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龍江中學創辦於一九五八年夏,歷經四十多年的治學澱積,成就了教書育人的深厚底蘊,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良好口碑。 2002年、2003年,因辦學成績突出,學校連續兩年被順德區政府授予“先進學校”稱號。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龍江中學創辦於1958年,歷經半個世紀的積澱,有著教書育人的深厚底蘊。1997年新校園落成後,學校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踏歌前行,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08年12月我校以優秀等級通過廣東省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學校現有教學班40個,現有教職工170人,其中專任教師160人,碩士研究生(含研究生課程班學員)32人,學歷達標率為100%。

確立理念,引領課改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龍江,自古經濟蓬勃,文風鼎盛,由此孕育出厚重的龍江人文精神——敢為人先,奮發有為。我校一直以“龍江精神”教化龍江子弟,一直突出素質教育,以“傳承文化,涵養品德,師順德市龍江中學

生為本,全面育人”為辦學理念,以“和諧校園,健康向善,師生共同發展”為辦學目標,以“會做人,善學習,懂健身,求創新”為育人目標,形成了“敬業、愛生、嚴謹、奉獻”的教風,“自信、自勵、惟勤、惟奮”的學風,“團結、文明、奮發、向上”的校風。
“傳承文化”是指傳承龍江人“敢為人先,奮發有為”的人文精神,進而推廣到傳承中華民族乃至於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文化,並內化為師生的勇於進取、敢於創新的拼博精神;“涵養品德”指育人以德,修養品德為首,將品德作為育人之基本;“師生為本”一是指辦學要以教師為本。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尊重教師,依靠教師,成就教師。學校要盡最大的努力,為教師的充分發展、專業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為教師才能的施展和人生抱負的實現提供園夢的舞台。二是指教育要以學生為本,把培養學生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學校要創造一切條件,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成長,鍛鍊學生意志,增強學生體質,鑄就學生健全人格,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學做人,做“真人”,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基。“全面育人”指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這一辦學理念,基於歷史,立足現實,面向未來,是學校建設和發展中統攬全局的根本指導思想。
我校以“注重基礎,關注差異,面向全體,發展個性”為教學理念。
“注重基礎”,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教學,狠抓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上的落實,夯實基礎,扎穩根基,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關注差異”首先是要承認學生不同的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然後教師在教學中才會重視差異,因材施教,做到“以學定教”,採取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穫和滿足;“面向全體,發展個性”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愛學困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在搭建所有學生共同發展平台的基礎上重視學生個性潛能的開發。

完善制度保障課改

2004年,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新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制訂了一系列推行新課程的制度,如《龍江中學新課程實施方案》、《龍江中學新課程學業評價辦法》、《龍江中學高中學生學分認定方案》等,確立了發展性、全面性、過程性和科學性的評價原則,實行分層教學管理制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感;實行校級、科組、備課組三級公開課制度,實行學分認定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

培訓隊伍推進課改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一)落實崗前培訓,保證新課程順利實施
2004年開始,每年暑假安排教師參加省、市、區級的新課程崗前培訓。2006年,我校完成了全體科任教師的新課程理念通識培訓。
(二)加強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學校建立校本教研製度,使課程的實施過程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造就學習型和研究型的教師隊伍。
(1)建章立制
為推進課改,學校制定了相關的制度,如《龍江中學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制度》、《龍江中學校本教研製度》、《龍江中學教學常規工作制度》、《龍江中學科組教育科研量化考核評價標準》、《龍江中學青年教師培養制度》及《龍江中學名師工程計畫》等,確保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化。
(2)專家引領
我校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邀請專家來校講學。先後邀請了廣東省特級教師、順德區教研室主任馮毅、廣東省教科所張俊洪教授、廣東省教科所梁永豐教授、廣東省教研室朱美健科長來校就如何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有效教學”等專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專家的講座提升了教師對新課程的認識,引領我校廣大教師正確開展新課程背景下的教科研工作。
(3)校本培訓
順德市龍江中學 學校重視加強教師的各種技能和學歷培訓。我校已選送英語教師到英國進行了6人次的培訓,100%的高中教師參加新課程的通識培訓,97%的教師參加國語培訓並獲三甲以上證書,100%的教師能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99%的教師參加了心理C證及以上的培訓並獲證書,9位教師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7位老師參加碩士研究生進修並已獲得碩士學位,還有行政和教師共23名參加了浙江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班的學歷進修。
(4)“青藍工程”
我校認真落實青年教師培養制度,實施了培養青年教師的“青藍工程”。有計畫、有步驟地安排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育教學效果好的“老”教師與年輕教師進行“新”“老”結對,實行“一對一”幫扶,並對青年教師提出“一年入門,三年稱職,五年骨幹”的奮鬥目標。
(5)崗位練兵
學校有計畫開展了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示範課、青年教師匯報課、教師之間相互推門聽課、中青年教師的優質課大賽、教育教學論文比賽等,給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6)名師工程
已基本構建起區級以上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三類“名師”隊伍框架。目前,我校有南粵優秀教師2人,佛山市名教師1人,順德區學科帶頭人4人,佛山市骨幹教師3人,順德區骨幹教師13人,區教學能手4人,近幾年來我校有46人次獲區級以上榮譽。

