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坪鄉

馮坪鄉

馮坪鄉是長江南岸的一個高山鄉,位於奉節縣的東南部。其東部與長安鄉、鶴峰鄉接壤,西部與五馬鄉相鄰,北部與新民鎮隔河相望,南部與舉世聞名的天坑地縫風景區相連。馮坪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廟壩村三社)距奉節縣縣城59公里,地處高山腹心,因有一平壩,故俗稱馮家壩。

基本信息

簡介

馮坪鄉位於奉節縣東南部,距縣城59千米。東與長安鄉、鶴峰鄉接壤,西與五馬鄉相鄰,北與新民鎮隔河相望,南與天坑地縫風景區相連。面積112.48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2004年底),其中城鎮居民200餘人。轄廟壩、石盤、百福、皂角、龍壩、中村、明堂、南津8個行政村。海拔200米-1800多米,立體氣候比較明顯。大溪(九盤)河流經鄉境30餘千米。縣道永(安)明(堂)公路過境。

區劃沿革

[代碼]500236275:~200廟壩村 ~201石盤村 ~202百福村 ~203皂角村 ~204龍壩村 ~205中村 ~206明堂村 ~207南津村
[沿革]地處高山腹心,因有一平壩,故俗稱馮家壩。1935年置馮字鄉,1940年更名馮坪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58.5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廟壩、石泉、青山、洞上、百福、坪陽、前山、皂角8個行政村。
2004年,區劃調整後的馮坪鄉:轄原馮坪鄉、明堂鄉,共8個村委會,面積112.48平方千米,總人口20116人,政府駐地廟壩村。
附:明堂鄉位於奉節縣南部,距縣城63千米。縣道永(安)明(堂)公路過境。 [沿革]1940年屬馮坪鄉,1953年置明堂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高家、明堂、保慶、鄉店、龍壩、鍋廠、中村、水濫、南津9個行政村。2004年撤鄉。

地理資源

全鄉轄廟壩村、石泉村、百福村、皂角村、明堂村、龍壩村、中村、南津村等8個行政村,總人口2.1萬人,其中城鎮居民200餘人。其幅員面積112.48平方公里,山高坡陡,其地形是典型的高山地形,最低海拔200米左右,最高海拔1800多米,立體氣候比較明顯,生物品種繁多、資源豐富,境內森林覆蓋率達10%以上,大溪(九盤)河有30餘公里流經馮坪鄉境內,有大倪、中華鱘、甜柚等珍稀動植物品種。馮坪鄉是一個較大的貧困鄉,其基礎設施較差,水利、交通、文化、教育、衛生、農業生產等自然條件十分脆弱。據2004年年底統計,全鄉人均年純收入1100元左右。

經濟發展

馮坪鄉是一個農業大鄉,其農業人口的比例達98%以上。主要的農作物有玉米(俗稱苞谷)、馬鈴薯(俗稱為洋芋)、紅薯(俗稱為紅苕)等作物。其農產品極其豐富,奉節縣縣城居民所食用的洋芋有50%以上是來自馮坪鄉。
馮坪鄉近幾年來,抓住以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為主的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的契機,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在低山地帶種植以甜桃、甜柚、紅橘、廣柑等優良品種為主的小水果;在中山地帶種植良桑,發展養蠶,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據統計馮坪鄉每年飼養的生豬達到10000頭左右,其生豬遠銷湖北的宜昌、武漢、沙市等地,馮坪鄉的臘豬肉是享有盛名的,其色、香、味俱全。僅奉節縣城居民食用的臘豬肉有一半以上是馮坪鄉的養殖戶經過加工、醃製而成的。馮坪鄉還規划進一步利用這一優勢,加強與外地企業合作,讓馮坪的臘豬肉走向全國。在中山區種植以雪梨、蘋果、葡萄等品種為主的經濟水果帶。在高山地帶發展以山羊、黃牛(又名菜牛)的草食性牲畜為主的養殖業,種植以魔芋、貝母等為主的藥材和經濟作物。經過精心規劃和組織,通過全鄉廣大幹群的共同努力,推動了馮坪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協調發展,逐步形成馮坪鄉“三帶”經濟的新格局。

