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蟲溝瘤蛛

食蟲溝瘤蛛

食蟲溝瘤蛛雌蛛(學名:Ummeliata insecticeps)為皿蛛科溝瘤蛛屬的動物。分布於日本、朝鮮、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河北、黑龍江、吉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陝西、雲南、四川等地,其生活環境多樣,分布廣泛。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食蟲溝瘤蛛

食蟲溝瘤蛛食蟲溝瘤蛛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2.80-3.50毫米。頭胸部前方稍隆起,前端正中線有6-7根長剛毛,伸向前方,眼區後方有瘤狀突起的痕跡。前眼列稍後曲;後眼列端直。螯肢前齒堤有6齒;後齒堤4齒。胸板暗褐色,心臟形,長寬略等。步足黃白色。腹部卵圓形,背面深灰色,中央有較寬的淡色縱條紋,兩側有深色斑紋,有的個體前後斑紋斷開。

雄蛛:體長2.50-3.20毫米。頭胸部前方極隆起,中央有一條深的橫縫。密生剛毛,縫後有一瘤狀突起。隆起下方的頭胸部兩側各有一個深色的橢圓形小窩,有的個體窩淺,色澤不顯著。螯肢基部膨大,前方有一突起,前側緣有多數瘤狀顆粒。腹部橢圓形,背面深灰色,中央有淡色縱條。觸肢短,膝節與脛節等長,跗舟匙形。

卵袋:圓形,淡土黃色,卵袋蛛絲較緻密,覆蓋絲緊貼於卵粒團上。卵粒團突出於卵袋中央,呈球形。卵袋直徑3-5毫米;卵粒團直徑1.50-2.50毫米。

幼蛛:食蟲溝瘤蛛的幼蛛共蛻皮4次有5個齡期。

一齡:體長0.68毫米,眼域寬0.15毫米,頭胸部長0.28毫米,背甲長0.20毫米,腹部長0.40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0.70、0.68、0.50和0.70毫米。體和附肢粗壯,黃白色,透明,前中眼黑色,余白色。在卵袋內。

二齡:體長0.85毫米,眼域寬0.16毫米,頭胸部長0.40毫米,背甲長0.23毫米,腹部長0.45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1.05、0.96、0.72和1.05毫米。體黃色,附肢紅黃色,背甲中部色較濃。兩側眼基部相連。

三齡:體長1.10毫米,眼域寬0.18毫米,頭胸部長0.50毫米,背甲長0.30毫米,腹部長0.60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1.20、1.17、0.81的1.30毫米。體黃色,隱約可見中窩,色較深。眼域黑色,腹部腹面灰褐色,附肢紅黃色。

四齡;體長1.30毫米,眼域寬0.20毫米,頭胸部長0.60毫米,背甲長0.40毫米,腹部長0.70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1.70、1.60、1.25和1.80毫米。體黃褐色,眼域黑色。頭部隆起,頸溝、放射溝明顯,而且色較濃.胸板有暗褐色呈放射狀條紋。腹背灰褐色,有的個體末端有褐斑。紡器周圍黑褐色。雌幼蛛生殖厴處色較深。雄性幼蛛的觸肢末端開始膨大。

五齡:體長1.70毫米,眼域寬0.22毫米,頭胸部長0.62毫米,背甲長0.42毫米,腹部長0.98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1.95、1.85、1.45和2.15毫米。體黃褐色,眼域黑色,頸溝、放射溝及中窩暗褐色。頭部隆起,雄蛛隆起顯著。前中眼黑色,後中眼最大。胸板黑褐色,腹部灰黑色。腹部背面有數個色深的斑紋。有的個體腹面有2條縱帶。雌性個體生殖厴處已顯著突起,雄性個體觸肢末端呈荷苞狀。

生物學特性

習性

食蟲溝瘤蛛一般生活在靠近水邊的棉田內,既可在地面又可在棉株上生活。結小型不規則網,喜潮濕。

歷期

食蟲溝瘤蛛各個發育階段的歷期隨著代次和溫度的不同而異。

世代歷期:湖北省武漢市各代歷期以第二代為最短,平均為43.67天,第四代為最長。雌蛛歷期長於雄蛛。

溫度對歷期的影響:完成一個世代歷期在20℃恆溫條件下為89.40天;25℃為62.55天;30℃為51.40天;32℃為56.75天;35℃卵不能孵化,對發育最適溫度為30℃。

壽命

食蟲溝瘤蛛成蛛的壽命,在一定溫度範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縮短。在15℃恆溫條件下,可達90天,20℃為60天;30℃為30天;35℃為15天左右。

年生活史

食蟲溝瘤蛛在湖北省於11月中、下旬以成蛛和幼蛛在冬播作物、田埂雜草、土縫和石塊下越冬,其中以苕籽田為最多。越冬成蛛於翌年3月上旬開始活動,中旬產卵繁殖,一年可發生4-5個世代。