育人宗旨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我校堅持將德育置於素質教育的首位,在實踐中形成了符合學校實際的德育工作體系。
1.切實依章管理。“以法治校,依章管理”,德育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系列化。制定了《龍江中學學生管理制度》、《風紀十項評定》、《先進班級評選方案》等制度。
2建立全員育人的德育工作網路並重視建立和鞏固校外德育基地,學校、家庭、社區齊抓共管。
3.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學校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系統,開展心理健康諮詢、課題研究。
由於德育工作紮實有效,出現了良好校風,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學風。學生思想品德考核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93.4%,後進生轉化率達90.9%,違法犯罪率一直保持為零,畢業班學生入團率達95%.多名學生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講求效益,成就課改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1、最佳化了課堂教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結合我校的教學理念,通過幾年的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分層教學”的教學特色:實驗班和普通班的分層教學、尖子生和學困生的分類指導、分科輔導、分級推進。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也漸成特色。如,化學科組:“問-動-探-導”等。
目前,已有美術、體育、化學科組成了我校的優勢科組。
2.教育科研成效顯著
近三年,我校教師獲區級以上獎項和榮譽達200多人次,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60多篇;教育科研立項課題23個,共有304人次參加了課題研究,80%以上的教師參與了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其中區級以上課題13個,國家級子課題2個。在已結題的6個區級以上課題中,獲國家級獎1個,獲省級獎5個。
3.學生競賽成績突出
近三年,我校學生參加各項技能競賽獲獎共1000多人次,其中國家級41人次,省級60多人次。
4.特長教育漸成亮點
我校近年致力推行體藝特長教育,漸成亮點。2007年高考67位美術考生中有43人術科達到本科線,9位體育考生中有8人術科達到本科線,名列區內11所同類學校之首。2008年高考63位美術考生中有40人術科達到本科線,6位音樂考生中有5人術科達到本科線,15位體育考生中有9人術科達到本科線,居區內同類學校前列,2010年12位體育考生中有9位術科上了本科線。
5.高考成績喜人
我校是一所鎮屬中學,生源不盡如人意,然而龍中人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科學備考,連創佳績。2002年,我校在高考中實現了“量的突破,質的提升”。上重點本科線23人,在區屬11所完中排名第三;化學、數學、綜合科單科平均分均列鎮屬同類學校的第一名。其中,我校化學人均成績為全區所有高中學校的第一名,平均分超過區屬教學質量最高的學校達25分。何培生、廖成華、周國峰、馮世恆4位同學包攬了區化學科前四名,劉添良、張炳華兩位同學被全國十四所名校之一的華中科技大學錄取。高分考生脫穎而出:語文、綜合科有三人單科超800分。
近幾年來,我校高考成績穩中有升:總上線率90%左右;我校學生彭漣枝、李論分別奪得2005、2006年的順德區歷史單科“狀元”,連續兩年奪冠。2009年、2010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均超過上級下達目標近40人之多。
高考成績取得,充分體現了我校“低進高出、中進優出”的育人能力,贏得了師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讚譽。

社團活動

課程改革為學生搭建了全面發展的平台,學校開展科技製作、網頁製作、讀名著、插花等活動,組建了田徑隊、男(女)子籃球隊、男(女)子毽球隊、排球隊、醒獅武術隊、桌球隊、舞蹈興趣小組、古箏興趣小組、聲樂興趣小組等40多個活動小組,每學年舉辦一次體育藝術節。據統計,近三年我校師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共130多人次。
良好的辦學效益,充分體現了龍江中學的辦學實力,樹立了學校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師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認可,相繼獲得“龍江鎮先進學校”、“順德區先進學校”、“順德區綠色學校”、“順德區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學校”、“佛山市安全文明學校”、“廣東省田徑網點學校”、“順德區體衛工作先進單位”、“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佛山市高中學校列表

