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的畫冊》

《教父的畫冊》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話選其中之一作品。

教父的畫冊

教父可會講故事啦,講許多許多,很長很長,他還會剪紙,會畫畫。快到聖誕節的時
候,他便拿出一本用潔白乾淨的紙訂成的寫字本來,他把從書本上、報紙上剪下來的畫都貼
在紙上;要是畫不夠用來表明他要講的故事,他便自己畫。我小時候得到了好幾本這樣的畫
冊;但是這些畫冊中最美麗的是那本《哥本哈根用煤氣燈代替老魚油燈的值得紀念的那一年
①》,這話寫在第一頁上。
“這本畫冊一定要好好地保存起來,”父親和母親說道,“只是在重要的時候才可以拿
出來。”
在這本畫冊上,教父卻這么寫道:
把書撕破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別的小朋友乾的比這還糟。
第一頁上有一張畫是從《飛郵報》②上剪下來的。在這張畫上,人們可以看到哥本哈根
的“圓塔”和聖母教堂。左邊貼著一張關於一盞舊燈的畫,畫上寫了“魚油”;右邊是一盞
有座燈——上面寫著“煤氣”。
“瞧,這是海報!”教父說道,“這是你們要聽到的故事的開頭。它也可以當一齣戲演
出,只要有人能把它編出來:‘魚油和煤氣,或者哥本哈根的生命和生活’。這是一個很好
的題目!在這一頁的最下面還可以看到一幅畫,這張畫並不那么容易理解,所以我要對你們
解釋解釋。那是一匹地獄馬③,他本來應該在畫冊結束的時候出現,但是他先跑了出來,說
開頭、中段和結尾都不行。要是讓他來辦的話,他可以辦得更好。我告訴你,地獄馬白天是
拴在報紙上的,正如人們說的那樣在字裡行間走動。但是到了晚上他便掙脫出來,站在詩人
的門外嘶叫,要裡面的那個人立刻死掉。可是這個人卻不會死,如果他身體裡真有生命的
話。地獄馬差不多永遠是一個可憐的動物。他不了解自己,又找不到吃的,只好到處奔跑、
嘶叫來弄點空氣和食物。”他,我很肯定,不喜歡教父的畫冊。可是教父把他畫在上面的那
張紙上還是值得的。
“瞧,這就是畫冊的第一頁,一張海報!”
那正是老魚油燈燃著的最後一夜。城裡已經有了煤氣燈,它亮到這種地步,使老魚油燈
在它的光線里和滅掉一樣。“那天晚上我就在街上,”教父說道。“人們走來走去,為了看
新燈和舊燈。人很多,腳比頭多一倍。巡夜的人哀傷地站著,他們不清楚什麼時候會像魚油
燈那樣被辭掉,魚油燈往回想了很遠,你知道它們是不能往前想的。它們回想起許多個寧靜
的黃昏和黑暗的夜。“我靠在一根路燈桿上,”教父說道,“魚油和燈芯發出迸濺的聲音。
我聽到了燈說些什麼,你也該聽一聽。”
“‘我們盡力做了我們能做的事,’燈說道。‘我們對我們的時代盡了責任,照著歡
樂,也照著憂傷。我們經歷過許多重大的事件,可以說是哥本哈根的夜之眼。現在就讓新的
光亮解脫我們,接過我們的班吧。不過他們能照多少年,能照出什麼來,那就等著瞧吧!他
們的光比我們這些舊燈當然要亮一些。但是為他們鑄了煤氣燈座,又給他們安了那么多的管
子,一個連著一個,比我們亮一點兒就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他們四面八方都有管子,可以從
城裡城外找到活力!而我們魚油燈燃燒的是我們自己所有的能量,不是靠父母兄弟。我們和
我們的祖先從無法記載的古時代,從很早以前便照亮著哥本哈根。今晚是最後一夜,我們的
光在這裡照著。可以說,比起你們,這些明亮的朋友,我們處於次要的地位。但是我們並不
生氣也不嫉妒。不,完全不,我們很高興,很舒暢。我們是老哨兵,現在被穿著比我們更好
的制服的新鑄出來的兵替換下來。我們可以告訴你們,我們這一族,從遠輩的老祖母燈那時
起都經歷都看到過些什麼:那是整個哥本哈根的歷史。等到你們有朝一日也要道別的時候,
但願你們以及你們的後代,直到最後一盞煤氣燈,也能說得出和我們說出的一樣多的重大事
情吧!你們肯定是要道別的!你們最好準備著。人類一定能找到比煤氣燈更亮的光源的。我
聽一個大學生說過,人們在談論著他們有一天會點燃海水呢!’燈說這些話的時候,燈芯在
迸濺,就好像他裡面已經有水了似的。”
教父專心地聽著、想著,他發現在今天這個從魚油燈過渡到煤氣燈的夜晚來敘述展示哥
本哈根的全部歷史,是老油燈的一個極妙的主意。“好主意不能讓它溜掉,”教父說道。
“我馬上就行動起來,跑回家,給你做了這個畫冊,它追溯的時代比舊魚油燈能講的還要遠
得多。”
“這兒就是那個畫冊,就是歷史:
‘哥本哈根的生命和生活’。”
它從黑暗開始,一頁塗黑了紙,那是黑暗時代。
“好,讓我們來翻頁吧!”教父說道。
“你看見這張畫了嗎?只有洶湧的大海和呼嘯的東北風,它掀動著沉重的冰塊。冰塊上
儘是從挪威的大石山滾下來的石塊。東北風吹動了冰塊,他要讓德意志的山嶽看看,北邊有
多么巨大的石塊。整群冰塊已經漂到了哥本哈根的錫蘭島海岸外的松德海峽,不過當時還沒
有什麼哥本哈根。在海水下面有許多沙堆,冰塊推著巨大的岩石撞在一個沙堆上;整堆浮冰
都擱淺了,東北風無法將這群浮冰塊吹離沙堆,所以他火冒三丈,大發雷霆,他詛咒這個大
沙堆,管它叫做‘賊地’。他咒它說,這塊沙堆一旦露出水面,強盜匪徒就要跑到這裡來,
豎起叉架和轉輪。
“但是,就在他咒罵的時候,太陽出現了。陽光中有許多明亮、溫柔的精靈——光的孩
子在飛舞。它們跑到寒冷的冰塊上跳舞,冰塊於是融化了,那些巨大的岩石沉到了下面的沙
堆上。
“‘混帳太陽!’東北風說道。‘這是朋友關係,是有家族因緣!我要記住,我要報
復。我要詛咒!’
“‘我們要祝福!’光的孩子們說道。‘沙堆要升起來,我們要保護它!真、善、美要
在這兒建設!’