鄉鎮建設

馮坪鄉黨委、政府出台各種優惠政策,利用農戶的閒置地、撂荒地、還沒有退耕還林還草的土地,實施耕制改革,大力發展烤菸菸葉生產,2005年馮坪鄉菸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500畝左右。
新的一屆馮坪鄉人民政府,下決心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以吳家灣遂道工程、奉節縣城至興隆(天坑、地縫)公路三改二工程為依託,準備與外地企業或者企業家合作,先將鶴峰鄉兩河口至馮坪鄉明堂段公路(鶴明公路)拓寬、取直,建設成標本路面,再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投資,完成路面的硬化或者油化。馮坪鄉人民政府在財政資金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每年增加近100000元的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育人環境,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為建設美好的新馮坪提供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主力軍和後繼力量。

教育發展

馮坪中學的過去:馮坪中學地處國家級貧困縣奉節縣的最貧困鄉鎮之一的馮坪鄉。學校創辦於1989年。令人尷尬的是馮坪中學一直以教學質量低劣、教育環境惡劣、學校規模小、教師能力水平低而聞名全縣。在教學質量上學校長期占據全縣32所中學中的後兩位,教師教學成績的個人排名通常都是全縣倒數名次。
以2002年為例,學校綜合教學質量列32所中學中的第31位,學生總合格率僅為41%,總優生率僅為5.3%。因為學校教學質量差,學校得不到社會的尊重,學生家長對於學校的感情除了無奈就是憤怒。社會青年、學生家長經常到學校辱罵教職工,一些村民甚至揚言要推翻學校建築,建一所養雞場(這還能賺錢,而學校只能誤人子弟)。學校教職工缺編嚴重,長期缺編達50%以上,教職工學歷普遍不達標,直到2001年學校才有了第一個大學學歷教師(僅為電大生),其餘均為中師生。
家長不信任學校,家庭稍富裕、成績較好的學生全部轉到離當地60公里遠的其他中學讀書,學校規模每況愈下,內憂外困中的馮坪中學在1998年陷入了瀕臨倒閉的境地,當時全校僅剩下7名教職工和30多名學生。學校得不到社會尊重,學生對前途失去希望,學校的發展沒有希望,教職工也逐漸失去了人格尊嚴和人生希望,喪失了信心和鬥志,熱衷於內部爭鬥,教職工的內耗此起彼伏。內無質量、外無形象的馮坪中學從1989年到2002年間竟換了7任校長。7任校長毫無例外的都是從馮坪中學狼狽而退,其中3人辭職出走,4人被降職任用。學校內無忠臣,外無良友,學校聲譽越來越差,雪上加霜的是,因兩基債務沉重,自2000年開始,學校因基建債務沉重,屢屢被承包商封鎖教學樓,其中最長的兩次鎖門都持續了兩周以上,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都難以保障。似乎,籠罩在馮坪中學上空的烏雲沒有盡頭。
轉機和現狀
2年春季西南師範大學實施的頂崗實習開始援助馮坪中學,馮坪中學的情況有了轉機。頂崗實習帶來了馮坪中學最為缺乏的優秀師資,也打破了馮坪中學建校以來的嚴重的封閉狀態。馮坪中學新上任的學校領導高舉改革大旗,內重質量,外樹形象。對內強化管理,狠抓教學質量和育人環境,大力提高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和教育教學水平,以頂崗實習為契機,強化師資培訓和學校治校執教理念建設;對外遠接近交,取得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重慶市渝西學院、北京市黃村一中、奉節縣奉節中學、奉節師範學校等的支援和幫助,注重學校形象建設,樹立"辦好馮坪中學,為馮坪人民服務"的辦學宗旨。在三年半7批次共52名支教大學生的無私奉獻和本校教職工知恥而後勇的努力下,學校逐漸成為一所備受社會尊重的農村精品學校。
在2004年底,馮坪中學教學質量跨入了奉節縣33所中學中的12位,升入市重點中學3人,縣重點中學15人,學生總合格率提升到81%,總優生率提升至31%。在原教育片區三所中學中,教學質量從十多年一貫的倒數第一躍升為第一名,當年度,學校榮獲奉節縣中等學校綜合考評二等獎。因學校教學質量提高,原來轉到其他學校讀書的學生紛紛轉回馮坪中學(總計225人),連在縣城讀書的當地鄉政府鄉長的兒子也轉回到馮坪中學就讀。學校學生規模從2002年的200多人發展到2004年的近900人。
伴隨著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教育環境的到了巨大改變,學生愛馮坪中學,家長信任馮坪中學,社會尊重馮坪中學,黨委政府重視馮坪中學,辱罵教職工、擾亂學校秩序的行為已經絕跡。當地社會對馮坪中學除了尊重就是感激。2002年到2004年馮坪中學所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西南師範大學實施的頂崗實習,是頂崗實習使馮坪中學擺脫了教學質量差、師資嚴重缺乏的困境,走上了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