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其故居

高士其故居

高士其故居位於福州市鰲峰坊東口南側,背靠于山,為明代遲清亭舊址。始建於明代,坐南向北,四面風火牆,前後五進,面積2500多平方米。門頭六扇大門,入門兩房一廳。

基本信息

介紹

高士其故居高士其故居
入石框大門為首進,穿斗式木構架,硬山屋頂。三面環廊,大廳三開間,中為廳,兩旁有前後廂房,左廂房為其父高贊鼎、母何吟閣住房。二、三進同樣是三開間,有插屏門隔成前後廳,廳兩側為前後廂房,前後廳都有天井,前天井兩側有披榭。四進也是三開間,雙層樓房,樓上供佛。五進為倒朝三間排,已圮。每進都有小門通向東側圍牆外花廳。花廳原有四進,除第一進為三開間住房外,二、三、四進為假山、魚池、花樹閣樓,遲清亭即建在此。清道光後,多被改為住房。民國初期,高贊鼎在二進魚池東側建一幢雙層小樓,是高士其青少年時期住房。1991年市人民政府掛牌保護,後又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修復

高士其故居高士其故居
1991年,市人民政府公布高士其故居為名人故居。1992年,列為鼓樓區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初,市文物局對高士其故居進行分期拆遷、修復。1號花廳進行落架大修,主要修復了天井、迴廊、前後花廳、書房、魚池、雙層小樓。其中雙層小樓保留了民國時期的西洋建築風格,魚池水為活水,魚池周邊是民國時期風格的鐵花護欄。
2005年,在高士其誕辰一百周年之際,全面修復後的高士其故居辟有《高士其故居陳列展覽》,展出面積近一千平方米,展出各類實物一百餘件、圖表照片一百多幅。同時,復原了高士其的兩間辦公室和他母親的一間臥室。高士其故居展覽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陳列展覽,內容有人生歷程、獻身科普、關愛孩子、溫馨友誼、故土親情五部分;第二部分復原部分,分高士其母親的臥室、高士其北京書房及會客廳復原擺設三個展室。高士其基金會捐贈了大量高士其先生的遺物,這批遺物數量多、種類全,為豐富《高士其故居陳列展覽》內涵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意義

高士其故居的修復和陳列展覽將為高士其所倡導的科普知識繼續傳播提供堅實的平台,也將成為福州市又一個宣傳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