“‘完全是胡言亂語!’東北風說道。”
“瞧,這些都是油燈不能說的,”教父說道,“可是我知道,這對哥本哈根的生命和生
活有重大的意義。”
“好,再翻一頁!”教父說道。
“許多年過去了,沙堆冒了出來。一隻海鳥落在了水中突兀的一塊最大的石頭上。你可
以從畫上看到。又有許多年過去了。海把死魚拋到沙灘上來,堅韌的披鹼草④生長起來了,
枯萎了,腐爛了,滋補著沙土。然後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草和植物,沙堆變成了綠島。錫蘭島
外的那個島是進行殊死戰鬥和停泊船隻的好地方。
“第一盞魚油燈燃起來了。我想他們曾在上面烤過魚,這裡有的是魚。鯡魚大群大群地
游過松德海峽,要想從它們上面把船駛過去是很困難的。它們在水裡閃光,像秋季閃電照亮
的遙遠天邊;它們在水底像北極光一樣地閃亮。松德海峽的魚豐富極了,所以人們在錫蘭島
的海岸上建起了房子,牆是用橡樹建的,房頂鋪的是樹皮,能用來建房的樹多得很。船駛進
了港口,魚油燈掛在搖搖晃晃的繩索上。東北風吹著唱著:‘嗚——熄掉’!如果島上有盞
燈燃著,那便是一盞賊燈:走私販子和盜賊就在‘賊島’上乾他們的勾當。
“‘我相信,我所希望的惡事都在發生,’東北風說道。‘不久便會生長出我可以搖掉
果子的樹。’”
“這裡長出了樹,”教父說道。“你看到賊島上的那座絞架了嗎!那上面用鐵鏈子吊著
匪盜和殺人犯,完全和當年的情景一模一樣。風在刮著,吹得那些長串的骨骸嘎嘎作響。可
是月亮卻很愜意地照著,就像今天它照著森林舞會一樣。太陽也舒服地照下來,曬得骨骸散
了架。陽光中光的孩子們唱道:‘我們知道!我們知道!在未來的歲月這裡會是美麗的!會
很好很漂亮!’
“‘全是小雞在嘰嘰喳喳!’東北風說道。”
“來,再翻一頁!”教父說道。
“羅斯基勒城⑤的鐘在鳴響,這裡住著大主教阿布薩隆⑥。他會念聖經,也會揮舞劍。
他既有勢力又意志堅強。阿布薩隆要保護港灣里那些勤勉的漁民不受侵犯。這些漁民住的小
鎮在發展,已經成了一個交易繁忙的商埠。他在這片不潔的土地上灑上了聖水:賊島有了高
尚的標誌。泥水匠和木匠在忙碌,受主教之命建立起了一幢建築物。當紅色的牆砌起來時,
太陽光親吻著它。
“阿克賽爾⑦的房子建起來了。
宮殿有著鐘塔
莊嚴高矗;
台階,
陽台;
噗!
呼!——
東北風
鼓起腮幫
吹啊,
刮呀!
宮堡卻依然屹立!
“它的外面便是‘港’,商人的港口⑧。
人魚姑娘的閨閣在海里閃光,
它建在綠色的樹林旁。’[原注1]
“異鄉人來到這兒大量買魚,修建居住處和房舍,窗子繃的是牲畜的膀胱皮,因為玻璃
價錢太貴,還出現了有山牆和吊環的客棧。瞧屋子裡坐著那些老光棍,他們不敢娶妻。他們
做姜和胡椒的生意,這些胡椒光棍漢⑨!
“東北風吹進了大街小巷,卷得塵土飛揚,颳走了一個草頂。牛和豬在街沿的水溝里游
逛。
“‘我要鎮住他們,要他們降服,’東北風說道;‘圍著這些房子吹,圍著阿克賽爾的
房子吹!我不會錯的!他們把它叫做賊島上的絞刑堡⑩。’”
教父讓我們看了一張畫,是他畫的。牆上有一根又一根的樁子,每根樁子上有一個俘虜
來的海盜的頭顱,牙齒齜著。“這是發生過的真事,”教父說道。“很值得知道,懂得這些
很有好處。”
“大主教阿布薩隆在澡堂里,他隔著薄牆聽到外面有海盜的船駛來,就立刻從澡盆里跳
出來,奔到自己的船上,吹響了號角。他手下的人都來了,箭射進了海盜的背脊。他們想逃
命,便拚命地劃;箭射進了他們的手,他們連拔箭的時間都沒有。大主教阿布薩隆把海盜一
個個活捉住,砍下了他們的頭,把它們都掛在城堡的圍牆上。東北風鼓足了氣,滿嘴都是惡
劣天氣,正如水手們說的那樣。
“‘我要在這兒躺一會’風說道,‘我要在這裡看他們耍什麼把戲。’”
它躺了幾個鐘頭,吹了幾天幾夜;許多年過去了。
“守塔人爬到了塔上,他朝東看看,朝西望望,朝南朝北瞅瞅。這些你可以在畫上看
到,”教父說道,指給我們看,“你看他在那裡,可是他究竟看見了什麼,讓我對你講。
“絞刑堡的圍牆外是一片大海,一直延伸到寇易海灣,這一片海很寬,通向錫蘭島海岸。塞
爾里茲列夫原野和索爾比耶原野上有許多大村鎮。在這兩片原野前,新的城市越來越發展,
建起了有山牆的木結構房子。有整條整條都是鞋匠和皮匠的街;有賣調料的,賣啤酒的;有
市場;有同業公會的會所。在海邊原來的一個小島,為聖尼古拉建立了一座宏偉的教堂⑾。
教堂有塔和尖頂,無比高大。它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多么漂亮啊!離開這裡不遠有聖
母院,人們到這裡來做彌撒、唱聖詩,香菸裊裊,蠟燭在燃燒。商人的港口如今成了主教的
都城,羅斯基勒的主教管轄治理著它。
“主教愛爾蘭德森住在阿克賽爾的屋子裡。廚房裡的爐火正茲茲地響著,杯子裡倒滿了
啤酒和摻了糖和佐料的葡萄香酒,有琴和銅號的樂聲,城堡燈火輝煌,一片光明,似乎全國
都在它的籠罩下。東北風吹著塔和牆,但是這些建築卻巍然不動。東北風吹襲著城堡兩邊的
防禦工事,——一道古舊的木柵欄而已,但它也牢牢地立著不動!外面站著丹麥國王克里斯
托夫一世。反叛者在斯凱爾斯寇爾打敗了他,他逃到主教的宮堡來避難。
“風在呼嘯,仿佛是主教在說:‘呆在外邊吧!呆在外邊吧!大門對你是關閉的⑿。’
“那是不太平的時代,是艱難的時代,人人都我行我素。霍爾斯泰因的旗幟在宮殿的塔
上飄揚⒀。到處都是匱乏和悲嘆,夜裡充滿了恐懼;大地上到處是爭鬥、瘟疫,一片漆黑—
—接著來了阿多代⒁。
“主教的城成了國王的城。城裡有帶山牆的房子,有狹窄的街道;有巡夜的守衛和市政
廳。西門砌起了一座石泥絞架。城外的人是不能帶到這裡受絞刑的;誰想被吊在這裡搖晃,
他還必須是城市居民。他們吊在那裡,還高高地望見寇易和寇易的雞⒂呢。
“‘這絞架很不錯,’東北風說道,‘美在長成!’它吹它、刮它。
“從德國刮來苦難和飢餓。”
“漢莎人⒃來了,”教父說道,“他們從客棧,從櫃檯里走來,他們是從羅斯托克、呂
