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鸚鵡

青衣鸚鵡

深藍吸蜜鸚鵡身長18厘米,體重35克。這種鸚鵡鳥體為青藍色,頭頂為藍紫色,並帶有淺藍色的放射狀羽毛;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上方為白色;臉頰下方、喉嚨、腹部為深藍紫色,並帶有很寬的白色羽毛滾邊;胸部有一圈深藍紫色環狀羽毛;大腿為藍紫色;尾巴上方覆羽和背部下方為淺藍色,尾巴尖端白色,尾羽內側白色;鳥喙橙色,尖端黑色;虹膜橙色。幼鳥的鳥喙為深色,需要6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體色;耳羽附近、胸部和腹部的羽毛分布些許白色的滾邊。

基本信息

整體概述

青衣金剛鸚鵡青衣金剛鸚鵡
這種鸚鵡鳥體為青藍色,頭頂為藍紫色,並帶有淺藍色的放射狀羽毛;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上方為白色;臉頰下方、喉嚨、腹部為深藍紫色,並帶有很寬的白色羽毛滾邊;胸部有一圈深藍紫色環狀羽毛;大腿為藍紫色;尾巴上方覆羽和背部下方為淺藍色,尾巴尖端白色,尾羽內側白色;鳥喙橙色,尖端黑色;虹膜橙色。幼鳥的鳥喙為深色,需要6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體色;耳羽附近、胸部和腹部的羽毛分布些許白色的滾邊。

地理分布

起源於馬奎薩斯島(MarquesasIslands),如今僅棲息於瓦乎卡(UaHuka)和法圖西瓦(FatuHiva)兩處。

繁 殖

他們在野外的繁殖季為6到8月,會尋找空心的樹洞或是椰子樹上的裂縫築巢,有時候也會在腐爛卻仍然結實於樹上的椰子中做窩;人工豢養的青衣鸚鵡繁殖難度相當高,母鳥時常會發生挾蛋症,因此沒有許多成功的例子,他們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26-28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須8周。

習 性

青衣鸚鵡主要棲息於介於500米到1000米高的濃密林區,偏好森林的邊緣地區,偶爾會前往花園、花朵上開的樹上、香蕉園和椰子園等沿海地區。他們在繁殖季大多成對或是組成至多12隻的小群體;平常大多在花朵上開的樹上活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樹頂,比較少在低矮的灌木叢或是樹木上活動;他們生性相當活潑,平時會在林間靈活的攀爬,先爬到樹葉枝幹上然後再用鳥喙輔助接近覓食的花朵和水果;飛行的時候相當快速,會伴隨尖銳的鳴叫,因此相當顯而易見。

形體特徵

體長18公分(7吋)。

食 性

主要以花粉花蜜漿果、植物嫩芽和軟性水果為食。偶爾會實用昆蟲以及其幼蟲來補充動物性蛋白質。偏好芒果,有時候會聚集在芒果樹上覓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