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郵票

馬郵票

馬郵票是指郵票內容或題材以馬為主的郵票。在中國,主要包括每到馬年發行的生肖紀念郵票。在外國,也有以馬為題材的郵票。近年來,部分外國郵政也開始發行生肖馬的紀念郵票。

郵票信息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現一一對應關係,分別為: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現有文獻資料中,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

1980年(庚申年)中國郵政發行了中國第一套生肖郵票,此後中國郵政於1990年、2002年、2014年三次發行馬年生肖紀念郵票,分別為《庚午年》特種郵票、《壬午年》特種郵票、《甲午年》特種郵票。

《庚午年》

庚午馬票 庚午馬票

名稱:庚午年

郵票志號:T146

每套枚數:1枚

每套面值:8分

發行量: 13117.65萬枚

郵票規格(橫*豎): 26毫米*31毫米

整張枚數(橫向*豎向): 8*10=80枚

齒孔度數: 11.5°

馬郵票 馬郵票

類別:特種郵票(T字郵票)

印刷方式:影雕套印

背膠:有

設計者: 鄒建軍

雕刻者: 呼振源

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

發行時間: 1990年1月5日

相關資料:票面採用綠底色,使紅鬃黑馬顯得鮮明而又充滿生機。設計者採用了中國傳統的民間剪紙和皮影畫的手法,綠底色上的黑色馬身、火紅的馬鬃、雪白的三蹄、飾紅荷花圖案的鞍韉、鮮紅的轡頭以及脖子上帶穗的鈴鐺等十分醒目,更顯得色彩繽紛。整個畫面表現出辭舊迎新的喜慶的氣氛。

《壬午年》

名稱:壬午年(T)

郵票志號:2002-1T

每套枚數:2枚

左為2-1 右為2-2 左為2-1 右為2-2

每套面值:3.6元

圖序圖名面值發行量
2-1 馬到成功 80分 5500萬枚
2-2 壬午大吉 2.8元 4800萬枚

郵票規格(橫*豎): 26毫米*31毫米

《壬午年》整版 《壬午年》整版

整張枚數(橫向*豎向): 8*4=32枚

小版枚數:9枚

小版發行量:166萬版

齒孔度數: 12°

類別:特種郵票

印刷方式:影雕套印

背膠:有

設計者:王虎鳴王虎鳴

雕刻者:李慶發、姜偉傑、郝歐

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

發行日期:2002年1月5日

壬午年版式二 壬午年版式二

相關資料:2002年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於2002年2月27日公布中獎號碼,《壬午年》特種郵票的版式二為三等獎,不出售。

《甲午年》

《甲午年》特種郵票 《甲午年》特種郵票

名稱:甲午年

志號:2014-1T

面值:1.20元

郵票規格:36×36毫米

齒孔度數:13°

整張枚數:版式一 20枚
版式二 6枚

《甲午年》特種郵票整版 《甲午年》特種郵票整版

整張規格:版式一 170×210毫米
版式二 128×180毫米

小本票編號:(50)2014

小本票成品規格:121×88毫米

小本票售價:12元

版別:影寫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螢光噴碼

設 計 者:陳紹華

責任編輯:王靜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發行日期:2014年1月5日

相關資料:同時發行《甲午年》郵票版式三(整張枚數:4枚;整張規格:120×130毫米),用於贈送給預訂2014全年紀特郵票的預訂戶。

發行背景:

農曆甲午年是馬年。馬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奮發進取精神的象徵。從秦代馬俑、漢代銅馬到唐三彩馬,各個時代、不同質地、不同形態的馬栩栩如生,反映出自古以來人們對於馬的鐘愛。

生肖郵票馬的設計獨具匠心,造型汲取了我國古代馬雕塑的精髓,並參考唐三彩馬的特徵,運用富含吉祥寓意的傳統裝飾圖案,表現出了馬的俊朗、強健與吉祥。白馬面頰俊秀、筋骨雄強、體態優雅、氣宇軒昂,裝飾在馬身上的牡丹、蝙蝠,表達了“馬上得福”、“吉祥富貴”的美好祝願。生肖郵票馬的設計不僅具有鮮明的傳統藝術特色,並且融合了現代人文情懷。

生肖郵票馬的印製選用特種銀漿油墨,郵票畫面上的馬隨著視角的變換閃爍著金屬光澤,神采熠熠,精彩紛呈。該套郵票由我國著名平面設計師陳紹華先生創作,北京郵票廠印製。

其他郵票

《天馬》

《馬踏飛燕》個性化郵票 《馬踏飛燕》個性化郵票

名稱:天馬(工藝品)

