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慶武裝起義

順慶武裝起義

乘起義軍民忙於救火之時,何光烈帶親隨數名逃出南充,投奔川軍11師羅澤洲部。 劉黃於12月9日到達,組成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部,劉伯承任總指揮。 後因滬州方面起義軍未執行到順慶會師的命令,順慶起義軍便在劉伯承總指揮帶領下向北突圍,撤出順慶城。

1926年,為配合國民革命軍北伐,共產黨人楊閹公、朱德、劉伯承、吳玉章等,準備在四川策動駐順慶(南充市)和瀘州、合川的部分川軍起義。10月中旬,中共重慶地委軍事委員會書記楊閻公、朱德、劉伯承、吳玉章等深入分析全川形勢,擬制順慶瀘州起義計畫,打算以順慶為根據地,集中三城起義軍後,東向攻打綏定(今達縣市)軍閥劉承厚,以控制川東,保障北伐軍的側翼安全。
12月1日,瀘州駐軍袁品文部起義成功,駐順慶川軍何光烈部秦漢三、杜伯乾兩旅長,原定於12月5日何光烈舉行檢閱時,將其擒獲並宣布起義。此計畫被何光烈的同鄉黃錦章知曉,向何密報。何決定取消檢閱,並通知全師軍官於12月3日午後,到師部開緊急會議,企圖一舉抓捕秦、杜等人。秦、杜遂決計提前起義,帶兵包圍師部,激戰至夜晚,攻下師部,解除何光烈警衛部隊的武裝。何光烈乘夜色爬上房頂,潛伏在附近民房中。然後,令其親信縱火燒民房,造成混亂。乘起義軍民忙於救火之時,何光烈帶親隨數名逃出南充,投奔川軍11師羅澤洲部。
次日,秦、杜公布何光烈的罪狀,縣總工會,國民黨縣黨部和起義軍共同成立賑災委員會救濟災民,並致電重慶、合川,敦促合川黃慕顏部到順慶會合。駐重慶的國民黨臨時四川省黨部。即派劉伯承赴合川率黃慕顏部起義赴順慶。劉黃於12月9日到達,組成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部,劉伯承任總指揮。黃慕顏任副總指揮兼第一路軍司令,秦漢三任第二路軍司令,杜伯乾為第三路軍司令。滬州起義的陳蘭亭、袁晶文、皮光澤諸旅,編為四、五、六路軍。
12月10日,順慶起義軍和市民共7000餘人在果山公園隆重舉行誓師大會,劉伯承總指揮及各路司令宣誓就職,劉伯承在大會上發表演說,會後即整頓訓練部隊,穩定地方社會秩序。
四川軍閥劉文輝、鄧錫侯等,聞知順慶起義,急調駐廣安的羅澤洲部,駐遂寧的李家鈺部、陳書農部共8團兵力,一齊向順慶撲來。劉伯承總指揮召開少校以上軍官緊急會議。提議按原計畫起義軍撤出順慶。東進攻取綏定。以當時順慶7個團的兵力奪取綏定是有把握的,但秦、杜兩部軍官不願離開順慶。加上當日楊閻公派廖宗澤帶來密信,說省黨部已嚴令滬州起義軍向順慶集中。於是會議決定堅守順慶,總指揮部設棲樂山頂的棲樂寺。秦漢三部和炮團作預備隊駐舞風山,杜伯乾部守西山,黃慕顏部駐嘉陵高中一帶(今中共南充地委附近),劉伯承總指揮親臨前線督戰。
起義軍在總真山、西山、檬子埡、大老君、小老君一帶山地構築工事,並在城北雙女石、回回墳及江東小龍門、望城坡、白塔、張爺廟一帶布防。順慶保衛戰打響以後,何光烈隨羅澤洲部2個團攻到西壕口。杜伯乾部連長戴宗勤臨陣率部叛變。姚源鐸團長在父子橋陣亡,起義軍不得不撤回城內。後因滬州方面起義軍未執行到順慶會師的命令,順慶起義軍便在劉伯承總指揮帶領下向北突圍,撤出順慶城。羅澤洲部遂占據南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