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櫻花節

馬櫻花節

馬櫻花節,楚雄市彝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彝語稱為“梅維魯吱嘎”。

簡介

(梅維魯吱嘎①)
—彝族馬櫻花節習俗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日,是楚雄市彝族一年一度傳統的馬櫻花節。彝語稱為“梅維魯吱嘎”。
仲春二月正是山上馬櫻花盛開的美好季節。漫山遍野的馬櫻花竟相綻放,整個山野紅彤形的,鮮艷無比。相傳紅艷艷的馬櫻花是彝家姑娘“梅維魯”為反抗土司暴行,為民除害,最後以身殉難而被她的鮮血染紅的。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善良的彝家姑娘,每年農曆二月初八這一天都要過馬櫻花節。
馬櫻花節這一天,人們采來馬櫻花插在自家的門上,接回出嫁的姑娘,請來族內的長老,殺豬宰羊。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唱豐收歌,對“採花調”,通霄達旦。青年小伙子們還要采來艷麗的馬櫻花給自己的心上人戴上。向姑娘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同時也表示對愛情的忠貞與執著。
馬櫻花節期間還要請畢摩給牲口“衣學哀②”。彝族認為家畜是有靈性的牲畜,吃過節飯時要先餵飽牲畜後人才能進餐,然後把自家的牲畜趕到馬櫻花盛開的山坡上,采來馬櫻花用麻繩索連成花串,戴在牲口身上。到了傍晚,主人要背上一籃子青草,在畢摩主持下,等候在牲口回家的路上,待放牧人趕著牲口回家時,主人在前撒草引路,畢摩走在最前面不停地念著“衣學哀恰③”給牲口叫魂。回到家裡,主人取下戴在牲口身上的花串,掛在畜廄門上以示吉祥。等馬櫻花串乾燥後,研末並配上玉米芯,艾葉等中草藥,製成治病良方。彝族過馬櫻花節,體現了人們祈盼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注釋:

①梅維魯吱嘎—梅維魯:馬櫻花;吱嘎:過節,趕街;全意為:過馬櫻花節。
②衣學哀—衣學:靈魂。哀:叫或招;全意為叫魂或招魂。
③依學哀恰—恰:經文,調子;全意為念招魂調的意思。
講述:李從富(彝族畢摩)
流傳地區:楚雄市彝族聚居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