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體郵票

錯體郵票

錯體郵票是指由於郵票設計者知識欠缺、粗心大意和審查部門的馬虎,郵票上存在一些不符合歷史事實、違反科學或文字不準確的錯誤,這些郵票被稱作“錯體郵票”。

簡介

(圖)錯體郵票錯體郵票

1903年西班牙發行的哥倫布紀念郵票,郵票上的哥倫布正拿著望遠鏡,遙望遠方,這是不符合史實的,因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望遠鏡還沒有發明。1847年英國殖民地模里西斯發行的“黑便士”郵票,由於疏忽,郵票上的“郵資已付”誤印成了“郵局”,這是世界上第一套錯體郵票,集郵界稱之為模里西斯郵局郵票。1919年,德國發行了一枚航空郵票。在郵票上,飛機既沒有推進器,尾部又沒有垂直平衡器,這樣的飛機無論如何是飛不上天的。中國1981年發行的普19“北京長話大樓”郵票中長話大樓上的旗幟隨風飄向圖右,而樓下前景中的排排楊柳,枝葉卻隨風飄向圖左,這是有悖於常識的。而模里西斯錯票更是價值連城。

歷史沿革

(圖)錯體郵票錯體郵票

1903年法國郵政部發行了一枚郵票,畫面上農婦順風撒種違反了農事常理,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畫面上旭日東升,人影自然要在後方,可是農 婦的身影卻落在前方。

1903年義大利發行紀念哥倫布的郵票,畫面上哥倫布手拿望遠鏡遙視遠方,可是畫面內容所體現的年代望遠鏡還未發明。

1918年美國發行了一套以雙翼飛機為主題的郵票。可是人們很快就發現郵票出現了印刷錯誤,郵票中的“柯蒂斯·珍妮―4H”飛機圖案被印顛倒了。從此,這套名為“倒置的珍妮”的郵票成為珍貴的錯體郵票,每枚價值至少50萬美元。如今這套郵票成了市面上集郵愛好者夢寐以求的頂級收藏品。可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個選民近日卻在中期選舉期間郵寄選票時,將一張身價昂貴的此類郵票和其他郵票混在一起,貼在信封上寄給了當地的選舉委員會。據報導,11月7日晚上,當地負責選舉事宜的官員勒德斯特倫在統計選票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這個“寶貝”。勒德斯特倫回憶說,他看到郵票時,被它的紅色外框和藍色飛機圖案吸引了,然後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發現了什麼。“我當時想,‘上帝呀,我知道這張郵票,我以前見過這張郵票’。我小的時候曾經集過郵,我清楚地記得有一種非常非常稀有的郵票,上面印有顛倒的雙翼飛機。”勒德斯特倫透露說,目前市面上此類郵票僅存100張,這也是導致它們身價倍增的原因之一。去年,一組4張此類郵票賣到了300萬美元的價格。勒德斯特倫相信,他們手上的這張郵票估計可以拍賣到50萬美元的價格。1919年,德國發行了一套郵票,其中一枚畫面上的飛機沒有螺鏇槳和穩定尾翼,這樣的飛機是不可能飛行的。

1931年,印度發行了一枚 七馬拉車郵票,畫面上的七匹馬只有四條腿。1944年英國為紀念第一條橫貫大陸的鐵路通車的郵票,畫面中鐵路上賓士著的火車所冒出的煙與旗幟飄揚的方向相反。1947年,為紀念摩洛哥參加紐約百年國際郵票展而發行的富蘭克林·羅斯福郵票,畫面上的羅斯福左手有6個手指頭。1951年,為紀念巴黎公社80周年,波蘭發行了勃洛夫斯基肖像郵票,畫面上畫的卻是鋼琴作曲家根利赫·朵姆勃洛夫斯基。直到1962年波蘭才糾正此錯誤,重新發行正確的郵票。1956年,摩洛哥為宣傳第五屆紐約國際集郵展,發行了美國總統艾森豪肖像的郵票,但把艾森豪西服上衣的翻領弄成右壓左式也就是女式。1958年瑞典郵局將一種面 值25里拉的郵票加印為12歐爾,臨時在郵局發行。在加印中,有一聯30張的郵票印倒了,因此變成了錯體,被一個伐木工人買去。一個郵迷知道這個訊息後,下決心找到這一聯錯體票。幾經曲折,在瑞典北方林區找到了這位伐木工人。好事多磨。這30張郵票已被伐木工貼信寄給他戀人。這位郵迷又跟蹤追找,趕到南方,找到了那位正在熱戀中的姑娘。這姑娘把伐木工寄給她的情書一一保存。這30張錯體郵票一張不缺。郵迷見到這些珍品,真是喜出望外,以6000克朗買下了郵票。1972年,古巴發行一套印有前蘇聯“列寧”號原子破冰船的郵票,畫面上船的周圍以簇擁的南極企鵝為背景,而該船隻在北冰洋航行。1990年,智利發行一枚哥倫布頭像的郵票,畫面把這位偉大的西班牙航海家錯繪成須髯皆無的少年。