志號:個28

面值:1.20元

郵票規格:30×30毫米

《馬踏飛燕》個性化郵票整版 《馬踏飛燕》個性化郵票整版

附票規格:30×30毫米

齒孔度數:12°

整張枚數:15枚

版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

設 計 者:王雪

責任編輯:陳宜思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發行日期:2013年5月19日

《奔馬》

名稱:奔馬

志號:T28

《奔馬》特種郵票 《奔馬》特種郵票

郵票規格:(1-6): 30x40mm, (7-10): 40x30mm

齒孔度數:(1-6): 11.5x11°, (7-10): 11x11.5°

整張枚數:(1-6): 50枚(10x5), (7-10): 50枚(5x10)

版別:影寫

背膠:有

繪圖:徐悲鴻

設 計 者:劉碩仁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奔馬》小型張 《奔馬》小型張

發行日期:1978年5月5日

小型張
外邊尺寸:外形:148x98mm
郵票規格: 郵票: 90x40mm
齒孔度數: 11.5x11°
圖序圖名面值發行量
10-1 奔馬 4分 1500萬枚
10-2 奔馬 8分 2500萬枚
10-3 奔馬 8分 2500萬枚
10-4 奔馬 10分 1000萬枚
10-5 奔馬 20分 1000萬枚
10-6 奔馬 30分 250萬枚
10-7 奔馬 40分 250萬枚
10-8 奔馬 50分 250萬枚
10-9 奔馬 60分 250萬枚
10-10 奔馬 70分 250萬枚
小型張 奔馬 5元 無資料

其他類型

馬踏飛燕相關郵票 馬踏飛燕相關郵票

馬踏飛燕作為中國的青銅器代表作,多次被收錄入各類郵票套組之中。

其中包括《絲綢之路》特種郵票等。

國外郵票

1950日本生肖郵票(世界首套生肖郵票) 1950日本生肖郵票(世界首套生肖郵票)

1950年2月1日,日本發行了賀年郵票一套,這是世界發行的第一套生肖郵票。

中國的十二生肖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流傳到日本,已融入日本的主體文化之中,日本至今仍有同中國完全相同的十二生肖民俗傳統;隨著宋明清三代下南洋,十二生肖又傳播到了東南亞各國;鴉片戰爭後,中國結束閉關鎖國,十二生肖也隨之傳播到世界各地。

外國發行的生肖郵票上,一般都印有中文或英文或中、英文“馬年”、“狗年”等文字,主題都很明確,一眼就可以看出。

澳大利亞

發行日期:2014年1月7日

枚數:2

面值:1.8澳元,60澳分

設計者:潘丹尼(Dani Poon)

發行背景與郵品介紹:

澳大利亞馬年郵票 澳大利亞馬年郵票

2014年1月7日,澳大利亞郵局推出了中國農曆新年馬年設計的郵票,此套郵票共2枚,一枚面值1.8澳元,相當於人民幣9.7元,上面印有中文“馬”字,一枚面值60澳分,約合人民幣3.2元,上面印有藝術設計的馬。

澳大利亞發行的馬年生肖郵票,該套郵票面值為2.4澳大利亞元。澳大利亞聖誕島每年年初都會發行極具中國特色的生肖郵票,每年發行兩枚,兩枚郵票一枚以當年生肖的形象的基礎上進行再設計,一枚以所屬生肖的漢字進行創作,使兩枚郵票均具有生肖及漢字特色,極具創意。面值60澳分的郵票上,馬的形象來源於秦始皇的兵馬俑。小型張的設計主題也取自中文諺語“老馬識途”,寓意經驗是多么寶貴的東西。

馬代表的精神被認為是中國人的特質——不遺餘力地改善自身條件。這是充滿活力、明亮,代表著智慧與敢為,以取得更大更遠的成功。正是這種美好的寓意激發了香港出生的設計師潘丹尼(Dani Poon),從而產生創作十二生肖的意念,並在面值60澳分的馬年郵票中,用剪紙的藝術表現手法形象生動地來展示馬的這種形象,屬馬的澳大利亞名人很多,其中就包括總督布賴斯(Quentin Bryce)和劇作家威廉士(David Williamson)等。

此外,還有一張小型張、首日封、生肖排列、明信片,還有國內及國際郵費預付信封、由柏斯造幣廠鑄造的非流通1元錢幣郵封手冊、10連張60分郵票連設計封套、紀念手冊,以及兩張拼接成農曆新年心意卡的郵票封套。

列支敦斯登

發行日期:2014年1月

枚數:1

面值:1.90瑞士法郎

設計者:史蒂芬·厄恩

發行背景與郵品介紹:

為了迎接中國農曆馬年,列支敦斯登公國再次發行了生肖郵票,面值1.90瑞士法郎,由史蒂芬·厄恩設計。

郵票選用紅色,因為紅色是中國象徵好運的色彩。設計者採用了金銀絲剪影的馬圖形象,並在工藝上採用體現當前工藝水平的雷射技術,使得票圖呈縷空狀,宛若中國傳統春節常見的剪紙窗花。為了更加實用和方便,郵票採用了不乾膠的自粘形式,4枚郵票組成一個小全張,小全張為異型剪紙馬圖。

