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公司

革命公司

“革命公司”是孫中山於1911年5月5日出席芝加哥同盟會分會集會,宣布成立的組織,動員華僑購買“公司”股票,承諾在革命成功後,股金本息加倍償還。

基本信息

公司成立

中華民國金幣券拾圓(1914年)中華民國金幣券拾圓(1914年)

1911年5月5日孫中山在美國芝加哥出席同盟會芝加哥分會集會時,宣布成立“革命公司”,並動員當地華僑購買該“公司”股票,籌款支持國內革命活動。孫中山許諾,股金本息,革命成功後加倍償還。1910年12月,孫中山離開檳榔嶼,此後到過巴黎、紐約、舊金山、溫哥華及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沿線各埠,於4月28日抵芝加哥,他一路竭力為革命活動籌款。

在溫哥華,孫中山說服當地洪門會組織籌餉局,並以革命軍政府名義發行10元、100元、1000元3種面額的金幣債券。他通過宣傳革命道理打動各地同情革命的華僑,僑領們慷慨解囊,不少華工把整月薪金都捐獻出來。一些較激進的骨幹甚至出現贊助革命的傾向。

發行債券

1911年年6月15日,孫中山提議組建的美洲洪門籌餉局在舊金山成立,以革命軍政府名義發行債券,由會計李公俠開具收執。捐數五元美金以上者,均雙倍給發中華民國金幣票收執,十元者列名為優先國民,百元者記功一次,千元者記大功一次,待民國成立後論功行賞。孫中山手訂之籌餉約章規定:“所收捐款多少,除經費外,一概存入銀行,以備孫大哥有事隨時調用,他事不得提支”。通過洪門組織,數月內募集美金144.1萬餘元,又在古巴成立代理籌餉處,將集資行動拓展到南美。

募集資金

武昌起義爆發後,籌餉局籌集萬余美金贈與即將回國的孫中山,並陸續匯巨款供應各省義軍,還購買6架飛機運抵上海。1912年又籌集資金以充實國庫,並將餘款30餘萬元匯至上海犒賞軍士。自武昌首義到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僅舊金山洪門籌餉局就提供了20餘萬美金。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籌餉局將一切賬目上繳革命政府報銷。1914年孫中山在東京組建“中華革命黨”護法討袁,又如法炮製發行“中華民國金幣”券籌餉,

歷史評價

改良與革命,是當時中國前途的兩大選擇,均屬“風險投資”性質,兩派各為其政治博弈下注。“保皇公司”與“革命公司”先後在海外“上市”,同為“黨營企業”,但前者經營管理水平顯然不如後者,“保皇公司”變成了垃圾股,“革命公司”被追捧成績優股,但行情先漲後跌。

孫中山等發行“革命債券”籌到的軍餉,絕大部分屬於義捐,債權人未要求兌現,一些華僑還將債券付之一炬。他們真正期待兌現的,是籌餉局章程中的第一條:“革命軍之宗旨,為廢滅韃虜清朝,創立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使我同胞共享自由平等博愛之幸福”。此後折騰了近一個世紀,除結束帝制且兩度走向共和外,民生主義及自由平等博愛等幸福夢想,國人仍在繼續追求中。

5月歷史事件相關詞條補遺(1)

羅馬神話中的女神瑪雅,專門司管春天和生命。為了紀念這位女神,羅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這位女神的名字演變而來。5月中發生了很多的重要歷史事件,如:毛澤東與朱德在井岡山會師、五四運動爆發、汶川大地震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