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寶[聊齋人物]

阿寶[聊齋人物]
阿寶[聊齋人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阿寶是蒲松齡的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中的人物,是個女鬼。

基本信息

蒲松齡的原文

西孫子楚,名士也。生有枝指性迂訥,人誑之輒信為真。或 值座有歌妓,則必遙望卻走。或知其然,誘之來,使妓狎逼之,則□ 顏徹頸,汗珠珠下滴,因共為笑。遂貌其呆狀相郵傳,

阿寶阿寶

作醜語而名之 “孫痴”。
邑大賈某翁,與王侯埒富,姻戚皆貴胄。有女阿寶,絕色也,日 擇良匹,大家兒爭委禽妝,皆不當翁意。生時失儷,有戲之者勸其通 媒,生殊不自揣,果從其教,翁素耳其名而貧之。媒媼將出,適遇寶 ,問之,以告。女戲曰:“渠去其枝指,余當歸之。”媼告生。生曰 :“不難。”媒去,生以斧自斷其指,大痛徹心,血益傾注,濱死。 過數日始能起,往見媒而示之。媼驚,奔告女 女亦奇之,戲請再去 其痴。生聞而嘩辨,自謂不痴,然無由見而自剖。轉念阿寶未必美如 天人,何遂高自位置如此?由是曩念頓冷。
會值清明,俗於是日婦女出遊,輕薄少年亦結隊隨行,恣其月旦 。有同社數人強邀生去。或嘲之曰:“莫欲一觀可人否?”生亦知其 戲己,然以受女揶揄故,亦思一見其人,忻然隨眾物色之。遙見有女 子憩樹下,惡少年環如牆堵。眾曰:“此必阿寶也。”趨之,果寶也 。審諦之,娟麗無雙。少傾人益稠。女起,遽去。眾情顛倒,品頭題 足,紛紛若狂 生獨默然。及眾他適,回視生猶痴立故所,呼之不應 。群曳之曰:“魂隨阿寶去耶?”亦不答。眾以其素訥,故不為怪, 或推之,或挽之以歸。至家直上床臥,終日不起,冥如醉,喚之不醒 。家人疑其失魂,招於曠野,莫能效。強拍問之,則朦朧應云:“我 在阿寶家。”及細詰之,又默不語,家人惶惑莫解。初,生見女去, 意不忍舍,覺身已從之行,漸傍其衿帶間,人無呵者。遂從女歸,坐 臥依之,夜輒與狎,甚相得。然覺腹中奇餒,思欲一返家門,而迷不 知路。女每夢與人交,問其名,曰:“我孫子楚也。”心異之,而不 可以告人。生臥三日,氣休休若將澌滅。家人大恐,托人婉告翁,欲 一招魂其家。翁笑曰:“平昔不相往還,何由遺魂吾家?”家人固哀 之,翁始允。巫執故服、草荐以往。女詰得其故,駭極,不聽他往, 直導入室,任招呼而去。巫歸至門,生榻上已呻。既醒,女室之香奩 什具,何色何名,歷言不爽。女聞之,益駭,陰感其情之深。
生既離床寢,坐立凝思,忽忽若忘。每伺察阿寶,希幸一再進之 。浴佛節,聞將降香水月寺,遂早旦往候道左,目眩睛勞。日涉午, 女始至,自車中窺見生,以摻手搴簾,凝睇不轉。生益動,尾從之。 女忽命青衣來詰姓字。生殷勤自展,魂益搖。車去始歸。歸復病,冥 然絕食,夢中輒呼寶名,每自恨魂不復靈。家舊養一鸚鵡,忽斃,小 兒持弄於床。生自念:倘得身為鸚鵡,振翼可達女室。心方注想,身 已翩然鸚鵡,遽飛而去,直達寶所。女喜而撲之,鎖其肘,飼以麻子 。大呼曰:“姐姐勿鎖!我孫子楚也!”女大駭,解其縛,亦不去。 女祝曰:“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異類,姻好何可復圓?”鳥云: “得近芳澤,於願已足。”他人飼之不食,女自飼之則食 女坐則集 其膝,臥則依其床。如是三日,女甚憐之。陰使人□生,生則 臥氣 絕已三日,但心頭未冰耳。女又祝曰:“君能復為人,當誓死相從。 ”鳥云:“誑我!”女乃自矢。鳥側目若有所思。少間,女束雙彎, 解履床下,鸚鵡驟下, 履飛去。女急呼之,飛已遠矣。