貝克和布萊梅來的富有的商人。他們要攫取的不只是瓦爾德瑪的塔上的金鵝⒄,他們在丹麥
國王的城裡有著比丹麥國王更大的權勢。他們乘著武裝的船隻闖來,誰也沒有準備。國王艾
立克也無心和那些德意志親戚作戰,他們太多太強大了。國王艾立克和他的朝臣們匆匆逃出
西門,去了索易城,逃向安寧的大湖和碧綠的樹林,去度他們的歡歌曼舞、花天酒地的日子。
“但是有一個人留在哥本哈根,一個有高貴的心、高貴的思想的人。你看到這張畫了
嗎?那個年輕婦人是如此美貌,如此嬌嫩。她長著一雙海水般的藍眼睛和亞麻一般的金黃頭
發,她是丹麥的皇后菲力芭⒅——英國的公主。她留在了充滿恐懼的都城裡。大街小巷到處
是高陡的台階、棚子、泥砌的屋子。城市居民擁擠一團,不知所措。她有男人的勇氣和胸
懷。她召喚市民和農民,鼓舞他們,指揮他們,要他們修整船隻,為防禦工事補充人,擦拭
土炮;處處是一片煙火,士氣旺盛。上帝是不會拋棄丹麥的。陽光照進了每一個人的心裡,
一雙雙眼睛露出勝利的喜悅。祝福菲力芭吧!她在茅草棚里,在屋子裡,她在國王的宮殿里
看護著傷病人員。我剪了一個花環,把它套在這張畫上。”教父說道。“祝福菲力芭皇
後!”“現在我們又往前跳過了好多年!”教父說道。“哥本哈根也跟著往前跳。克里斯欽
一世國王去了羅馬,得到了教皇的祝福,在漫長的路途上處處受到了尊敬和歡迎。他在家鄉
用磚修築了一座莊園⒆;在這裡用拉丁文傳授知識,窮苦的耕田人、作坊里的窮孩子也可以
參加,在乞討中向前走,得到長長的黑袍,在市民的門前唱歌。
“在一切都用拉丁文知識的莊園的附近,有一座小小的屋子。這裡占統治地位的是丹麥
的東西——文字、習俗。早餐是麵包和淡啤酒,早晨十點鐘吃正餐。太陽從小窗子裡射了進
來,照在食櫥和書柜上。書櫃裡有手抄的寶藏,米凱爾先生的《羅森克朗茲》和《神聖的喜
劇》⒇,亨利克·哈帕斯特倫的醫譜(21)和索渝尼爾斯兄弟的韻文《丹麥記事》(22)。這些
書每個丹麥人都應該熟悉,房主說道,而他便是讓大家能熟悉這些書的人。這就是丹麥的第
一個印書的人——荷蘭人戈特弗里德·萬·戈曼。他從事的是受人讚揚的魔術:印刷術。
“書籍進入了皇宮,進入了市民家。成語和詩歌獲得了永恆的生命。人類不能用語言來表達
的悲傷和歡樂,民歌的鳥兒(23)便把它唱了出來,寓意還是清楚明白的。它極其自由地飛
著,飛過市民家、騎士的城堡;它像一隻隼似地落在高貴婦人的手上,輕輕地唱著;它像一
只小老鼠鑽進牢房裡為囚禁的農奴輕歌細語。
“‘全是些空話!’尖利的東北風說道。
“‘這是春天了!’太陽的光輝說道,‘瞧,綠芽綻露得多美!’”
“好,我們再往前翻!”教父說道。
“哥本哈根多么光輝燦爛啊!這裡有比賽、有遊戲,到處是盛裝的人群。瞧那些身著戎
裝的高貴騎士,瞧那些渾身綾羅綢緞金光閃閃的貴婦人!漢斯國王把他的女兒伊莉莎白許配
給了布蘭登堡選帝侯(24)。她多么年輕,多么歡樂啊!她腳踏在絲絨上;她憧憬著未來:幸
福的家庭生活。緊靠著她的是她的皇兄克里斯欽(25)王子,他的目光凝重,血液熾熱沸騰。
人民愛戴他,他知道人民所受的壓迫;他心中關懷著窮苦人的未來。
“只有上帝才掌握著我們的幸福!”
“再往前翻我們的畫冊!”教父說道。“風銳利地刮著,它歌唱著鋒利的劍,歌唱著艱
難的時世,歌唱著不太平的日子。“這是四月里冰冷的一天。為什麼有那么多的人擁擠在王
宮前老關稅局的外面?國王的船停泊在那裡,已經扯起了風帆,升起旗子!窗子的後面,房
頂上都擠滿了人。大家充滿了悲愴痛苦、期待和焦慮。他們眼望著宮堡,從前在這輝煌的大
廳里舉行過火炬舞會,現在卻鴉雀無聲,空空蕩蕩。大家眼望著宮殿的陽台,國王克里斯欽
習慣站在那裡眺望著‘御橋’,沿著窄小的‘御橋街’眺望他的小鴿子——他從伯爾根城帶
來的荷蘭姑娘(26)。窗銷都是插上的。人群望著皇宮,宮門敞開了,吊橋落了下來。國王克
里斯欽和他的忠實的妻子伊莉莎白來了;她也不願意離開她的丈夫,現在他正處在極大的困
難之中。
“他的血在燃燒,他的思想在燃燒。他要和舊時代決裂,他要打碎農民的枷鎖,他要對
市民和善,斬殺那些‘貪婪的鷹’;但是‘鷹’對他來說是太多了。他離開了自己的國土、
自己的國家,到外邊去尋找朋友和親人。他忠實的妻子和忠實的部下跟隨他走了。在這分別
的時候,每個人的眼睛都濕潤了。
“時代的歌聲是錯綜複雜的,擁戴他和反對他的都有,這是一部三聲部合唱。聽聽那些
貴族們是怎么說的吧。這是黑字印在白紙上的:
“‘罪惡的克里斯欽,遭難去吧!灑滿斯德哥爾摩廣場的血在高聲地詛咒你,讓最大的
災難降到你的身上!’
“僧侶們也在用同樣的語言詛咒他:‘上帝和我們都拋棄你!是你將路德的那一套道理
引來。你讓它占據了教堂和布道台,讓魔鬼的聲音傳播開來。遭難去吧,罪惡的克里斯
欽!’“但是農民和市民卻沉痛地哭泣:‘克里斯欽,人們擁戴你啊!農民不能再被人像牲
口一樣地買賣,不能再被人拿去換一隻獵狗!這項法律是你的人格的見證!’但是窮人的語
言只像是風裡的塵土。
“船駛過了皇宮,市民們擁上了護城堤,想再一次看一看這艘越走越遠的皇艇。”
“時代漫長,時世艱難;不要信賴朋友,也不要信賴親族!“基爾宮殿里的皇叔腓德烈
當然很想當國家的國王。
“腓德烈住在哥本哈根外。瞧這裡的這幅畫:‘忠誠的哥本哈根’。四周是一團團的烏
雲,上面是一幅又一幅的畫。仔細看一看每一幅畫吧!這是一幅聲音鏗鏘的畫,它現在還在
傳說中、詩歌中鳴響:連續不斷的歲月:沉重、艱難和苦楚。“那個克里斯欽,那隻四處流
浪的鳥怎么樣了?鳥兒曾經歌唱過他,它們已經飛走了,飛過陸地和海洋。春天,鸛早早地
便到來了,從南邊經過德國飛過來;它看到了下面的這些情景。
“‘我看見流亡的國王克里斯欽驅車駛過了石楠叢荒原;他在那裡遇到了一輛破馬車,
只有一匹馬拉著它,上面坐著一位婦女,那是克里斯欽國王的妹妹——布蘭登堡的選帝侯的
夫人,她因為信仰路德教義而被自己的丈夫驅趕出來了。在這黑暗的荒原上流亡的皇家兄妹
相遇了[原注2]。時世是艱難的,時代漫長,不要相信朋友或親族!’