本任務就來盤點佛山市高中學校列表。

高明市富灣中學
高明市西安中學
高明市西安泰和中學
高明市合水鎮合水中學
高明市第五中學
高明市鰲雲中學
高明市新圩中學
高明市明城鎮東洲中學
高明市第四中學
高明市楊梅中學
高明市人和中學
高明市三洲中學
高明市紀念中學
高明市第三中學
高明市躍華中學
高明市荷城中學
高明市第一中學
高明市第二中學
三水區三水中學
佛山市逕口華僑經濟區逕口中學
三水市六和鎮六和中學
三水市大塘中學
三水市大塘鎮永平中學
三水市蘆苞鎮龍坡中學
三水市范湖中學
三水市樂平中學
三水市南邊中學
三水市南邊鎮黃塘中學
三水市青岐鎮青岐中學
三水市河口開發區河口中學
三水市金本開發區金本中學
三水市白坭鎮白坭中學
三水市西南鎮健力寶中學
三水市西南鎮第四中學
三水市西南鎮第六中學
三水市西南鎮第二中學
三水市西南第七中學
三水市實驗中學

廣東省三水市華僑中學
廣東碧桂園(IB國際)學校
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
北滘鎮國華紀念中學
北窖職業技術學校
順德市鄭裕彤中學
順德市華僑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南江中學
順德市均安中學
順德市均安鎮職業中學
順德市杏壇中學
順德市杏壇鎮杏聯中學
順德市杏壇鎮伍蔣惠芳中學
順德市杏壇鎮梁球琚中學
順德市勒流鎮梁季彝紀念中學
順德市勒流中學
順德市龍江中學
順德市龍江鎮葉霖佳中學
順德市龍江鎮龍山中學
順德市龍江鎮錦屏中學
順德市龍江鎮豐華中學
順德市樂從中學
順德市樂從鎮沙窖中學
順德市桂鳳中學
佛山市第十一中學
順德市陳村鎮陳惠南紀念中學
順德市北窖鎮碧江中
順德市林頭中學
順德市北窖中學
順德市北窖鎮莘村中學
順德市倫教中學
順德市容桂鎮容里中學
順德市容桂鎮桂馨中學
佛山市蓮大中學
順德市容山中學
順德市容桂鎮興華中學
順德市容桂鎮文華中學
佛山市惠景中學
佛山市第十二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羅定邦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梁開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錦湖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鳳城中學
順德市大良區大門中學
廣東省順德市教研室
石門中學獅山校區
華師附中南海分校
南海藝術高中
南海市三山港區中學
南海市平洲區高級中學
南海市第一中學
佛山市汾江中學
南海市黃岐區黃岐中學
南海市黃岐區第二中學
南海市黃岐高級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鹽步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平地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高級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第三中學
南海市鹽步區第二中學
南海市裏水鎮旗峰中學
南海市裏水鎮麻奢中學
南海市裏水鎮高級中學
南海市和順鎮高級中學
南海市官窯中學
南海市官窯高級中學
南海市官窯第二中學
南海市松崗桃園中學
南海市大瀝中學
南海市大瀝區許海中學
南海市大瀝高級中學
南海市獅山區獅城中學
南海市金沙鎮羅行中學
南海市金沙鎮金沙中學
南海市小塘鎮小塘高級中學
南海市南莊鎮南莊中學
南海市南莊鎮吉利中學
南海市南莊鎮高級中學
南海市南莊鎮第三中學
南海市西樵山旅遊度假區樵崗中學
佛山市第八中學
南海市西樵山旅遊度假區西樵中學
南海市西樵山旅遊度假區樵北中學
南海市南海中學
南海市沙頭華光中學
南海市南海中學分校
南海市九江中學
南海市九江鎮高級中學
南海市桂城中學
南海市桂城區桂江第一中學
南海市桂城區桂江第二中學
南海市桂城區桂華中學
南海市桂城區疊教中學
佛山市第四中學
佛山市瀾石中學
佛山市第十四中學
佛山市城北中學
佛山市張槎中學
佛山市第十中學
南海執信中學
順德市李兆基中學
佛山市第六中學
順德市青雲中學
順德市桂洲中學
順德市第一中學
南海市石門中學
佛山市榮山中學
佛山市第三中學
佛山市第二中學
佛山市華英學校
南海實驗中學
佛山市第一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