阿寶阿寶

女使嫗往探,則生已寤。家人見鸚鵡繡履來,墮地死,方共異 之。生既蘇即索履,眾莫知故。適嫗至,入視生,問履所自。生曰: “是阿寶信誓物。藉口相覆,小生不忘金諾也。”嫗反命,女益奇之 ,故使婢泄其情於母。母審之確,乃曰:“此子才名亦不惡,但有相 如之貧。擇數年得婿若此,恐將為顯者笑。”女以履故,矢不他。翁 媼從之,馳報生。生喜,疾頓瘳。翁議贅諸家。女曰:“婿不可久處 岳家。況郎又貧,久益為人賤。兒既諾之,處蓬茅而甘藜藿,不怨也 。”生乃親迎成禮,相逢如隔世歡。
自是家得奩妝小阜,狻增物產。而生痴於書,不知理家人生業。 女善居積,亦不以他事累生,居三年家益富。生忽病消渴,卒。女哭 之痛,淚眼不晴,至絕眠食,勸之不納,乘夜自經。婢覺之,急救而 醒,終亦不食。三日集親黨,將以殮生。聞棺中呻以息,啟之,已復 活。自言:“見冥王,以生平朴誠,命作部曹。忽有人白:‘孫部曹 之妻將至。’王稽鬼錄,言:‘此未應便死。’又白:“不食三日矣 。’王顧謂:‘感汝妻節義,姑賜再生。’因使馭卒控馬送余還。” 由此體漸平。值歲大比,入闈之前,諸少年玩弄之,共擬隱 之題七 ,引生 處與語,言:“此某家關節,敬秘相授。”生信之,晝夜揣 摩製成七藝,眾隱笑之。時典試者慮熟題有蹈襲弊,力反常經,題紙 下,七藝皆符。生以是掄◇。明年舉進士,授詞林。上聞異,召問之 ,生具啟奏,上大嘉悅。後召見阿寶,賞賚有加焉。
異史氏曰:“性痴則其志凝,故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痴者也。且如粉花蕩產,盧雉傾家,顧痴人事哉!以是知慧黠而過,乃是真痴,彼孫子何痴乎!”

聊齋白話譯文

聊齋之阿寶聊齋之阿寶

粵西有個叫孫子楚的人,是個名士。生來六個手指,性格迂訥,口齒遲鈍,別人騙他,就信以為真。有時設宴,坐上有歌伎,他就遠遠看看走開。有的知道他這樣,故意引誘他來,讓妓女偎狎逼他,他便臉紅脖子粗,大汗淋漓,因此共同取笑他。有的描繪他的呆狀,互相傳播,並說污衊人的話,起外號“孫痴。”
城裡有個大商人,富比王侯,親戚也都是顯貴官僚。有個女兒叫阿寶,美貌絕倫。天天選女婿,大戶人家的兒子爭相送去求婚禮物,可都不滿商人的意。孫子楚這時剛喪了妻,有的戲弄他,勸他去求婚。他想也沒想,就聽從了別人的話,求媒婆去說親。商人早就聽說了他的名聲,嫌他窮。媒婆將出來時,剛好遇到阿寶。阿寶問誰來求婚,媒婆告知是孫子楚。女子戲弄地說:“婆婆回去告訴他,他砍去他的第六個手指,我就嫁給他。”媒婆回去告訴了他,孫子楚說:“不難!”媒婆走了,他用斧子自己砍斷了手指,疼痛鑽心,雪溢滿地,幾乎死去,過了數日才能起來。去見媒婆拿出手指來教她看。媒婆大吃一驚,忙去告知阿寶,阿寶也大吃一驚,隨後笑著說:“請他再去了痴病。”他聽了,急忙糞便,說自己不痴,可沒人聽他分辨。他轉念一想,阿寶也未必是美如天仙,怎么把自己的身價抬高到那樣。從此,以前的思念頓時冷下來了。
這年正趕上清明節。舊風俗,這天,婦女出遊,輕薄少年,也結對隨行,隨意品評。孫子楚同文學社的學友,強邀他去。有的嘲笑他說:“不想見見意中人嗎?”他知道是別人戲弄他,然而受阿寶的揶揄,也真想見見阿寶其人,便欣然隨眾人而去。
遠遠見有一女子在樹下休息,惡少年圍成了牆。眾人說:“這便是阿寶。”他走過去一看,果然是阿寶。仔細一看,果然娟麗無比。一會兒,人更多了,女子起來快步走了。眾人興高采烈,評頭品足,欣喜若狂。只有孫子楚默默無語。等眾人到別處去了,回頭看他,見他還在原地痴痴呆呆的站著,招呼他,也不答應。眾人拽他說:“魂隨阿寶去了吧?”他也不回答。眾人因他素來迂鈍,所以也不以為怪,有的拉他,有的挽著他回來了。
到了家,徑直上床躺下,終日不起,昏迷如醉。招呼也不醒。家人懷疑他掉了,到野外去招魂,也不生效。強招呼他,他卻朦朦朧朧的說:“我在阿寶家。”等細問他,又默默無語。家人驚慌迷惑,不知怎么回事。
當初,他見阿寶走了,心裡不忍捨去,覺得自己身子隨他走了。漸漸的依傍在她的衣襟間,別人沒有看到,於是就隨女郎回去了。坐著、躺下,都依偎著她。夜裡就與阿寶狎昵,心裡十分快慰。可覺得肚裡餓得慌,想返回家,可迷了路。阿寶每次夢裡與人媾和,問他姓名,他就說:“我是孫子楚。”心理奇怪,可又不敢告訴別人。孫子楚躺了三日,呼呼的喘粗氣,像要死去,家人尤為害怕。托人婉轉告訴商人,想到他家去招魂,商人笑著說:“素無交情,不相往來,為什麼來我家招魂。”家人一再哀求,才允許了。
巫婆托著他原來的衣服,急忙收拾就去了。阿寶問他們緣故,聽說後極為驚懼,沒讓他們到別處去,直接引到自己的室內,人它們招魂而去。巫婆回到孫家門口,孫子楚已經在床上呻吟了。等醒了,阿寶室內的香奩什具,什麼色,什麼名,歷說無誤。阿寶聽到,更加害怕,暗裡感他情深。孫生起了床,整天獨坐凝思,忽忽像忘了一切。每天去伺查阿寶,望能見上一面。浴佛節,聽到阿寶將去水月寺燒香,於是早晨去路旁等候,望的他目眩睛勞。太陽過午了,阿寶才來,從車中見到孫生,用縴手掀開帘子,目不轉睛的望著他。孫也動了情,跟著她的車。女子忽然叫僕人來問他的姓名,他殷勤的自答。魂魄更加神馳,車子走了,才回家。