“燕子從松諾堡宮飛來,唱著哀傷的歌。‘國王克里斯欽被人出賣了!他坐在一個井一
般深的塔里。他沉重的腳步在石板地上磨出了痕跡,他的手指在堅實的大理石上刻下了印
記。’
啊,什麼樣的語言
能表達出石痕上的悲戚?[原注3]
“魚鷹從波浪翻滾的大海飛來!這大海寬闊無邊,海上有一隻船在疾駛著。船載著英勇
的菲因島人索昂·諾爾畢(27)。他很幸運——但是幸運是和風及天氣一樣變化莫測。
“在日德蘭和菲因島上,渡鴉和烏鴉在叫:‘我們飛下來找吃的!這裡太好了,太好
了!這裡有的是馬屍,還有人屍。’這是不太平的時代,是侯爵作威作福的時代。農民拿起
了棍棒,商人拿起了刀子,他們高聲地喊著:‘我們要打死惡狼,不讓任何一個狼崽活下
來!’雲煙籠罩著燃燒的城市。
“克里斯欽國王被囚在松諾堡宮。他逃不出來,也看不到哥本哈根和哥本哈根辛酸的厄
運。在北公共草場上,克里斯欽三世站在他父親站過的地方(28)。都城裡充滿恐懼,到處是
飢餓和瘟疫。
“一個破衣爛衫的婦女靠坐在教堂的牆角,她已經死去。兩個活著的嬰兒爬在她的膝
上,從死者的乳房上吸吮著血汁。“勇氣喪失了,抵抗沒有了。你——忠實的哥本哈根!”
號角響起來了;可以聽到鼓和喇叭的聲音!
“高貴的老爺穿著豪華的絲綢和絨衣,戴著飄搖的羽毛,騎在配著金質鞍具的馬上。他
們騎馬來到舊市場。是游東園開放呢,還是按老習慣有什麼比賽?農民和市民也穿著自己的
講究衣服想進去。那兒有什麼可看的?是不是點燃了一堆火要焚燒天主教像,是不是劊子手
站在那裡,就像他站在斯勞海克(29)的火堆旁?國王,國家的統治者(30)信奉路德教義,這
事要讓大家知道、承認,要得到維護。
“高貴的夫人和高貴的小姐穿著高領衣服,她們的帽子上嵌著珍珠,坐在敞開的窗子後
面觀看這盛大的場面。王國的參事們身穿古雅的衣服,坐在華蓋下地毯上的國王座位旁。國
王沉默無語,接著用丹麥語宣讀了他的旨意,國家參事們的旨意。對市民和農民進行了嚴厲
的譴責,懲罰他們曾經對貴族作過的反抗。市民成了賤人,農民成了奴隸。接著又宣布了對
這個國家的主教的懲治。他們的權勢成了過去。教堂和修道院“驕奢和仇恨並存。有人在炫
耀,有人在受苦。
賊鳥飛來跌又撞,
跌又撞……
貴鳥飛來颯颯響,
颯颯響!(31)——
“變更的時代帶來沉重的雲朵,但也有太陽。陽光現在正照射在知識的莊園裡,射入大
學生之家,有些名字一直到我們的時代還在閃爍光芒。漢斯·曹森(32),這個菲因島鐵匠的
兒子便是一位:
那個小男孩出生於畢爾根德城,
他的名字傳遍丹麥,廣受百姓稱讚。
他,丹麥的馬丁·路德,揮動語言的利劍進行鬥爭,
在人民大眾的心中贏得了精神的勝利[原注4]。
“彼得魯斯·帕拉地烏斯(33)這個名字也閃閃發光,這是拉丁文名字。在丹麥文里是彼
得·普萊則。他是羅斯基勒的主教,也是日德蘭地方一個貧苦鐵匠的兒子。在貴族中,國家
首相漢斯·弗里斯(34)的名字也閃閃發光。他請大學生們到他家裡,他們坐在一起,他照料
他們,也照料國小校的學生。其中有一個名字,特別受到人們的歡呼和歌頌:
只要有一個大學生在阿克賽爾港寫下一個字母,
克里斯欽國王的名字
便會受到吹呼[原注5]。
“在變更的時代,沉重的雲塊之間露出了陽光。”
“讓我們再翻一頁。桑姆索島的海岸外‘大海峽’里是什麼在呼嘯在歌唱?一位披著一
頭草綠頭髮的人魚姑娘從海里升起;她預言著農民的未來命運:一位王子將誕生,他要成為
國王,他威嚴偉大。
“在原野里,在花繁葉茂的山楂樹下,他誕生了(35)。現在他的名字在傳說中,在詩歌
中、在各處騎士的莊園和城堡中像花一樣地盛開著。有鐘塔和尖頂的交易所(36)建立起來
了;羅森堡宮(37)建立起來了,可以向護城堤外遠遠望去。大學生們有了自己的宿舍(38),
緊靠著宿舍的依舊是那沖天的‘圓塔’——烏倫尼亞圓柱,它和汶島遙遙相對。在汶島上烏
倫尼亞堡(39)高高聳立著,它那金色的半圓塔頂在月光中閃光。人魚姑娘歌唱住在裡面的那
位主人,國王和聖賢常來探望的有高貴血統的智者屈厄·勃拉厄(40)。他極大地提高了丹麥
的名望,使丹麥和天上的星宿一樣為全世界開化的國家所知曉。丹麥卻把他趕走了。
“他在痛苦中自慰地歌唱道:
天空處處皆在,
我何需再有所求?
“他的歌有民歌的生命力,像人魚姑娘歌唱克里斯欽四世那樣。”
“現在的這張畫你要認真仔細地看!”教父說道。“畫中有畫,就像歌中有歌頌英勇斗
爭的歌一樣。這是一支以歡樂開始但卻以哀傷結尾的歌。
“國王的一個孩子在宮中跳舞,她長得多么可愛啊!她坐在克里斯欽四世的膝上,她是
他心愛的女兒艾麗昂諾娜(41)。她在恪守婦道和貞潔的教育中成長。權勢貴族中最傑出的人
科爾菲茨·烏爾費爾德(42)是她的新郎。她還是一個孩子,但她經常受到嚴厲的宮廷女侍從
長的鞭責,她向自己心愛的人哭訴,她這樣做是對的。她是多么聰明、多么有教養、多么博
學啊!她懂希臘文和拉丁文,她會彈琵琶,用義大利語唱歌,能講述教皇和路德。
“國王克里斯欽在羅斯基勒大教堂(43)的墓中安眠,艾麗昂諾娜的哥哥登上了王位
(44)。哥本哈根王宮裡一派富麗堂皇的景象,到處充滿了美和智慧。首先是王后:林尼堡的
索菲亞·阿瑪莉亞(45),誰能像她那樣善於騎馬呢?誰能在跳舞時有她那高貴的風度?誰又
能像她這位丹麥女王那樣侃侃而談,知識淵博又充滿睿智?