紐西蘭

發行日期:2014年1月8日

枚數:4

面值:70紐分、1.4紐幣、1.9紐幣、2.4紐幣

發行背景與郵品介紹:

紐西蘭馬年郵票 紐西蘭馬年郵票

紐西蘭郵政於2014年1月8日發行馬年生肖郵票,共由4張郵票組成,面值分別為70紐分、1.4紐幣、1.9紐幣和2.4紐幣,而郵票的圖案,則充分表現出了中國和紐西蘭文化的完美融合——在這組郵票中,書法、剪紙等傳統的中國元素都得到了展現,而這些極具中國風圖案的背景,正是想來被視作紐西蘭標誌的“長白雲”。

在這組郵票中,最小面值是70分,這張郵票的圖案是一個中文書法的“馬”字,這個“馬”字源於中文的象形文字。眾所周知,許多漢字都是象形文字,用類似圖案的方式直觀地呈現出了文字表達的內容,而“馬”字,就是一直流傳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之一。

而面值1.4紐幣的郵票印製的則為剪紙圖案馬。剪紙是中國人在過年的時候貼在門和窗戶上的民間藝術品,大家認為,張貼紅色的剪紙能夠為全家帶來好運和幸福。

面值1.9紐幣的郵票上印製的則為賽馬圖案。一直以來,紐西蘭在賽馬的繁育和馴養上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良好口碑,這枚郵票則用中國式的繪畫筆法,生動地描繪了騎手駕馭著賽馬跨越障礙的瞬間,將紐西蘭賽馬和中國馬年巧妙地聯繫在一起。

充滿藝術感與歷史感的Rotorua博物館,則成為面值2.4紐幣郵票的“主角”,這間博物館又名Bath House,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裡曾經是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享受水療的地方。這座於1908年正式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是紐西蘭政府在旅遊產業進行的第一項大投資。

紐西蘭馬年小型張 紐西蘭馬年小型張

小型張是由4張2014馬年郵票構成,4張郵票的組合更加體現了過年的氣氛。同時,4張郵票和小型張分別構成兩種不同的首日封。這組郵票的每版印刷版都有5個帶有馬年設計寬隔斷。紀念郵票展示套裝里包括了4張背膠郵票,小型張和郵票首日封,另外還包括了一張精緻的剪紙馬。

新加坡

發行日期:2014年1月3日

枚數:3

面值:0.26新加坡元、0.65新加坡元、1.10新加坡元

發行背景與郵品介紹:

新加坡馬年郵票 新加坡馬年郵票

新加坡郵政於2014年1月3日發行馬年生肖郵票。新家坡郵政在08年開始推出第二個十二生肖郵票系列,馬年紀念郵票是其中的第7套郵票。郵票有3種設計,分別寫上“祥”、“春”和“馬到功成”的字樣,顏色選擇了鮮艷的黃色、綠色和粉紅色。該套郵票面值分別為:郵資分別為0.26新加坡元、0.65新加坡元、1.10新加坡元,總面值為2.01新加坡元。新加坡郵政發行的馬年生肖郵票色彩質地酷似“北京烤鴨”,而外形設計又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民俗小吃“糖人”,非常具有“食慾”的組合,令這匹馬從眾多的“奔馬”、“駿馬”中脫穎而出。

有人表示,欣賞設計師顛覆馬兒形象的創意。也有人覺得,腹部圓鼓鼓的“駿馬”,讓人難以將之聯想到'龍馬精神'等精神奕奕的意象和好兆頭。也許這名設計師是要做一個比較有創意的形象,用誇張手法來強調馬兒,不過創意過了界,就讓人感覺不出那是一匹馬。

美國郵票

2002年

發行日期:2002年1月

枚數:1

面值:34美分

設計者:李建文(華裔)

發行背景與郵品介紹:

美國2002年馬年郵票與絲織封 美國2002年馬年郵票與絲織封

為慶祝中國的馬年,美國郵政總局在中國馬年春節來臨之際,專門發行了“馬年郵票”。該局從1993年前就開始在每年春節來臨時發行慶祝中國生肖的郵票,2002年剛好第10屆。

“馬年郵票”的發行典禮在紐約舉行。郵票設計家是來自夏威夷的華裔設計師李健文,他所設計的12生肖郵票相當受歡迎。李健文說,自己的設計靈感來自於中國傳統的手工剪紙藝術,他用剪紙花樣來創作12生肖動物。

