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號帆船

哥倫比亞號(Columbia,全名Columbia Rediviva)是一艘18世紀時的美國籍私有帆船,以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作為母港。

簡介

“哥倫比亞號”的名字源於一位美國船長羅伯特·格雷的單桅帆船。1792年5月11日,格雷率領的哥倫比亞號帆船穿過了一條大河河口寬達1600千米的危險流沙,到達今天加拿大哥倫比亞省和美國俄勒岡州的邊界,從此這河流就以這艘帆船的名字命名。作為第一個完成環球航行的美國人,哥倫比亞號帆船曾滿載著水獺皮到達法國、中國,是發現新的空間和財富的象徵。

相關背景

“哥倫比亞”一詞是美國的別稱。這個名字本身是人名“哥倫布”(Columbus)的女性版變體,以此紀念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葛雷船長在隔年(1793年)載運了水獺毛皮航行到中國廣東地區銷售,再返回波士頓,而使哥倫比亞號成為第一艘繞行全世界一周的美國船隻。

由於哥倫比亞號對於美國歷史的重要意義,許多美國的事物都是使用哥倫比亞來命名,包括了多艘軍艦、地名,乃至於美國第一個登月任務阿波羅11號的指揮艙,與美國的第一艘太空梭哥倫比亞號

5月歷史事件相關詞條補遺(1)

羅馬神話中的女神瑪雅,專門司管春天和生命。為了紀念這位女神,羅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這位女神的名字演變而來。5月中發生了很多的重要歷史事件,如:毛澤東與朱德在井岡山會師、五四運動爆發、汶川大地震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