餜子

餜子

餜子,天津人對油條的俗稱,也有果子一說,就是用特殊的和面方式活出來的面,其中有麵粉、鹽、糖、油,在熱油炸至金黃色,天津的名小吃煎餅餜子由此而來!

 
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早餐中,提起餜子這種食品,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說起餜子,還有個傳說呢。相傳在南宋時,人們對賣國賊秦檜恨之入骨,在京城有個丁姓小食販,把麵團做成人形,入油鍋炸之,取名油炸檜。其成品外酥嫩內鬆軟,色澤金黃,鹹香適口,成為老少皆宜、婦幼喜食的大眾化傳統早點食品。
餜子的製作
原料:普通粉5000克,礬、鹽比例相同,礬(冬季125克,夏季170克)、鹼(冬季60克,春季70克,夏季85克),溫水(冬季3000克,夏季2750克)。
製作方法:
1、將礬、鹼、鹽按比例兌好,碾碎放入盆內,加入溫水攪拌溶化,成乳狀液,並生成大量的泡沫,且有響聲,再加入麵粉攪拌成雪花狀,揣搗使其成為光滑柔軟有筋力的麵團,用溫布或棉被蓋好,醒20至30分鐘,再揣搗一次,再疊面,如此3至4次,使麵團產生氣體,形成孔洞,達到柔順。
2、案板上抹油,取麵團1/5放在案板上,拖拉成長條,用小麵杖擀成1厘米厚、10厘米寬的長條,再用刀剁成1.5厘米寬的長條,將兩條摞在一起,用竹筷順長從中間壓實、壓緊,雙手輕捏兩頭,拉成長30厘米左右的長條,放入八成熱的油鍋中,邊炸邊翻動,使坯條鼓起來,豐滿膨脹酥脆,呈金黃色即成。製作原理:製作餜子的麵團屬於礬、鹼、鹽麵團。由於此種麵團反應特殊,所以在成熟工藝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只適宜於高溫油炸方法,才能達到鬆軟酥脆的特點。麵團調製所摻入的明礬(白礬)、鹼(純鹼)、鹽(勁大的粗鹽)在水的作用下而產生氣體,使麵團達到膨鬆。在膨鬆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明礬和純鹼,其反應式是:KAI(SO4)412H2O+Na2CO3+H2O→AI(OH)3+Na2SO4+K2SO4+CO2↑+H2O
從上述反應式中可以看出,麵團調製時所加入的明礬、鹼在水的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物為氫氧化鋁(又稱礬花),屬膠狀物質,使成品鬆軟;生成的硫酸鈉和硫酸鉀對人體無害,在麵團中不起作用。而在調面時所加入的食鹽,則起著增加麵團韌性和筋力的作用,便於製品的成型操作。由於氫氧化鋁和產生的二氧化碳共同作用,導致礬、鹼、鹽膨鬆麵團製品的漲發。
吃餜子的禁忌
1、不宜經常吃餜子
大家知道,餜子屬於高溫油炸食品,油溫達1900C,並且油是反覆使用的,會造成油脂老化色澤變深,粘度變大,異味增加,油脂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如必須脂肪酸、各種維生素等成分,基本或全部被氧化破壞,不飽和脂肪酸發生聚合,形成二聚體、多聚體等大分子化合物,這些物質不易被機體消化吸收(在常溫下豆油的吸收率為97.5%,花生油為98.3%)。動物實驗證明,用含高溫加熱油脂的飼料餵養大白鼠幾個月後,就出現胃損傷和乳頭狀瘤,並有肝瘤、肺腺瘤。故認為高溫油脂有致癌的可能性,人們對此應引起高度的重視。許多學者認為:不飽和脂肪酸經反覆高溫加熱後產生的各類聚合物,尤其是二聚體等毒性很強,大量動物實驗表明,這些聚合物能影響動物的正常發育,降低生育機能,使肝功能異常、肝臟腫大。再說,餜子麵團中加入的鹼和礬又對麵粉的營養成分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所以為防止油的老化,在炸制餜子時,要經常更換新油,最大限度的降低或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因此,餜子不要經常的作為早點食用,但為調劑口味,偶爾吃一次對身體也無妨。
2、恢復期病人和老年人不宜食餜子
食物中所含的各種營養成分,是維持生命、調節生理功能、進行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對於恢復期病人還可起到修補和恢復受損的組織器官,增加身體抵抗力。
《金匱要略》里寫到:“所含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體為害,若得宜則宜體,害者成疾。”說明了飲食對身體的健康和疾病的發生與恢復有密切關係。
餜子屬於高溫油炸食品,熔點高,在胃內停留時間長,難消化,還會影響睡眠。餜子的營養素大部分被破壞,高溫油還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會影響身體的恢復及健康。老年人由於生理功能日趨減退,胃功能降低,腸道吸收能力差,不宜吃油膩及難消化的食物。老年人正常食量有所減少,代謝紊亂,易引起一些維生素缺乏,如VB1、VB2等,經過高溫油炸的餜子恰恰對這兩種維生素破壞最大。再加上被油污染所含有的有害物質,易使老年病如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發病率高,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這對老年人增強體質、延年益壽不利。
3、孕婦及兒童不宜吃
孕婦及兒童處於增加營養、增強體質的階段,各種營養成分需求全而多。孕婦飲食要選配得當,避免進食有刺激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而餜子屬於不易消化的食品,不符合孕婦的飲食要求。經過高溫的油脂所含的必須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A、D、E遭到氧化破壞,使油脂的營養價值降低,食用餜子,難以起到補充多種營養素的作用,還會造成厭食,所以說孕婦不宜吃餜子。幼兒也不宜食用高溫油炸的食物,除上述的不利因素外,還有高溫油脂中的脂肪酸在腸道內與鈣結合成皂鈣,從腸道中排除,影響了幼兒鈣的吸收,易引起幼兒偏食,影響幼兒的正常發育。綜上所述,餜子是一種傳統食品,但經常食用,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