“‘艾麗昂諾娜·克里斯汀娜·烏爾費爾德!’法國的公使呼喚著這個名字。‘就美和
聰明來說,她超越了所有的人。’“在舞池光滑的地板上生長出了嫉妒的牛蒡。它牢牢地長
著,四處蔓延,在自己的周圍發出侮辱人的詛咒:‘野種(46)!她的馬車應該停在皇宮的橋
邊。王后馬車經過的地方,夫人只能步行通過!’閒言碎語和謊言一起像雪片一樣飛來。
“烏爾費爾德在寂靜的夜裡挽著妻子的手。他有城門的鑰匙;他打開一道門,馬在外面
等著。他們沿著海灘走,乘船去了瑞典。”
“我們再翻一頁,幸運已經背離了這兩個人。
“那是秋天,白天短,黑夜長;四處都很灰暗陰濕,寒風越吹越強勁。它在護城溝堤上
的樹木的枝葉間呼嘯而過,樹葉飛進了帕得·奧克瑟(47)的莊園。莊園裡空蕩蕩的,已被主
人遺棄。風呼嘯刮過克里斯欽港,在凱伊·呂克(48)的莊園四周盤鏇,這莊園現在已經成了
一座牢獄。他本人失去了地位被趕逐到外國,他的族徽已被毀,他的畫像在高高的絞架上懸
掛著。這是對他的懲罰,他對國家最尊貴的王后說了輕率無禮的話。風在空中尖利地呼嘯
著,刮過了御前侍從長莊園所在地前寬闊的廣場。現在那裡只剩下一塊石頭,‘我曾經把它
當作卵石馱在浮冰上吹到這裡來。’呼嘯的風說道,石塊擱淺在我詛咒過的賊島突起的地
方。於是它也被用來蓋了烏爾費爾德先生的莊園,夫人在莊園裡伴著優美的琵琶聲歌唱,讀
著希臘文和拉丁文,莊重地站在那裡。現在只有這塊石頭了,上面刻著這樣的字:
永遠嘲笑、羞辱和斥責
叛國者科爾菲茲·烏爾費爾德。
“可是那位高貴的夫人在哪裡呢?呼——噫——呼——噫!風用尖銳的聲音吼著。皇宮
後面的‘藍塔’里,海水不斷地拍打著潮濕的牆,她在這裡已經住了許多年。屋子裡的煙比
溫暖多得多,屋頂下的窗子開得高高的。克里斯欽四世嬌慣的孩子,最嬌美的小姐和夫人,
她的起居多么寒酸,生活多么貧困。被煙燻過的牆上掛著的窗簾和掛毯,飽含著無限的記
憶。她想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父親溫柔煥發的容貌。她回憶起自己的盛大的婚禮:她住在
宮廷里的日子,以及她在荷蘭,在英國和在波爾霍爾姆島上的艱苦日子(49)。
對伴侶的愛情,並無艱難可言;
忠貞是無可羞赧的美德(50)。
“不同的是,當時她和他在一起。現在她卻是孤獨的,永遠孤獨了!她也不知道他的墳
墓在何處,沒有人知道它在哪裡(51)。
對丈夫忠貞是她的全部罪過(52)。
“——在許多年裡,在漫長的歲月里,她在那裡坐著,而外面的生活在變化著,從來沒
有停止過。但是我們得在這裡停一停,想想她,聽一首歌兒是怎么唱的:
我堅守我對丈夫的誓言
在艱難和極端悲困中始終不渝(53)!
“你看到這張畫了嗎?”教父問道。
“這是冬季。冰凍把洛蘭和菲因島聯結了起來,成了不可抗拒地前進的卡爾·古斯塔夫
(54)使用的橋。全國上下到處是掠奪、焚燒、恐惶和匱乏。
“瑞典人已兵臨哥本哈根城下。大雪紛飛,天氣刺骨地寒冷。但是男男女女都忠實於國
王,忠實於自己,都準備好了戰鬥。每一個工匠、徒工、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都走上了護城
溝堤守衛抵抗。他們對火紅的炮彈沒有任何畏懼。腓德烈國王發誓要死在自己的巢里(55)。
他騎馬在那裡巡守,王后也伴隨著他。人人都充滿勇氣,他們守紀律,具有高度的愛國心。
讓瑞典人披著白衣在雪地里偷偷爬過來,讓他們準備攻擊吧!大家把木樑和石塊推下去砸到
他們身上。是的,婦女們也拿起了湯鍋,把滾燙的柏油瀝青潑向進攻的敵人。
“這一夜國王和市民結成了一股力量。他們得救了,勝利了。鍾在鳴響,感激的歌聲在
飛揚。市民啊,你們立功成名了!”
“接下來又是什麼?請看這幅畫!
“斯萬尼主教的妻子(56)乘著門窗緊閉的馬車來了;只有顯貴才敢這樣。那些高傲的年
輕貴族把車子砸爛,主教的妻子只得步行到主教莊園裡。
“故事就這么多嗎?——下一步被砸爛的東西要重大得多,那是無度的驕奢。
“漢斯·南森市長(57)和斯萬尼主教以上帝的名義攜手合作。他們滿口都是智慧誠懇的
語言,在教堂里,在市政廳里都可以聽到他們的話。他們一擊掌海港便被封閉了,城門被關
上了,警鐘敲響了,大權完全掌握在國王一個人手中。在危難的時刻,他躲在自己的窩裡;
他統治著大大小小的一切!“這是專制的時代。”
“再翻一頁,跨過一個時代。
“‘嗨嗬,嗨嗬,嗨嗬!’犁被閒置起來,歐石楠叢遍地蔓延(58),但是打獵是好事。
‘嗨嗬!’到處是尖銳的號角聲和獵狗的吠聲。瞧那一隊獵手;瞧國王自己——克里斯欽五
世,他年輕快樂!皇宮裡都城裡到處是一片歡樂。廳堂里燃著蠟燭,莊園裡燃著火炬,城市
里有了路燈(59)。周圍是一派新氣象!從德國召喚來的新貴族,男爵侯爵,得到了恩寵,收
到了禮物。當時,最值錢的是稱號、官銜和德意志語言(60)。
“於是傳來一個正統的丹麥聲音,那是擔任了主教的紡織工匠的兒子,——金戈(61)的
聲音;他在唱美麗的頌詩。“還有另一個市民的兒子,一個酒販的兒子(62),他的思想在法
律和正義中散發著光輝;他有關法律的著述成了襯托國王名字的金底,在未來的時代中永不
磨滅。這個市民的兒子,是全國最有威力的人,他得到了貴族的族徽,也樹立了仇人。於是
法場上,劊子手的利刃架到了格里芬費爾特的頭上,接著又傳來免死的恩赦,他被終身囚
禁。他們把他送到了特隆海姆海岸外的一個石島上:
蒙克荷爾姆——丹麥的聖赫倫那島(63)。
“但是舞會仍在皇宮裡的大廳中輕鬆地進行著。這裡是一派金碧輝煌的景象,有動人的
音樂,朝臣和夫人們在跳舞。”“腓德烈四世(64)的時代到來了!
