待當前股票市場,才能過濾掉股市的日常波動的雜訊,把握好大趨勢。投資者一旦把握住了我國目前股票市場發展的大趨勢,擺脫短期股指波動所帶來的個人悲喜這種低層次的情緒,做到心中有底,就有望減少投資錯誤,提高投資收益。

製造業的高速發展,其本質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的高速進展,代表著國家綜合國力處於快速上升期。製造業的發達是一個國家進入第三產業占主的已開發國家的必要準備;進入已開發國家,則是製造業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當製造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將讓位於服務與投資業,這時,一個國家就步入了現代已開發國家的行列。

近兩年來,對“中國製造”的宣傳一向是媒體熱衷的焦點,但是對其經濟本質的關注則相對較少。本國媒體大多從民族主義角度出發,著重宣揚製造業強大是如何體現中國“綜合國力”、如何“走向世界”的;而國外媒體則著重強調中國製造業的強盛是如何搶了該國工人的飯碗、如何對該國的市場造成了衝擊。這些宣傳往往忽略了在全球化進程日益深化的今天,製造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往勞動力成本便宜的地區轉移,是不以某個人或某個國家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由於目前社會大眾的關注焦點集中於製造業的國際性轉移,國內媒體報導也或多或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客觀事實,那就是在我國國內,製造業也出現了明顯的轉移趨勢,即東部向西部轉移的趨勢,東部大型城市向東部二線城市轉移的趨勢。當很多欠發達地區政府還在以“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當地經濟手段的時候,東部部分老牌製造業基地已經在主動驅趕中低端製造業,或者至少在某些場合流露出對該產業的不滿情緒。

以上海為例,除在張江高科等局部地區引進保留部分高端製造業外,其餘的製造業,特別是位於中心城區的紡織、加工、電子等行業,全部有計畫地“請”出上海。深圳市官員也表達過不再著力於繼續引進中低端製造業的,明確表達了對中低端製造業的不歡迎態度。

但是,略加分析這些作為深滬“棄兒”的製造業,與政府仍扶持的製造業,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取決於其是否是勞動密集型還是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占著中心城市的資源,對中心城市的貢獻較小,被政府嫌棄,可以講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把土地等資源讓位於更高端的產業,整個城市就無法繼續發展。可以講,這部分製造業向西部和東部二線城市轉移,是必然的。

作為仍被政府扶持的中心城市製造業,都是資本密集型的。這部分製造業的被政府扶持,並不僅僅是因為其稅前利潤率高,政府能獲得的財政收入多,它還有以下好處:保持城市優勢的重要戰略安排。高端製造業,位於製造業這個產業鏈的最高端,具有天然的主動權。掌握了它,就可以讓其它城市相關聯的中低端製造業拼死拼活地為自己打工,這對城市保持在經濟食物鏈的高端,很有好處。

製造業發展一定導致本幣升值,全球沒有一個國家或是地區不是如此。本幣升值將對製造業的發展產生逆反饋。本幣升值將對製造業產生衝擊,從好的方面講,將有利於製造業整個產業升級,對高端製造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從負面作用方面講,將導致低端製造業出局,失業率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