該蛛在廣西桂南一帶,一年可完成6個世代:第一代在3月上旬至5月上旬,歷期62天;第二代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歷期47天;第三代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歷期44天;第四代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歷期53天;第五代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歷期53天;第五代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歷期53天;第六代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歷期100天。在該地區沒有明顯的越冬現象(張永強等,1981)。

繁殖

性比與交配:根據我們調查(1981—1983),雌蛛多於雄蛛,其雌雄性比為1.43:1。據張永強調查(1981)雌雄比為1:0.55。

雌雄亞成蛛蛻下最後一次皮1-2天后就可交配。交配在網上進行。交配時雄蛛在雌蛛下面,以頭部的突起頂著雌蛛的胸板呈直角形。每次交配在30-60分鐘。雌蛛交配一次終生可產受精卵。有多次交配習性。

產卵與護卵:該蛛的產卵前期隨著代次和溫度的不同面異。在發育溫區內,產卵前期的時間與溫度呈負相關。其平均產卵前期,在20℃時為11.50±2.74天,25℃為8.25±1.50天;30℃為5.50±0.85天;32℃為60.00±1.01天。

除個別雌蛛白天產卵外,絕大部分的雌蛛都是在夜晚產卵。產卵後的雌蛛,有護卵習性,即伏在卵袋上,有時也守護在卵袋旁。一頭雌蛛一般只守1個卵袋。即前一個卵孵化後再產下一個卵。護卵期間仍可取食。

產卵袋數:食蟲溝瘤蛛的雌蛛平均一生可產4.21個卵袋。最多可產10個。單雌產卵袋的多少與溫度有一定的關係。在20-32℃溫區內形成的卵袋數最多,產無效卵最少。卵袋之間的間隔時間平均5.20天(3-12天).間隔時間的長短在發育溫區內與溫度呈負相關。

產卵量與孵化率:食蟲溝瘤蛛所產的卵袋,平均含卵49.80粒,最多可達100粒。其卵袋內含卵量的多少與產卵次第有關,即前期產的卵袋含卵量高,後期產的卵袋,卵粒數少。雌蛛一生的產卵總量一般在250-300粒之間,最高達600粒以上。以28℃恆溫條件下產卵量最高。孵化率較高,平均在86%以上。一般前期產的露,孵化率高,愈向後愈低。

抗逆能力

根據試驗,食蟲溝瘤蛛耐飢能力的大小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①與水的關係:三齡幼蛛、亞成蛛和成蛛在同時斷食斷水的情況下平均可活15天,最長可達35天。

②與溫度的關係:溫度低,抗飢能力強,反之溫度高則差。在供水斷食情況下,亞成蛛在20℃平均活20天左右;25℃時可活15天左右,30℃時可活11天左右,35℃時可活5天左右。

③與發育階段的關係:成蛛的抗飢能力要大於亞成蛛,亞成蛛大於幼蛛。如在供水斷食和28℃恆溫條件下,三齡幼蛛平均活10天左右,亞成蛛12天左右,成蛛15天左右。

地理分布

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四川雲南、貴州、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山東、吉林、台灣、河南、陝西