“看那些宏偉的船隻和勝利的旌旗吧!瞧那翻滾的大海!是啊,它可以講述偉大的事
跡,講述丹麥的榮譽。我們記得一些名字,勝利的塞赫斯台茲(65)和谷倫呂弗(66)!我們記
得維茲費爾特(67),他,為了拯救丹麥的艦隊,炸毀了自己的艦船,而他自己卻和丹麥國旗
一起被拋到了天空。我們記得那個時代和當年的鬥爭,記得從挪威山上跳下來保衛丹麥的英
雄:帕得·托登斯克約(68)。在美麗的海上,在洶湧的海上,他的名字從海的此岸雷鳴般地
傳到彼岸。
一道閃電穿過塵埃,
時代的輕語中一聲響雷傳來;
一個縫紉徒工跳離縫紉案,
從挪威的海岸劃出一條‘小舟’,
北歐海上的海盜精神
又重新發揚,青春煥發,鋼鐵般堅強。[原注6]“從格陵蘭的海岸飄來一陣清風,就
像是從伯利恆國土上傳來的芳香;它通報了漢斯·伊厄則(69)和他的妻子到來的福音之光。
“這裡有半頁是由金底襯著的;另外一半表示哀傷,是灰一般的黑,上面有黑色的污
漬,好像是濺出的火星,又好像是瘟疫和疾病。
“瘟疫在哥本哈根肆虐。街道空無一人,家家大門緊閉,到處都用粉筆畫上了十字;表
示屋裡有瘟疫,但是畫有十字的地方,裡面的人已經病死。
“夜裡屍體被運走,沒有敲響喪鐘;他們把街上還奄奄一息的人也運走了。鐵甲車滾滾
走過,裡面裝滿了屍體。從酒店裡卻傳來了醉漢醜惡可怕的歌唱聲和尖叫聲。他們想借酒來
忘掉自己的辛酸艱難,他們要忘卻,想結束生命——結束自己的生命!要知道,一切都是要
結束的。這裡,這張圖畫是以哥本哈根的另一次災難和考驗結束的(70)。
“腓德烈四世國王還活著,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的頭髮變成了灰白色。他從宮廷的窗子
里,凝視著外面烏雲翻滾的天空;這時已是歲暮之際。
“西城有一個小男孩在玩球,球飛上了頂棚。小孩拿了一支蠟燭爬上去尋球,隨即燭燒
著了小屋,整條街都燒著了(71)。天空被照亮了,雲也被照亮了。火焰越燒越大。可燒的東
西不少:穀草、乾草、鹹肉和瀝青,還有過冬用的一堆堆木柴。所有的東西都燒了起來。到
處是哭聲和叫喊聲,大家亂作一團。老國王騎馬來到這一片混亂中,他鼓舞著大家,指揮著
大家。火藥在爆炸,房屋在坍塌。這時火燒到了北區,教堂也著了火;聖彼得教堂,聖母教
堂都著了!請聽風琴怎么奏出它的最後的歌:‘收回您的憤怒吧,仁慈的上帝!’
“只有‘圓塔’被保留下來,皇宮被保留下來。四周全成了濃煙瀰漫的廢墟。腓德烈四
世國王對人民很好。他安慰著大家,給大家送食物,他和他們在一起,他是無家可歸的人的
朋友。‘保佑腓德烈四世!’”
“再看這一頁!
“瞧那輛金光閃閃的馬車從皇宮裡開出來。它的四周全是僕從,前後都有衛士。宮門前
拉起了一道鐵鏈,不讓人們走得太近。所有的平民都必須脫帽走過廣場,所以廣場上看不到
什麼人,大家都避開這個廣場。這時走來一個人,目光低垂,帽子拿在手中。這正是當時那
個時代我們要高聲讚頌的人:
他的話像橫掃的狂飈,
颳得天晴陽光燦爛;
偷偷傳來的不協調的習氣,
像螞蚱似的都蹦回它的發源地。’[原注7]“真機智真有風趣,這是路茲維·霍爾貝
(72)。丹麥的舞台,表現他的驕傲的殿堂,卻被人關上了門(73)。好像裡面都是羞辱。一切
歡樂都受到限制;跳舞、唱歌和音樂都被禁止了。輕鬆的生活沒有了。黑暗的基督教統治著
一切。”
“‘DerDanenprinz(74)!’他的母親這樣叫他。現在到了他的時代,陽
光明媚,鳥兒在歌唱,過著歡樂和充滿了丹麥氣息的愉快生活;腓德烈五世登上了王位。皇
宮廣場的鐵鏈取掉了;丹麥的舞台又開放了,到處是歡笑與快樂,人人心情舒暢。農民把夏
日帶到了城裡!經受了飢餓和飽受壓迫的歲月,他們現在感到歡樂。美得到了發揚;它在歌
聲中、繪畫中和一切造型藝術中,開出了鮮花,結出果實。聽,格里特里(75)的音樂!看,
隆得曼(76)的演出!丹麥王后喜愛丹麥的東西。英國的路伊絲(77)溫柔又美麗;上帝在天上
保佑你!陽光愉快地合唱,歌頌著嫁到丹麥國土上來的諸位王后:菲力芭、伊莉莎白、路伊
絲。”
“塵世的部分早已死亡,但魂靈卻活著,這些名字仍舊活著。英國又送來了一位皇室新
娘:瑪蒂爾德(78),她十分年輕,但是很快便被遺棄!詩人將會歌唱你,歌唱你年輕的心和
經受煎熬的日子。歌是有威力的,它貫穿時代,在人民中有不可名狀的力量。瞧宮殿的大火
吧(79),那是克里斯欽國王的宮殿!大家忙著搶救能找到的最好的東西。瞧碼頭上的人們拖
走一筐筐銀器和貴重物品;那是巨大的財富。穿過被火焰照得通明的敞開的大門,他們突然
看到了一座銅胸像雕塑,那是克里斯欽四世的。於是他們丟下那些背著的財寶;那座雕像對
他們來說更加重要!他們一定要把它搶救出來,不論它有多么沉重。他們是從愛瓦爾德(80)
的詩歌、從哈特曼(81)的美麗的歌曲中認識他的。
“文字和詩歌具有力量,有朝一日它會丁當作響訴說可憐的瑪蒂爾德王后。”
“我們再翻我們的畫冊。
“在烏爾費爾德廣場上立著一個羞恥的石碑。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立著這樣的碑?在西
城門立起了一根柱子。世界上又有多少柱子像它一樣呢?
“陽光吻著‘自由之柱(82)’的基石。所有教堂的鐘都一齊鳴響起來,旌旗升了起來;
人民歡呼腓德烈王儲(83)。老國王和年輕的王儲的心中和嘴上永遠惦念著伯恩斯托弗(84)、
里汶特勞(85)、柯爾畢昂森(86)的名字。大家的眼睛閃閃發光,心中充滿感激之情,讀著刻
在石柱上的祝福的碑文:
“‘國王命令,廢除農奴制。制定並實施農村法,以使自由農民成為勇敢、有知識、勤
勞、善良、誠實、幸福的公民!’“這是陽光多么明媚的一天啊!這是多么美好的‘城市中
的夏天’啊!”
“光的精靈在歌唱:‘善在增長!美在增長!烏爾費爾德廣場上的碑石很快坍塌(87),
但是‘自由之柱’將在陽光中屹立,受到上帝、國民和人民的祝福。
我們有一條古老的大道,
它通到世界的盡頭。[原注8]
“廣闊的大海,對朋友和仇敵都開放,敵人在那裡。強大的英國艦隊乘風破浪而來,一
個大國去攻擊一個小國。這場戰鬥很艱苦,但是人民是勇敢的:
人人都英勇無畏,
堅持戰鬥直到犧牲![原注9]
“這種精神受到敵人的欽佩,鼓舞了丹麥的詩人。直到今天我們還高懸著旗幟紀念那天
的戰鬥:丹麥的光榮的四月二日,丹麥海域濯足節海戰。
“歲月流逝。松德海峽出現了一支艦隊。它駛向俄國還是丹麥?無人知道,連艦上的人
也不知道。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這天早晨在松德海峽,一道密令被開啟宣讀:圍殲丹麥艦
隊。這時一位年輕的艦長,一位言行高尚的英國的兒子,站在他的上級面前,說道,‘我發
誓,我將為英國的旗幟戰鬥,在公開而正義的戰鬥中一直至死。但我卻不願欺凌旁人。’
“說完他便縱身跳入海中!