聊齋阿寶聊齋阿寶

回來以後,又病了,昏昏然不吃不喝。夢中就招呼阿寶的名字。有時狠魂不再丟。加中原來養了一隻鸚鵡,忽然死了。小兒子在床上玩弄。孫生自己想,如果自己是鸚鵡,展翅可到阿寶屋裡。心正想著,身子已經飄飄然像鸚鵡樣遂然飛去,徑直飛到阿寶臥室。阿寶高興的撲到它,拴上它的腿,餵它麻子。他大聲說:“姐姐不要拴,我是孫子楚。”女子大為驚駭,解下繩,見它也不飛走。女子祈禱說:“您的深情我已銘記在心,現在已經人禽兩異,姻好怎么復原?”鸚鵡說:“得接近玉身,願望已足。”別人餵它不吃,女自己餵它,就吃。女坐,就偎在她的膝上;躺下,就倚在床邊。這樣過了三天,女子十分可憐它,暗裡叫人偷看孫子楚,孫已經僵死斷氣三天了。但心頭還未涼。女又祈禱說:“君能再復為人,當誓死想從。”鸚鵡說:“騙我!”女就發誓。鸚鵡側著眼看她,像在想什麼。一會兒,女上床,脫鞋在地下,鸚鵡猛然下床,叼著鞋飛去,女急忙招呼,已經飛遠了。
女子叫僕人去探聽孫生的動靜,回來說孫生已經醒了。家人見鸚鵡叼繡鞋來,墜地即死了,正奇怪,孫生馬上甦醒了,接著找鞋,眾人不知緣故。正好傭婆到了,進來見孫生,問:“在那裡拿的鞋?”孫生說:“是阿寶給我的信物,親口對我說的,小生不敢忘她的金諾。”傭婆回去告訴阿寶,女更加奇怪,因此叫婢女把此情向母親泄露。母親細問準確了,才說:“這孩子才名也不錯,只是像司馬相如那樣貧寒,我們選擇了這么多年,怕被顯貴們笑話。”女子因鞋的緣故,誓不嫁別人。老頭老太太只得答應了她。派人飛告孫子楚。孫大喜,病頓時就好了。商人與女兒商議招他為女婿。女子說:“女婿不能久居岳父家,何況郎又貧窮,久呆更被人輕視。女兒既然答應了他,住茅屋甘心,吃糠菜不怨。”孫生於是親迎親成禮,相逢歡喜像是隔了一個世界。
從此,家中得了嫁妝,略有財產,增加了不少物產,可孫痴愛書,不知料理小事。女子善於經營,也不用牽累他。過了三年,家裡更加富足。孫生忽然得了糖尿病死了。阿寶哭得很傷心,眼淚哭盡,以至不吃不睡,勸她不聽,乘夜裡自縊,婢女發覺,急忙救下來,甦醒過來,最終也不吃飯。三天,召集親朋要葬孫生。忽然聽到棺材中有呻吟聲,打開一看,見孫生已經復活。自己說:“見了閻王,因我生平誠樸,命我任部曹。忽然有人說:“孫部曹妻子到了。”閻王一查鬼名冊說:“她不該就死。”有人說:“她三天不吃飯了。”閻王回答說:“感你妻子節義,暫且賜你再生。”因此叫鬼卒用馬送我回來。“從此,身體漸安。等到這年大比之日,入場前,好多少年戲弄他,一同擬了古怪的七道題,把他引到僻靜處,對他說:“這是某家私下預告的試題,私下送給你。”他相信了,晝夜對題揣摩研究,製成七藝,眾人暗裡笑他。當時考官想到原來的題有舞弊的,一反常經,另外出題,七藝正好相符,孫生因此中了頭名。第二年中了進士,進了翰林院。皇上聽到他的特殊,召見了他。他詳細啟奏,皇上大為高興,後召見阿寶,賞賜豐厚。
有的人說:“性格痴,可他意志堅,所以書呆子的文章一定有功夫;藝呆子的技藝一定好——世上落拓的人,都說自己不痴,可為了嫖賭而傾家蕩產,難道是傻瓜嗎?由此可知,聰明過渡才是真痴,那孫子楚哪裡是真痴啊!”

