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棕櫚

霸王棕櫚

霸王棕櫚產於馬達加斯加,常生乾旱稀樹草原地區;雲南、廣東、福建等地區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霸王棕櫚霸王棕櫚
霸王棕Bismarckia nobilis Hildebr.et H.Wendl. 別名:馬島棕、俾斯麥櫚、俾斯麥棕 喬木狀,莖單生,高20-30m,粗40cm,基部膨大,灰綠色,直徑可達80cm,葉基宿存,至老時脫落。葉掌狀分裂,葉片特大,直徑達3m;葉片淺裂至1/4-1/3,裂片間有絲狀纖維;葉藍綠色,覆被白色蠟及淡紅色鱗秕,具粗壯中肋,裂片堅韌直伸,先端淺裂二叉狀,裂片間具下垂絲狀纖維,葉面具顯著、明顯歪斜而不對稱的戟突;葉鞘縱裂呈大的三角狀縫隙。花序圓錐狀,生於葉間,雌雄異株。果球形,褐色,長4-5cm,直徑3cm。種子1,近球形,胚乳均勻。

習性特點

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而排水良好環境,具一定耐寒性,耐旱性好,是乾旱地區理想的栽培植物;種子繁殖。體形龐大,葉色優美,堅韌直伸,形成獨特優美的觀賞株形;莖幹可作建築材料,葉作蓋房材料,莖髓含澱粉可製作優良西米。

栽培:

霸王棕櫚霸王棕櫚

霸王棕成株適應性較強,喜肥沃土壤,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成株移栽應儘量保持完整土球,且土球要較一般棕櫚植物長且大,避免移植時發生“移植痴呆症”。

霸王棕高大壯觀,生長迅速,十分引人注目,在任何一個可容留它的位置的庭園中均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霸王棕在內陸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較好,喜高溫高濕的熱帶氣候。
而綠葉型變種則更適宜在沿海或氣候較冷的地區種植。

用途

景觀用途:樹形挺拔,葉片巨大,形成廣闊的樹冠,為珍貴而著名的觀賞類棕櫚

風景樹種類

風景樹是各地專門用於城市建設,公園綠化,市政綠化等工程中使用的,用於美化風景,綠化環境的苗木。一般種植於各地苗圃中,根據樹型的不同,分為各個等級。
蒲葵櫚 | 棕竹櫚 | 散尾葵櫚 | 華盛頓棕櫚 | 呂宋糖棕櫚 | 貝葉棕櫚 | 箬棕櫚 | 紅棕櫚櫚 | 藍棕櫚櫚 | 糖棕櫚 | 霸王棕櫚 | 桄榔櫚 | 美麗針葵櫚 | 加那利海棗櫚 | 魚尾葵櫚 | 大王椰子櫚 | 油棕櫚 | 聖誕棕櫚 | 青棕櫚 | 三角椰子櫚 | 假檳榔櫚 | 檳榔櫚 | 亞力山大椰子櫚 | 酒瓶椰子櫚 | 棍棒椰子櫚 | 象鼻棕櫚 | 露兜樹 | 團花 | 藍花楹 | 美國白蠟 | 燈台樹 | 喜樹 | 錦葉欖仁 | 榕樹 | 麵包樹 | 響楊 | 核桃楸 | 楓楊 | 遼東櫟 | 大果榆 | 小葉椴 | 梓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