艦隊沖向哥本哈根。——
遠離戰鬥進行的地方,
深暗的海水掩藏著倒下的他,
艦長——誰也不知他的名字——的寒涼的屍體,
直到海浪將他湧起,瑞典的漁民在繁星點點的夜晚
發現他,將他放在舟中帶上海灘——爭奪這死者的
肩章。”[原注10]
“敵人聚集在哥本哈根外面;城市在燃燒,我們的艦隊已覆滅,但是勇氣和對上帝的信
心長存。他倒下了,卻又站了起來,像到了戰死後的歸宿地(88),創傷得到醫治。哥本哈根
的歷史豐富值得欣慰。
人民永遠有這樣的信念,
丹麥有上帝這樣的朋友。
只要我們堅定,他便扶持我們,
明朝便會升起燦爛的太陽。
“很快陽光便照耀著重建起來的都城、豐饒的田野,照著聰明能幹的人民,這是一個和
平和幸福的夏天,詩人厄倫施萊爾(89)在寫詩,他的詩歌美麗多彩像莫甘娜仙女。
“在科學中有一個發現(90),遠比古時的金號角更加貴重,一座金橋被發現了:
——思想光線的橋
時時通向各國各族人民(91)。
“漢斯·克里斯欽·奧斯特在橋上刻下了他的名字。“瞧,皇宮附近的教堂那裡建起了
一個館園(92)。為了修建它,就連最貧窮的男男女女都高興得解囊捐資。
“你記得畫冊的開頭嗎,”教父說道,“那堆從挪威山上滾下來,被冰載到這裡的巨
石。它們在曹瓦爾森的要求下被人從海中搬了出來,變成了美麗的大理石雕塑,十分好看!
“記住我給你看的畫,記住我所說的!海的沙底升出水面,成了海港護堤,載著阿克賽爾的
房子,載著主教的莊園和國王的宮殿。現在又載著美麗的廟宇。詛咒被拋棄,而陽光的孩子
在歡樂中歌唱的未來的時代已經實現。
“多少暴風驟雨已經過去;它還會到來,但又會被逐散。真、善、美得到了勝利。”
“畫冊到此結束了,但是哥本哈根的歷史遠沒有完。誰知道你自己會經歷些什麼。
“天空看去時常是漆黑一片,會颳起風暴。但太陽卻不會被吹掉,它永存著!比那明亮
的太陽還要亮的是我們的上帝!上帝除哥本哈根外,掌握著更多的東西。”
教父說罷把畫冊送給了我。他的眼睛閃閃發光,顯得格外聰穎。我高興地接過畫冊,感
到十分驕傲,十分謹慎小心,就像不久前我第一次抱我的小妹妹一樣。
教父說道:“你完全可以把你的畫冊給大家看。你也可以說,這全是我編的,貼的,畫
的。但是最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馬上明確知道,我是從哪裡得到了這個主意的。你知道
了,你要講出來!這個想法是從魚油燈最後點燃的那一天得到的。它們把它們所見到的一
切:從港口第一盞魚油燈點燃起,一直到今天魚油燈和煤氣燈並燃的夜晚的事,像莫甘娜仙
女那樣統統指給煤氣燈看。
“你可以把它給你想給的任何人看。給有溫柔眼光和友善思想的人看,但是如果奔來一
匹地獄馬——便合上這本教父的畫冊。”
①指1857年。是年12月4日哥本哈根第一次點燃煤氣路燈。
②指《哥本哈根飛郵報》,海貝編輯。該報出版於1827—1830、1834—1
837年間。這份報紙每期的封面上都有安徒生在此所說的哥本哈根的圓塔。
③丹麥傳說中的超自然生靈,三隻腿。它的出現預示死亡。
④見《沙岡那邊的一段故事》注7。
⑤、⑥見《小圖克》注8、9及10。
⑦丹麥的歷史專家們說,這可能是指阿布薩隆,16世紀的歷史學家們誤以為阿布薩隆
原來叫阿克賽爾。
⑧“哥本哈根”是從英文Copenhagen譯來的。而在丹麥原文中這個字由兩個
詞組成,即商人和港口。
〔原注1〕引自格隆特維。(這裡指格隆特維的作品《哥本哈根》,原載《詩作(卷
6)》。——譯者)
⑨見《光棍漢的睡帽》題注。
⑩阿克賽爾的宮堡的牆上豎著許多鐵叉。從宮堡的塔尖上望到海面,若發現了外來的船
只,阿克賽爾的手下人便攻擊他們,將他們殺死,把人頭掛在叉上。當時人們把宮堡叫做絞
刑堡。
⑾指航運商人在海灘附近修建的一座教堂。航海歸來,船主便去教堂作禱告,以謝神靈
保佑。教堂以聖尼古拉命名,因他是船主們的聖人。
⑿丹麥國王克里斯托夫一世在斯凱爾斯寇爾被反叛者打敗後逃到羅斯基勒時,主教愛爾
蘭德森令城門緊閉,不容許他入城躲避。
⒀丹麥國王克里斯托夫二世於1329年將哥本哈根城“典當”給霍爾斯泰因公爵。
⒁瓦爾德瑪·阿多代,即瓦爾德瑪二世。
⒂見《小圖克》注1。
⒃德意志北部諸公國結成漢莎聯盟,統管諸公國的外交;他們曾於1428年攻打哥本
哈根,但無甚結果。
⒄在1367年漢莎諸公國對丹麥國王宣戰後,丹麥國王瓦爾德瑪在沃丁堡的最高處豎
了一個金鵝,以示對漢莎諸國的蔑視。
⒅英國國王亨利四世的女兒(1394—1430),1407年(13歲時)嫁給丹
麥國王艾立克。
⒆指哥本哈根大學。該校於1479年6月1日建立,但並不是在“新建的校園”里,
而是在哥本哈根舊市政府所在的院子裡。
⒇指米凱爾·尼古拉(丹麥詩人和神父)的作品《聖母瑪利亞的玫瑰花環》、《創世
紀》和《人類的生活》。但後兩篇並非喜劇而是詩文。
(21)這是13世紀時第一部用丹麥文寫的醫書。
(22)這是兩位丹麥作家的作品,截止到1477年。這個《丹麥記事》是丹麥第一位印
書商人戈曼於1495年印的第一套書。
(23)參見《民歌的鳥》
(24)伊莉莎白和布蘭登堡約金姆一世於1502年結婚。
(25)克里斯欽二世(1481—1559),1513—1523年在位。
(26)指杜維克,古時丹麥有文人把杜維克的名字與“小鴿子”聯在一起。這位杜維克是
一個荷蘭姑娘,克里斯欽二世1507年在挪威的伯爾根與她相遇,納她為自己的情婦。1
516年克里斯欽二世將宮廷附近(今尼爾斯·亨明森街)的一個莊園贈給杜維克和她的母
親居住。〔原注2〕“啊,真是難以相信,像漢斯國王這樣在一位虔誠、溫雅和高尚的人,
他的孩子竟會在世上遭這樣大的不幸。”——阿瑞德·胡特菲爾德。
〔原注3〕引自弗·帕魯丹一穆勒。
(27)丹麥海軍上將,在克里斯欽二世出逃時,獨自率軍抵抗斯堪的納維亞和漢莎聯盟
軍。1526年不敵而逃往萊特蘭島。
(28)1537年克里斯欽三世在東公共草場(也就是安徒生這裡所說的北公共草場)扎
營,那是12年前他父親克里斯欽二世去世的地方。
(29)斯勞海克是牧師,克里斯欽二世的顧問。1520年曾隨克里斯欽二世血戰斯德哥
爾摩,後在斯卡拉當主教,1521年當大主教。1522年因他在瑞典的暴行被解回哥本
哈根燒死。
(30)指克里斯欽三世。
(31)這是一首丹麥的著名兒歌的兩句,安徒生在《各歸其位》中引用過前一句。
(32)丹麥教會改革家(1494—1561),擔任過的最高神職是里伯的主教。
〔原注4〕引自英厄曼。
(33)丹麥神學博士(1503—1560),錫蘭島(羅斯基勒)主教。