洛杉磯的郵票收藏家李肯尼指出,李健文的生肖郵票很有中國風味:“看到美國主流社會看重,感覺很好。”夏威夷的設計家卡齊梅若說,李健文把形象設計提升到國家水平,為東方和西方搭起橋樑。

美國2002馬年郵票 美國2002馬年郵票

前幾年,他在洛杉磯地區的波莫那參加新年郵票首日封的發行儀式。在結束簽名活動後,一些沒有得到簽名的集郵者在大街上追著他要簽名,其熱情讓他感到吃驚。前年在舊金山舉行龍年郵票首發儀式,一名男子衝倒他面前要他簽名,結果突然心臟病發作,當場倒地。

他之所以走上藝術的道路,而沒有當律師或醫生,他的父母突破傳統,鼓勵他,對他影響很大。李健文說:“他的母親很有藝術才華,喜歡素描和繪畫,很有創作力。他的母親把中國藝術帶進他的世界。”他所構思的馬年郵票,延續了一貫的風格。李健文說,他讓郵票里的馬看來很猛健,正在賓士。李健文40年前在紐約為IBM公司任設計師。40年後在紐約發行他設計的馬年郵票,令他百感交集。李健文說:“新年郵票是對早年來到美國的華裔致敬,他們為自己的子子孫孫提供了發展機會,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

2014年

發行日期:2014年1月

枚數:1

面值:永久郵資

設計者:麥錦鴻(華裔)

發行背景與郵品介紹:

美國2014馬年郵票 美國2014馬年郵票

美國郵政在2013年10月10日的集郵媒體碰頭會上揭曉了部分2014年的郵票圖稿,但只有馬年郵票的圖稿允許向公眾發布。郵票全張含12枚馬年郵票,邊紙圖案是放大的剪紙馬,以及12生肖的剪紙圖,是美國第二輪生肖郵票的第7套。郵票仍由居住在紐約的華裔藝術家麥錦鴻設計,洋溢著濃郁的中國氣息。馬年郵票在2014年1月發行,首發城市為舊金山。

威風八面的大鼓靜靜地列隊,中間的大鼓上放了一對紅色的鼓槌,隨時等待著主人把報春的鼓聲擂響;深藍色的鼓腰上點綴了兩朵象徵富貴吉祥的牡丹花,顯得格外艷麗和耀眼,它和紫紅的底色一道,烘托著新春到來的節慶氣氛。這就是美國發行的馬年郵票圖案。一匹金色的剪紙馬和中文草書“馬”字被安排在郵票左上角,郵票右側用英文書寫“農曆新年”。 在郵票上,中間一面大鼓的兩側均有大鼓,但它們只露出一半面容。可是當它們出現在郵票全張時,第2枚郵票的左側和第1枚郵票的右側連成了一個完整的鼓,並連綿形成了長鼓陣,這就是馬年郵票設計上的奧妙。

馬年不乾膠郵票是美國第4套無面值生肖“永遠郵票”,“永遠”的英文字樣forever印在郵票右下角。美國郵政計畫在2014年初將第一類郵件的郵資標準從46美分調整到49美分。由於馬年郵票被安排為2014年1月發行的第一套紀念郵票,因此很可能在郵資調整前發行,這樣就會採用原先的郵資標準46美分出售,但一旦郵資調整實施後再去買,同樣的馬年郵票就會按提高以後的郵資標準出售。

加拿大

發行日期:2014年1月13日

枚數:2

面值:63加分和185加分

發行背景與郵品介紹:

2014加拿大馬年郵票 2014加拿大馬年郵票

迎接馬年的到來,加拿大郵政於2014年1月13日發行一套馬年郵票,分為國內郵票和國際郵票兩種,郵資分別為63加分和185加分(1加元可兌換92美分)。國內郵票票面上是一匹四蹄翻飛、回首嘶鳴、通身火紅的奔馬;國際郵票票面則是一匹前蹄騰空、昂首嘶鳴的半身燙金駿馬。國內版和國際版都採用壓花技術,票面駿馬具有明顯的凹凸觸感。與此同時,當天還發行小型張——大紅底色的方形小型張上是兩枚國際郵票:馬年郵票的金馬和蛇年郵票金蛇,以示蛇馬相連。

2014加拿大馬年郵票 2014加拿大馬年郵票

國內郵票和國際郵票,一版25張的聯票上,上聯郵票的馬尾與下聯的馬鬃前後相連;繁體的“馬”字下面還加了“木”字,以示五行屬“木”,旁註英、法兩種文字。整版聯票在票面之外還印有中國成語駿馬迎春、馬到成功、喜氣洋洋和五福臨門,並配有十二生肖圖案。

馬類題材

外國馬郵票 外國馬郵票

馬作為人類的家畜,早在4000年前就被馴服。長久以來一直是人類的夥伴。外國也有很多郵票以馬為題材,表現出馬的品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