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並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於高效教學。

基本信息

高效課堂(Highlyeffectiveclassroom;Highclass)。

高效課堂的定義

高效課堂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並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於高效教學。

課堂高效的問題,研究及論述頗多。但有個基本的描述,即: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現在課堂容量,課內外學業負擔等。

二是效益的最最佳化。也就是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在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最佳化的課堂,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只有二者的和諧統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簡言之,“高效課堂”至少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為: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

高效課堂的要素

課堂教學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個要素,即: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可以從三個方向和三個層面進行定義分析:

教師層面,教學效率是指在單位教學時間內,在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所完成的教學任務量。

學生層面,教學效率=教學對所有學生的一切影響的總和/學生所用的時間總和。這裡強調“所有學生”,旨在倡導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人數,即全體性。所謂“一切影響”,是指“學生學到的有用知識+學生形成的有用能力+學生養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負面的影響”。

時間方面,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時間/實際教學時間×100%。

所以,高效課堂源於有效課堂,基於有效課堂,有效課堂的教學效率就有高有低、有正有負。教學的成果是“人的發展”而非工業產品,教學效率的量化或許永遠是一種奢望。提出“教學效率”的概念,不是為了“計算”,只是為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提供比較正確的導向,理想的方向。當時間被用到極限時,教學必然從有效走向高效。

高效課堂的內涵

(一)

課堂實然目標

:課堂教學改革走過了一條從傳統低效、負效課堂→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的過程。通過改變課堂結構,旨在最大幅度提升單位時間效益,原則是讓每一分鐘都有價值意義。唯此,才有可能把學生從時間+汗水的應試模式中解救出來,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睡眠、健康、靈性、興趣、發展還給學生。
(二)

課堂應然目標

:課堂教學改革走過了另一條從單純追求掌握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終身發展能力的路徑。課堂教學的核心應該是體現課堂真正意義上“質”的飛躍——課堂即成長,即從關注知識,到關注獲得知識的途徑、方法、能力,關注人的可持續發展和精神成長,關注“人”本身,因而高效課堂才會被描述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我們認為,課堂破局的真正關鍵取決於“學習能力”,只有“會學”才能減少對“教”和“師”的絕對依賴,打破教師專業化水平對學生髮展的框定、抑制。因而我們主張素質教育的主要素質是“學習能力”。課堂一旦墮落為“知識本位”時,教學就變成了灌輸和死記硬背,學生便變成了“知識的奴僕”,教師則變成了“知識的販賣者”和“二傳手”。而唯有敢於把學習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的課堂我做主,讓學生去“經歷”、“體驗”,學習的過程才充滿生命的律動,因律動而感動,又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動和靈動。所謂學生主體,即包括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性”應始終在課堂上得到最大可能的貫徹和體現。
(三)

高效課堂的特徵

: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主動是學習狀態,“主動”會激發潛能、樂在其中個,帶來效益、生成能力;生動性,是追求課堂的情感價值,突出“學樂”和“樂學”,學習如飲甘露瓊漿,變“怕上學”為“怕下課”;生成性,課堂要敢於變各種“句號”、“嘆號”為“問號”。追求“主體多元”,鼓勵不同個性的學習見解,讓思維激盪思維,讓思想衝撞思想,讓方法啟迪方法。課堂的智慧、高潮、價值盡在“不可預設”的“現場生成”上,一切的預設應服務於“現場”,而不是讓“現場”服務於預設。
(四)

概念概述

: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超市:體現的是對“學生”和“學習”的尊重性、選擇權、自主性,同時要求課堂呈現出豐富性和多義性,琳琅滿目、各取所需,謂之知識超市。
狂歡:從“知識”到“生命”,課堂認識、思想、價值的變化帶動課堂發生“質變”。課堂是學生成就人生夢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揚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靈魂的跑馬場。
(五)

高效課堂的支撐

:新課改理念。新課改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結構理論。它是對素質教育內涵和新課改理念的“實踐表達”。新課改主張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課堂的“六字真言”,落實成方法恰是——群學、對學、群學,自學、展示、反饋。新課改的核心是學生主體,高效課堂的理解是“學生是最主要的教學資源”。所以未來小組探究式學習、小組討論、學生開放式學習、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各種信息之間的及時溝通交流會成為高效課堂的重要組織形式。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科技的發展也會更好的為課堂服務,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例如多媒體、電子書包、IECLASS多媒體互動微格教室等都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高效課堂的變革意義體現在:重建教學關係,即變“教中心”為“學中心”;重建師生關係,即變“師中心”為“生中心”。
(六)