(34)丹麥首相(1494—1570)。
〔原注5〕引自保爾·穆勒。
(35)指丹麥國王克里斯欽四世。他的母后臨產那天獨自在野外散步,突然腹痛,於是她
便躲到野地雜叢中生下了克里斯欽四世。
(36)哥本哈根交易所始建於1619年。
(37)羅森堡宮始建於1606年,完成於1634年。但它並不像安徒生這裡所說在護
城堤內,而是在當時的東護城堤外。
(38)大學生宿舍建立於1623至1628年間。
(39)烏倫尼亞是希臘神話中主管天文的女神,繆斯之一。烏倫尼亞堡是屈厄·勃拉厄的
天文台。參見《丹麥人霍爾格》注16。
(40)見《丹麥人霍爾格》注16。
(41)、(42)見《丹麥人霍爾格》注7。
(43)羅斯基勒大教堂自克里斯欽一世以來,便是丹麥君王和王后的墓地。迄今已有38
位丹麥君王和王后被埋在這裡。
(44)丹麥國王腓德烈三世。
(45)腓德烈三世的王后。
(46)艾麗昂諾娜是基爾斯騰·蒙克的女兒,基爾斯騰是帶著艾麗昂諾娜嫁給克里斯欽四
世的。
(47)丹麥政治家(1520—1575),因種種原因於1546年被迫逃往德國。1
0年後返回丹麥,官至御前侍衛大臣。
(48)丹麥貴族(1625—1699)。他在給他的情婦的一封信中講到王后阿瑪莉亞
另有私情,被當局偵知而判死刑,但呂克已逃往瑞典。因此1661年他的死刑被缺席執
行。但在王后阿瑪莉亞死後,他又得允回到丹麥。
(49)烏爾費爾德和妻子曾在波爾霍爾姆島被囚過,後來逃住荷蘭、英國。在英國又被送
回丹麥。
(50)、(52)烏爾費爾德自己講過的話。
(51)烏爾費爾德死在萊茵河的一條船上,屍體被他的兒子葬在一個沒有旁人知道的地方。
(53)這是丹麥詩人威爾斯特的詩《艾麗昂諾娜·烏爾費爾德》中的一句。
(54)瑞典國王,1658年在對丹麥戰爭中攻占了日德蘭半島和菲因島,古斯塔夫曾從
朗厄蘭踏冰到洛蘭。
(55)見《從瓦托的窗子所見》。
(56)斯萬尼主教(1608—1668)初為錫蘭島主教;後堅決擁護君主專制,事成
後被擢升為大主教。他的妻子指瑪莉亞·弗仁(1624—1693)。
(57)丹麥政治家(1598—1667)。他是1660年丹麥君主專制的最重要的支
持者。
(58)西日德蘭和北錫蘭島在17世紀後期連續遭沙暴襲擊,大量農田被毀。
(59)1681年哥本哈根安裝了500多盞魚油路燈。
(60)在君主專制的初期,作為鞏固君主權的一種政策,丹麥實行了封爵和等級制,這是
一種懷柔政策。當時有許多德國人得到了爵位。
(61)托瑪斯·金戈(1634—1703),神父和詩人。他用丹麥文寫過許多讚美詩。
(62)指格里芬費爾特。見《通向榮譽的荊棘路》注8。
(63)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後,被流放到義大利南部的聖赫倫那島上。
(64)丹麥國王(1671—1730),1699年登基。
(65)塞赫斯台茲(1664—1736),丹麥海軍軍官。他在1711—1715年
北歐戰爭中顯示了指揮才能,1718年因與老貴族有牽連而被解職。
(66)丹麥海軍上將(1678—1719),1710年指揮寇易海戰有功。
(67)丹麥海軍軍官(1665—1710)。1710年在寇易海戰中,與他指揮的
“丹麥國旗號”艦及艦上全體士兵共同遇難。
(68)丹麥海軍中的挪威籍軍官。
〔原注6〕引自卡爾·普勞。
(69)丹麥傳教士,人們稱他為“格陵蘭的先知。”
(70)1711年哥本哈根發生大瘟疫。
(71)1728年10月2日哥本哈根發生大火。
〔原注7〕引自克里斯欽·威爾斯特。
(72)見《丹麥人霍爾格》注14。
(73)由於受大火的影響,又由於虔誠信仰的興起,哥本哈根喜劇院在1728年後被關
閉。
(74)德文,丹麥王子的意思。克里斯欽六世的王后索菲亞是布蘭登堡公國的公主。由於
她的影響,丹麥王室出現了濃厚的德國氣氛。
(75)比利時作曲家(1741或42—1813),以喜歌劇作曲而著名,他的作品常
在丹麥上演。
(76)丹麥演員(1718—1773),以能即興表演和高超的藝術造詣而成為當時最
著名的演員。
(77)丹麥國王腓德烈五世的王后(1724—1751)。
(78)丹麥國王克里斯欽七世的王后卡洛琳(1751—1775)。她嫁給克里斯欽七
世時,丈夫已患精神病。她與政治家斯圖恩瑟關係密切。斯圖恩瑟被捕時,她也被囚於克隆
堡宮。後因她與國王的婚事破裂,她被逐到德國漢諾瓦。有許多丹麥文人著文描述過她。
(79)1794年2月26日丹麥皇宮發生大火。
(80)約翰內斯·愛瓦爾德(1743—1781),丹麥詩人。他寫的詩中有一首叫
《克里斯欽國王站在高高的桅桿上》。
(81)約翰·哈特曼(1726—1779),德國音樂家。1768年來哥本哈根就任
丹麥皇家劇院音樂督導,他的創作為丹麥的歌唱劇奠定了基礎。
(82)1792年為紀念1788年廢除農奴制而豎起的高大石柱。此石柱今天仍矗立在
哥本哈根市中心。
(83)丹麥王儲腓德烈在父親克里斯欽七世患精神病期間攝政,後為腓德烈六世。
(84)丹麥政治家(1735—1797),曾任丹麥外交大臣。他支持農村改革。
(85)、(86)狄特里夫·里汶特勞(1748—1827),丹麥地主,政治家。他贊成
柯爾畢昂森(1749—1814)的農村改革主張。他們推動建立了農業委員會。柯爾畢
昂森於1786年擔任了農業委員會的書記官。
(87)1841年烏爾費爾德廣場附近的居民聯名上書國王克里斯欽八世,要求剷除那羞
恥碑,國王赦令同意。隨於1842年5月23日夜至24日晨,碑石被剷除。廣場改名為
“灰兄弟廣場”。安徒生為此專門寫了一首頌揚的詩給克里斯欽八世。
〔原注8〕引自格隆特維。
〔原注9〕引自阿勃拉罕姆森。
〔原注10〕引自卡爾·巴格爾。(這是巴格爾的長詩《一個英國艦長》中的一段。安
徒生這裡講的這個故事,便是從巴格爾的這首詩中演繹出來的。——譯者)
(88)北歐神話中說,天神戰死後都歸宿於瓦爾哈爾,在那裡得到治療。
(89)亞當·厄倫施萊爾(1779—1850),安徒生同時代的丹麥詩人。見《一串
珍珠》注4。
(90)、(91)指奧斯特於1820年發現電通過線圈產生磁場。這裡的詩是安徒生寫了獻
給奧斯特的,此詩在安徒生逝世後才發表。
(92)指曹瓦爾森博物館,1838年始建,1848年完成,它坐落於克里斯欽斯堡宮
(今丹麥議會和外交部所在地)旁的教堂的背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