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鴨形尊

簡介

青銅鴨形尊銅鴨形尊
分類:青銅器

年代:周

西周,青銅鴨形尊

大型容酒器,字或作樽、罇等。尊是酒器的共名,凡酒器都可以稱尊。作為專名的青銅尊出現於商早期,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它可分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和鳥獸尊三類。

是水禽,家鴨是從野鴨馴化而來的。從考古材料來看,鴨的馴化遠較雞要晚得多。目前最早的發現是湖北省天門縣石家河遺址出土的陶鴨、青海省馬家窯文化的鴨形尊、福建省武平縣岩石門丘山的陶鴨,其中最早的是石家河陶鴨,但也只有4000多年而已[130]。商代甲骨文雖然未見“鴨”字,但商墓中已有銅鴨、玉鴨和石鴨出土,可見商代確已飼養家鴨。西周青銅器中常有鴨形尊,西周墓中也有鴨蛋出土,亦反映了當時鴨的飼養已較普遍。

在先秦古籍中,鴨稱作鶩,亦稱家鳧或舒鳧,鳧即野鴨。《吳地誌》:“吳王築城以養鴨,周圍數十里。”說明江南水鄉,養鴨業已有很大發展。至秦漢時期,鴨與雞、鵝已成為三大家禽。據《西京雜記》載:“高帝既作新豐衢巷……放犬羊雞鴨於通途,亦竟識其家。”可見養鴨之盛。因此各地漢墓中也常用陶鴨隨葬。至南北朝時期,養鴨技術更加成熟,《齊民要術》設專章加以總結。南朝墓中經常出土青瓷鴨圈,亦反映當時舍飼養鴨的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