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心(1719~1781)

馬明心(1719~1781)

正文

中國伊斯蘭教阿訇哲赫林耶門宦創始人。字復性,經名易卜拉欣,道號維嘎耶圖拉。回族。甘肅武都人。6歲即在清真寺學習經文。據傳,12歲隨叔父徒步去麥加朝覲,路遇葉門蘇非派道堂教主伊本·宰尼,被收為徒,求學16年,朝覲9次。清乾隆六年(1741)歸國,帶回《古蘭經》和《穆罕買斯》、《麥達依哈》等典籍;創建哲赫林耶門宦,傳播蘇非主義學說。他對教義教法的闡述和宗教儀式的簡化都有所創新,當時被稱為“新教”。他在講經傳教中強調教法和修持並重,主張遵經立教,虔誠奉教,反對借傳教之機聚斂財富;在教統上反對父子傳授的世襲制。他的革新主張,吸引了大批花寺門宦教徒轉而信奉哲赫林耶門宦,引起花寺門宦教主馬國寶的妒恨,勾結地方官吏將他驅逐到甘肅定西縣官川山中,此後,他即在當地傳教,使官川成為哲赫林耶的基地,故又稱“官川門宦”,馬明心被尊為“官川阿濟茲”。
乾隆四十六年,哲赫林耶在青海循化撒拉族中傳播時,與花寺門宦的矛盾更趨尖銳,流血事件屢有發生。馬明心的學生蘇四十三(回族)率眾襲擊花寺門宦的村莊,並殺其信徒數十人。蘭州知府楊士璣出面干預,遂爆發了蘇四十三領導的撒拉、東鄉及回民反清起義。後遭清廷鎮壓,馬明心及家屬、教徒數百人被殺害或被流放。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