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早茶

飲早茶是廣東人特有的飲食文化,早從清朝時期已經開始在廣州盛行了,相傳源於同治時期華人買辦的一時靈感。廣東人飲早茶的茶葉主要分為紅茶和花茶,也有少數人飲用綠茶,飲用綠茶的主要是潮汕人。

飲早茶

漢語拼音;yìn zǎo chá
飲早茶英文翻譯;Morning tea
別稱;嘆早茶。
常用粵語方言;
22

得閒一齊飲早茶(國語意譯:有時間一起去吃粵式茶早餐)。
呢排發啦;幾時請飲早茶呀?(國語意譯:近來發財了吧!什麼時間請客吃粵式茶早餐呀?)
邊度飲早茶正“地”(粵文;口+的)呀?(國語意譯;那裡的或者是那間酒樓的早茶、早點正宗呀?)。
廣東人飲早茶[1],顧客就座後服務員會送上杯子、和放下茶葉的茶壺,還有盤子和開水讓顧客沖洗茶葉和清洗飲食器皿。
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往往以“飲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嗎”)作為問候,可見對飲茶的喜好。飲茶是廣州人的生活習俗。民間流傳著“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家”的諺語。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習慣叫茶居)飲茶。不僅飲早茶,還要吃點心(作為早餐);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可見,廣州人的飲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際的方式。
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為什麼歷百年而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廣州老字號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茶居。

歷史源由

飲早茶是廣東人特有的飲食文化,早從清朝時期已經開始在廣州盛行了,相傳源於同治時期華人買辦的一時靈感。有華人買辦在招待西洋人用早餐時,出於禮節,不方便獨享中國大餐,又吃不慣西方人的牛奶加麵包,靈機一觸,便用紅茶與糕點、點心代替,由於糕點、點心不難買到,快捷方便又適合大眾口味,很快便成了時尚,並加入多種食品普及到大眾化了。
新中國成立後,在“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這段時期,由於種種原因,飲早茶這種廣東特色的飲食文化曾一度在內地中斷,而海外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粵式餐館、酒樓和香港、澳門地區,卻得以將飲早茶文化發揚光大。到了改革開放之後,海外的廣東籍華人、華僑、華裔,特別是港、澳同胞的業界人士,在廣東各地投資開酒樓、餐館,又將飲早茶這一飲食文化帶回祖國南粵,將飲早茶這種廣東特色飲食文化加以開發、創新和推廣,並加入各地不同特色的小吃,融入早茶特點。隨著內地的經濟發展,飲早茶這種廣東特色飲食文化已經推廣到整個神州大地了。

早茶茶葉

廣東人飲早茶的茶葉主要分為紅茶和花茶,也有少數人飲用綠茶,飲用綠茶的主要是潮汕人,潮汕人有飲濃、烈綠茶的習慣,但早上經過一夜的睡眠,肚裡空空的,飲用濃、烈綠茶很容易傷胃,一般人都會受不了的,小孩更不宜飲用,只有少數上了年紀的人習慣飲用,廣府人飲用的多是菊普茶,菊普茶是普洱茶混合菊花,在早上喝對腸、胃是最適合的。不過酒樓會根據顧客不同的要求備有多種茶葉,比如是普洱茶、水仙茶、鐵觀音等等。

早茶茶點

廣府人最經典的茶點是;蝦餃、燒買、叉燒包、糯米雞、鳳爪、豬腸粉。
33
早茶茶點只要是做早茶經營的酒樓,蝦餃、燒買、叉燒包、鳳爪、豬腸粉、糯米雞這幾個茶點是離不開的。這幾個茶點可以說是飲早茶的代用詞,也是最具特色的廣東茶點小吃,經營早茶的酒樓、餐館,在廣東不同的地方還會加入當地不同的特色茶點,比如在海陸豐汕尾地區,經營的酒樓、餐館會加入當地受歡迎的菜粿、菜餃、茨粉粿、茨粉餃等茶點,這些美食都是包上當地特產海鮮做配料、佐料的,而且,現在經營早茶的酒樓都是多元化的,各類特點茶點應有盡有,不但可以做茶點,還有什麼特點小碟之類如蒸排骨、豬肚、牛百葉、魚蛋、牛肉丸等等,顧客高興還可以來一瓶啤一啤,或者是來一樽辣的,小朋友還可以要西點如西多士、甜品之類。

行叩茶禮

廣東人飲早茶時,會常看到有人在斟茶時,接受斟茶的人會用兩個手指輕輕的叩點著桌面,表示答謝,其實這是行叩茶禮,而且這種禮儀還大有來頭。據傳,清朝乾隆皇帝和大清第一才子、清朝大學士紀曉嵐微服巡遊江南時,來到一家茶樓,作為皇帝的乾隆一時高興,競給臣子紀曉嵐斟起茶來,這在封建時代是不得了的事情,也是作為臣子莫大的恩典,在禮儀上紀曉嵐應該是行三跪九拜,三呼萬歲之大禮,但他們是微服巡遊,絕對不能暴露皇帝身份,但又不能失此大禮,紀曉嵐急中生智,屈起兩指如屈膝狀輕點桌面代表三跪,然後合上拳頭輕叩桌面代表叩頭九拜,這樣既可不暴露皇帝的身份,又不失禮儀。後來傳到民間,因無須如此大禮,遂改為兩個指頭輕叩桌面,以示謝意,而且一直流傳至今。

揭茶壺蓋

廣東人飲早茶時,當茶壺裡沒茶水時,顧客無須叫喝,只要把茶壺蓋揭開,並放在茶壺蓋口上的半邊架著,服務員就會自動過來加上開水的,這是廣東飲早茶文化之中一條特定的條約,或者有外省人會有擔心,其實只要是幹這一行的服務員都會注意到這一點的,當然,服務員太忙沒留意的時候也可以叫過來加上開水。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這一條,主要是告訴對廣東飲早茶文化和粵式酒樓不大清楚的外省朋友的,這些外省朋友,特別是去香港旅遊時更應該注意,有機會跟親戚、朋友上酒樓飲早茶時,會不會說粵語不大重要了,現在的香港人很多都會說或者會聽國語的,只要是吃東西時不要把骨頭、殘菜、廢紙張之類的東西放在桌面上或者掉在地上,要放在小碟上或者是垃圾桶里,要去解手或大便時不要說去上廁所,要說去洗手間,不然的話就會被人視為不禮貌,或者取笑為“大鄉里”,即是“鄉巴佬”的意思,以前曾經有人在酒樓找廁所而給人笑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