目標

: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讓教育回到“以人為本”上來,建構“四新”教育學,即新教師、新課堂、新學校、新學生(本書有具體論述)。

高效課堂的靈魂

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這十六個字代表著一切的方法和出路。
相信學生才是“師德”。傳統課堂也有文化,一般叫“不相信學生”文化。
解放學生是教育的使命。今天的教育學應該叫“教育解放學”。
利用學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頭,更是教師的教學藝術。要利用好學生的前提是“研究”學生,研究學情和學法。
發展學生是教育的根本。發展什麼?課堂的目標是六個字:興趣、能力、知識。

高效課堂的案例典範

高效課堂的內容、環節及其時間分配模式。

一般模式

高效課堂高效課堂
一般模式亦稱基本模式,為10+30+5;分為三個環節:預習指導+合作交流+達標測評。在45分鐘的課堂上,教師占用的時間不多於10分鐘,包括新課導入、分配任務、疑難點撥、歸納提升、組織測評。 課堂上學生用於自主學習的時間不少於30分鐘。高效課堂倡導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以獨學(自學)、對學(同質對子合作)、“群學”(小組學習)形式實現新課改的自主、合作、探究。5分鐘為當堂達標測評時間。當堂達標測評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試卷測試或者作業,而是通過學習小組,組織進行對子之間的“兩兩”檢測,形式靈活多樣,既可以採用當堂“小紙條”測評,也可以簡單到“口頭”測評。

一般模式下的杜郎口經驗

常態模式:10+35教師可支配時間為10分鐘,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為35分鐘。

三大板塊:預習——展示——反饋預習——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展示——展示、交流預習板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 反饋——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

六個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預習交流——學生交流預習情況; 明確目標——強調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分組合作——教師口述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一般每組完成一項即可;展示提升——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組別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等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

杜郎口的預習提綱

數學新授課預習提綱:(1)學習目標;(2)知識梳理;(3)做一做(3—4個習題);(4)記一記(重點知識的梳理);(5)練一練(2—5個習題,也可以是典型例題)。

物理新課預習提綱(1)學習目標;(2)知識過關;(3)學習反饋(5個以內的習題)。

預習本如:初二數學“鏇轉”的預習本上有以下內容:一、預習目標(寫了5點)二、基礎知識(雙色回答、有6點)三、典型例題(用紅色筆回答,3個習題)四、錯例分析(6個題,每個題有四個欄目:1.題目;2.錯解;3.正確的解法;4.自我反思)五、實踐套用(也有欄目:1.題目;2.解答;3.分析;4.方法總結)

高效課堂的原理探究

一、山東成功經驗

1.高效課堂的特點:(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2)三動:身動、心動、神動(3)三量:思維量、信息量、訓練量(4)三特點:立體式、快節奏、大容量(5)三學:肯學、想學、學會(6)減負: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

2.高效課堂的一個中心: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1)由追求知識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關注學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2)由注重知識能力的培養到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長;(3)由傳統共性和整齊劃一的教育到更加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4)由注重課堂環節、程式的編制到更加關注學情、氛圍和師生、生生關係。

3.高效課堂的五項策略:(1)預習先行,先學後“教”,實現兩個前置:學習前置和問題前置;(2)教學從“學情”調查開始,根據“學情”作出決策,設定環節;(3)注重對抗質疑,落實小組評價;(4)注重當堂糾錯,及時矯正反饋;(5)課後儘可能實現“零作業”,如需布置,只布置發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探究、提升學生能力的拓展作業。

4.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致力於學習能力的培養。(1)高效課堂出發“原點”,是從“兩率”入手,即解決課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學習率;(2)通過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從而實現終身學習;

5.高效課堂的基本元素:(1)教學抓手:導學案——學生學習的路線圖和方向盤。(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3)技術支撐:高效課堂模式——通過展示實現交流、通過糾錯實現落實、通過點撥實現提升、通過開放實現拓展。(4)學習方式: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群學;獨自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疑。(5)三種利器:又稱“學習三寶”——活頁夾、雙色筆、糾錯本。

