駑馬

駑馬

駑馬,指資質較差、不出眾的馬。也指蹩腳馬。語出《周禮·夏官·馬質》:“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1) 資質較差、不出眾的馬。

(2) 蹩腳馬。

(3)比喻資質較差或不出眾的人。

引證解釋

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荀子·勸學》

《史記·淮陰侯列傳》:“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

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褐氈》:“若最粗而為毯者,則駑馬諸料雜錯而成,非專取料於羊也。”

清 曾國藩 《聖哲畫像記》:“譬若御駑馬登峻坂,縱橫險阻,而不失其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