電視劇《聊齋》之《阿寶》劇情

電視劇《聊齋》之《阿寶》劇照電視劇《聊齋》之《阿寶》劇照

第一集

禽獸大夫孫子楚以醫治動物為樂,對於姻緣從不刻意求之,牡丹花會上,趙阿寶脫俗的氣質令不可一世的柴少安一見傾心,更是百般討好卻被阿寶的寵物一隻鸚鵡耍弄,鸚鵡也因此受傷。
小榮(阿寶丫環)便帶鸚鵡來孫子楚處療傷,與阿寶的第一次見面,孫子楚便被深深吸引,以致靈魂出竅,隨她而去而不自知,幸得過路道士陸道長所救,子楚感激不已。一日突降大雨,子楚、阿寶避雨亭中相遇,相談甚歡,更相約五日後結伴同遊,此一舉恰被柴少安見到,妒心頓生,更讓乳娘施法相助。
第二集
五天后,子楚如約而至,阿寶卻相見不相識,令子楚大惑不解,便竭盡全力打探此中奧妙,最後得知阿寶得了怪病,每天都會把前一天的事忘掉,子楚不在乎這些,每天都想盡辦法去,重新結識阿寶,讓她開心。
一日在茶館中遇到柴少安,柴少安惡意將阿寶的怪病公之於眾,阿寶大受打擊。
第三集
得知自己的病情與子楚對自己的感情,阿寶更珍惜二人在一起的時間,奈何柴少安從中作梗,讓自己乳娘施法支配阿寶魂魄去傷害子楚。雖然如此,子楚仍然不記恨,照樣來結識阿寶,子楚的感情深深打動了阿寶,讓他對往事有所印象,為了不讓子楚陷在這份里,阿寶決定不再見子楚。
第四集
為救阿寶,子楚找陸道長幫忙。
柴少安將阿寶架,意欲用強,幸得鸚鵡逃出向子楚報信,救了阿寶,鸚鵡卻因此喪生。陸道長為了救阿寶,冒險破苗婆婆法術,不料因此喪生。柴少安因妒嫉阿寶與子楚在一起,找子楚糾纏卻誤傷眼睛,還被阿寶父親報官抓進官府。
第五集
為給柴少安報仇,苗婆婆施法術要了子楚的命。蒙憧中子楚來到地府,卻見到成了判官的陸道長。 阿寶得知子楚死訊,悲痛欲絕,跳湖自殺去地府與子楚團聚,還見到了鸚鵡的亡靈。
第六集
苗婆婆偷梁換柱救出了柴少安。阿寶子楚被獲準還陽。此時苗婆婆卻找上門來提親,被拒絕。 子楚皇榜提名來迎娶阿寶,不料阿寶早已被苗婆婆所擄 ,逼其與少安成婚。 子楚等人趕到與苗婆婆對峙,打鬥中苗婆婆被少安撲倒,釘子穿心而過,死去。少安亦重回獄中。 阿寶與子楚有情人終成眷屬。

評析

孫子楚既痴且貧,與阿寶條件高下懸殊,卻以超越現實的痴情打動阿寶,贏得這位既高貴、能幹、美麗又賢惠的少女的真摯之愛。痴出於真,出於至誠,情至於痴,達於極致,忘我無私,不易不移,是最高的情,即所謂至情。孫子楚給予阿寶的正是天下少有的至情,作品極力歌頌的也是人間難覓的至情。

《聊齋》主要是女性的世界,本篇第一主角卻是孫子楚。他鍾情於阿寶而兩次離魂,極虛幻妄誕,又極真切動人,把痴情表現到極點,不僅深深感動了阿寶,也使讀者賞心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