價值

(圖)錯體郵票錯體郵票

全國河山一片紅》錯體郵票,1968年11月25日發行。該票有大小兩種規格,大型56×38毫米為橫幅,據說它只印了一版,供審查用,後認為尺 寸太大,改為直幅小型40×30毫米。然而就在郵票首發日就有人指出票題概念不準確(涉及台灣),容易引起誤解,於是郵電部急電各地停止發售。但由於少數郵局未能及時通知營業員停售。致使“一片紅”成了中國最出名、最熱門的錯票。目前,大型票25萬元,小型票10萬元。在的中國嘉德藝術品拍賣會上,收藏家戴先生以80萬元的價格購得一件“全國河山一片紅”四方連。這是一件四張連在一起的單張郵票,郵票主畫面是:上方為紅色中國地圖,下方是手舉“紅寶書”的工農兵肖像。這件郵票單張面值8分,1968年出版後因故撤消發行。後有少部分流落民間。這件四方連郵票曾在2000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展上出現過一次,當時被一藏家以72萬元價格買走。據戴先生介紹,這件郵票珍貴之極,即使是在上面留下小小的摺痕,也要損失十萬元。

《中國現代科學家》(二)郵票是中國於1990年10月10日發行的,發行後不久,便有人指出在20分侯德榜(4-3)的制鹼工藝示意圖的原料標註有誤。此後,不斷有新的發現。錯誤最集中最突出是“侯德榜”(4-3),在出現多處共同錯誤的同時,第47號位的化學方程式中缺少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號。J173郵票存在的多種錯誤引起集郵愛好者的興趣,逐步形成了 收藏、研究、投資該套郵票的群體,並在濟南形成J173研究、投資和交流中心。特15《天安門放光芒》錯體郵票,1956年6月15日發行。因有人指出該票圖案天安門上空的萬道光芒像核子彈爆炸,缺乏祥和氣氛。於是郵電部在6月12日急電各地收回此票,但仍有少量流入社會。1993年北京拍賣過一枚,底價7萬元。現每枚新票價值15萬元。1962年12月1日,中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 紀92 《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的紀念郵票,全套共8枚,介紹一些古代科學家及他們的主要成就:東漢蔡倫(造紙)、唐代的孫思邈(醫藥)、宋代的沈括(地質)、元代的郭守敬(天文)。在郵票上,每位科學家的名字下面都注有生卒年份和朝代。蔡倫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他發明了造紙術,享有“蔡侯紙”之美稱。他的生年難以考證,故在郵票上應寫為“蔡倫(公元?~一二一)漢”,而郵票設計家卻在設計郵票圖稿上寫成了“蔡倫(公元前?~一二一)漢”,這個錯誤直到印刷打樣時才被發現。印刷工人只好在印版上將“前”字一個一個去掉。因一時疏忽,有一個“前”字漏改,從而使每個郵局全張第16號票位形成錯體。出售時才被一些幸運的集郵者意外地發現。郵票發行部門趕忙將錯體票收回,但仍有數千枚流出。這些為數不多的“蔡倫公元前錯體票”就顯得十分珍貴了。1997年11月21日,在1997第二屆郵票錢幣博覽會拍賣會上,1枚 紀92 蔡倫像 錯體6連新票以6.1萬元(人民幣)拍出。

與變體郵票區別

郵票印製過程中,由於印刷技術上的差錯而造成郵票有缺陷而未檢驗出來,通過郵局流入市場,稱之為變體郵票;錯體郵票是指郵票上存在一些不符合歷史的事實、違反科學或文字不準確的錯誤。變體郵票與錯體郵票的區別是:變體郵票的缺陷是印刷造成的,而錯體郵票的缺陷是設計造成的。

美國“韓國國旗-國名錯誤”票美國“韓國國旗-國名錯誤”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