6.高效課堂的基本模式:(1)時間劃分:10+30+5。(2)環節劃分:預習、展示、測評。(3)六大模組:預習交流、分配任務、合作探究、展現拔高、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7.高效課堂的山東經驗總結:(1)條件:教師情緒激昂。(2)表征:單位時間內知能的最大化。(3)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4)基本性質:高效課堂注重“三性二意”。“三性”即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二意”即知識的意義、生長的意義。(5)評價方式:從“解決問題”入手,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主張能讓學生學會的課叫好課,能讓學生學會的教師叫好教師。

二、高效課堂的五項標準

高效課堂一般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能力;教學反饋;教學組織與管理。

教學目標

全面、綜合、深刻: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有價值,體現高期望值;十分清楚、具體、可操作;切合三情——學情、教情、考情。

教學活動

教學情境:配合內容,激趣啟智,自然過渡;教學環節:快節奏、高密度;小組活動:分工合作、積極思維探究;師生互動:配合默契、思維深刻;生生互動:100%參與,主動積極思考;活動與作業:自主、探究、個性。

教學能力

清楚準確地交流;巧妙運用提問與討論技術:靈活變換教學方法;訓練學法、學科思想方法;合理運用教學資源、信息技術手段。

教學反饋

學情反饋及時;課堂評價及時、到位、適度;作業適中;考試、測驗等都能夠很好地發揮激勵作用。

教學組織與管理

課堂活而有序,自覺遵守紀律;學習文化濃厚;時間分配合理;過程組織嚴密;學生行為管理到位;物理空間管理合理。

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型

“三線”教學

用藝術家的眼光看,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在合演著一幕戲劇。這“戲劇”中潛含著三條線索(簡稱“三線”)——教學線、知識線和情智線。

所謂教學線就是指在某一教學方法下的教學思路;知識線是指一定教學思路下的知識點或知識體素的展現過程;情智線是指知識傳授過程中的能力培養目標與層次。教學線設計的目標是自然連貫、層層遞進和具有啟發性。實驗探究法:實驗——現象——分析現象——結論(新知)設疑遞進法:設疑——解難——再設疑(加深、拓寬)再解難(突破難點、總結規律)聯想歸納法:疑點——討論——結論——聯想——規律、方法。

知識線設計的目標是形成系統化、網路化的知識體系。以物質性質為中心的新授課、實驗課的知識體系;以理論要點和基本規律為中心的理論課知識體系;以技能、方法為中心的習題課、複習課的知識體系;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計算課知識體系。

能力線設計的目標是每一教學環節都體現能力、情感因素。特點:學生中心、自主學習、方法指導、智情歸宿。效果:教師大賽、高考成績、競賽成績

高效課堂的習慣養成

習慣定律

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學習高效的六會習慣

(1)會預習

養成習慣,堅持預習;了解教材,重點預習;掌握步驟,分層預習;開動腦筋,積極預習;溫故知新,便於預習;嘗試筆記,高效預習;合理安排,靈活預習。

(2)會聽課做好準備,迎接聽課;高度集中,專心聽課;抓住重點,認真聽課;多方配合,高效聽課;大膽發言,積極聽課;區別類型,靈活聽課。(3)會複習及時複習,鞏固知識;系統複習,串聯知識;強化複習,有的放矢;專題複習,提高能力;綜合複習,全面提高。

(4)會作業掌握步驟,正確解題;思維要活,格式要死;限時作業,提高速度;有錯必糾,彌補缺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注意小結,探索規律。

(5)會總結全面整理,編織成網;查漏補缺,完整知識;專題整理,深化學習;習題歸類,探求規律;總結方法,提高效率。

(6)會記憶明確目標,存心記憶;掌握知識,理解記憶;積累經驗,概括記憶;培養興趣,積極記憶;分析矛盾,對立記憶;分類歸納,系統記憶;尋找異同,對比記憶;利用圖形,形象記憶;編擬歌訣,趣味記憶。

高效課堂的方方面面

教育教學應該包括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各個環節的高效:

高效的導入、高效的演示、高效的探究、高效的課件、高效的討論、高效的作業、高效的合作、高效的考試、高效的反饋、高效的講解、高效的小結、高效的備課、高效的板書、高效的批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