相關文獻

[1]羅淑萍,張永強,黃壽山,.不同抗性品種稻田稻飛虱及其主要捕食性節肢動物生態位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
[2]沈斌斌.賀氏菱頭蛛和食蟲溝瘤蛛對稻縱卷葉螟和稻褐飛虱的捕食作用研究[J].蛛形學報,2005,(2).
[3]李竹林,鍾新征,王智.湖南省稻田蜘蛛優勢種的生態特點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05,(4).
[4]耿博聞,張潤傑.黃綠綠僵菌對兩種稻田蜘蛛捕殺褐飛虱作用的影響[J].昆蟲學報,2004,(3).
[5]吳梅香,黃珺梅,尤民生.小菜蛾捕食性天敵主要類群——蜘蛛的初步研究[J].武夷科學,2003,(0).
[6]劉雨芳,古德祥,張古忍.廣東省稻田生態系統中蜘蛛群落多樣性研究[J].蛛形學報,2003,(1).
[7]王智.稻田蜘蛛的保護與利用[J].現代化農業,2003,(1).
[8]古德祥,張文慶,張古忍.閩粵瓊稻田蜘蛛的優勢度分析[J].蛛形學報,2002,(1).
[9]王智,李文健,顏亨梅,王洪全.不同類型防治田稻田蜘蛛群落物種組成及優勢類群演替[J].中國農學通報,2002,(1).
[10]胡良雄,賀一原,楊海明,胡自強,王洪全.長沙望城縣早稻田蜘蛛群落結構及動態研究[J].生命科學研究,2002,(4).
[11]王智,曾伯平,李文健,王文彬.稻田蜘蛛優勢種和目標害蟲的時間生態位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02,(2).
[12]王智.洞庭湖平原稻田蜘蛛群落越冬生態分析[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
[13]胡自強,賀一原,顏亨梅,楊海明,朱澤瑞,王洪全.螢光物示蹤法定量測定水稻-葉蟬-蜘蛛食物鏈的營養關係[J].生態學報,2002,(7).
[14]王智.洞庭湖平原越冬稻蟲捕食性天敵群落結構初報[J].湖北農業科學,2002,(5).
[15]李劍泉,趙志模,侯建筠.稻田蜘蛛研究進展[J].蛛形學報,2001,(2).
[16]李劍泉,趙志模,吳仕源,侯建筠.多物種共存系統中3種蜘蛛對褐飛虱的控制作用[J].蛛形學報,2001,(1).
[17]王智,王潔,伍艷,李志群,向梅.洞庭湖平原稻田蜘蛛越冬生態觀察[J].中國農學通報,2001,(6).
[18]王智,李文健,曾伯平,王文彬,顏亨梅,王洪全.早稻田蜘蛛群落結構及優勢種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6).
[19]王智,黃平原,熊千齡,曾伯平,李文健.洞庭湖平原不同稻田生境越冬蜘蛛群落多樣性研究[J].昆蟲天敵,2001,(4).
[20]王智,李文健,顏亨梅,王洪全.早稻田蜘蛛和目標害蟲空間分布的動態分析[J].雷射生物學報,2001,(4).
[21]李劍泉,趙志模,朱文炳,侯麗娜,周彥,李雪燕.重慶市稻田動物群落及農田蜘蛛資源考察[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1,(4).
[22]陳玉俊,張古忍,陳東,古德祥.海南稻田蜘蛛群落的結構和動態[J].蛛形學報,2000,(1).
[23]邱道壽,古德祥,張古忍,張文慶,溫瑞貞.稻田蜘蛛群落優勢種群的重建[J].蛛形學報,2000,(1).
[24]胡自強,王洪全,呂志躍.幾種化學農藥對稻田優勢種蜘蛛殺傷力的研究[J].蛛形學報,2000,(2).
[25]李劍泉,趙志模,侯建筠.植保領域的蜘蛛研究進展[J].植物醫生,2000,(6).
[26]張古忍,張文慶,古德祥.用ELISA方法定量評價食蟲溝瘤蛛對稻飛虱的捕食作用(英文)[J].EntomologiaSinica,1999,(1).
[27]李紹石.蜘蛛[J].湖南農業,1998,(1).
[28]張文慶,張古忍,古德祥.稻田生境調節和捕食性天敵對稻飛虱的控制作用[J].生態學報,1998,(3).
[29]張永強,侯美珍,陸溫,農榮貴.玉米蜘蛛群落結構及動態研究[J].廣西農業生物科學,1997,(4).
[30]顏亨梅,王洪全,楊海明,胡自強.以蛛治蟲對最佳化稻田生態系統的作用[J].生命科學研究,1997,(1).
[31]周強,張學武,張古忍,張文慶,古德祥.稻田中多種天敵對稻飛虱的控制作用[J].植物保護,1997,(2).
[32]張古忍,古德祥,張文慶.稻田捕食性節肢動物群落的種庫與群落的重建[J].中國生物防治,1997,(2).
[33]汪耀文,王愛學.陝西農田蜘蛛的區系分析[J].蛛形學報,1996,(1).
[34]王洪全,顏亨梅,楊海明.中國稻田蜘蛛生態與利用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1996,(5).
[35]張古忍,張文慶,古德祥.稻田主要節肢類捕食者群落的結構和動態[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5,(2).
[36]張文慶,張古忍,古德祥.稻飛虱及其節肢類捕食者的生態位關係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5,(2).
[37]郭玉傑,王念英,蔣金煒,陳俊煒,唐建.中性昆蟲在稻田節肢動物群落中作為捕食者營養橋樑作用的研究[J].中國生物防治,1995,(1).
[38]郭玉傑,王念英,陳俊煒,蔣金煒,胡國文吳進才.不同稻區節肢動物群落中捕食者與獵物的種類與數量特徵[J].中國生物防治,1994,(4).
[39]黃紅,晏建章.三種微蛛酯酶同工酶的比較[J].四川動物,1992,(2).
[40]石根生,張孝羲,費惠新,樂富海,周翔駿.稻田蜘蛛捕食作用及其數學模擬模型研究[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1,(4).
[41]余昭傑,王洪全.稻田微蛛優勢種形成的若干環境因子分析[J].動物學報,1991,(1).

節肢動物門(三)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