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防護服

電磁輻射防護服

金屬纖維精紡織物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金屬絲混紡製品防輻射孕婦裝,這種防輻射孕婦裝產品優點是手感好,透氣好,還可以水洗,這種防輻射孕婦裝禁止效果同樣不錯,所以好多準媽媽單方面追求時尚,都會選這種這種防輻射孕婦裝。

電磁輻射防護概述

電磁輻射防護服按照所放射的電磁輻射劑量和輻射結構特點進行分類,制定不同的產品防護數據標準,應對來自不同電磁輻射污染的各種場所的電磁輻射防護。

防護能力:

防護電磁波種類:中波、短波、超短波、紅外線、紫外線
防護電磁波頻率範圍:10MHz~3000MHz
電磁波禁止效率:>99.9%
抗菌、防塵、防靜電

防護材料:

目前防電磁輻射服裝的樣布主要有3種:(1)鍍金屬織物;(2)金屬纖維精紡織物;(3)多離子織物面料;
鍍金屬織物是鍍金屬層的(最好的也就是鍍納米銀)防輻射孕婦裝,這種防輻射孕婦裝產品評比效果較好,但是這種防輻射孕婦裝缺點是手感硬,透氣不好,不能水洗,這些都是一般人能看到的缺點。
金屬纖維精紡織物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金屬絲混紡製品防輻射孕婦裝,這種防輻射孕婦裝產品優點是手感好,透氣好,還可以水洗,這種防輻射孕婦裝禁止效果同樣不錯,所以好多準媽媽單方面追求時尚,都會選這種這種防輻射孕婦裝。
多離子防輻射面料是用金屬的離子和布的基結合,然後製作成布的纖維,然後再紡成布的。
經過電磁輻射與防護研究中心初步測定,鍍金屬織物防輻射孕婦裝的禁止效能最好,金屬纖維紡織物次之,同時防電磁輻射服裝所選用的面料中所含的金屬的含量、金屬的種類、金屬在織物中的處理方式也都會直接影響服裝的最終禁止效能。
但是,服裝的孔洞對防電磁輻射服裝的禁止效能有非常大的影響,也可以說是起著決定性的因素,隨著服裝孔洞面積變大,服裝禁止效能會大大降低,所以再貴的防輻射服它的防護能力都是有限的。

防護服種類:

電磁輻射防護服針對身體不同部分防護,種類樣式很多,大致可分為:全身防護、上身防護、下身防護、手部防護、眼鏡防護、臉部防護,具體:
電磁防護大褂
電磁防護襯衣
電磁防護連體服
電磁防護上衣/電磁防護長褲(分體型)
電磁防護背心
電磁防護眼鏡
電磁防護手套
電磁輻射防護服使用人群
適用於有電磁輻射污染的各種場所,主要用於電力、醫療、金融、電信、新聞、教育、鐵路航空、煤礦油田、軍事、職業女性、孕婦等系統和人群。具體可分為:
顯示設備、微波爐、電磁爐等產品的生產、製造、維修人員;
廣播、電視、電台、通訊、衛星接收、微波發射台塔工作人員;
高頻加熱、焊接、乾燥、作業人員
電力、輸變電設備作業
理療、通訊、電力實驗室

電磁輻射簡介

電磁輻射又稱電子菸霧,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舉例說,正在發射訊號的射頻天線所發出的移動電荷,便會產生電磁能量。電磁“頻譜”包括形形色色的電磁輻射,從極低頻的電磁輻射至極高頻的電磁輻射。兩者之間還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光等。電磁頻譜中射頻部分的一般定義,是指頻率約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輻射。
電磁輻射所衍生的能量,取決於頻率的高低-頻率愈高,能量愈大。頻率極高的X光和伽瑪射線可產生較大的能量,能夠破壞合成人體組織的分子。事實上,X光和伽瑪射線的能量之巨,足以令原子和分子電離化,故被列為“電離”輻射。這兩種射線雖具醫學用途,但照射過量將會損害健康。X光和伽瑪射線所產生的電磁能量,有別於射頻發射裝置所產生的電磁能量。射頻裝置的電磁能量屬於頻譜中頻率較低的那一端,不能破解把分子緊扣一起的化學鍵,故被列為“非電離”輻射。哪裡會有電磁輻射?電磁輻射的來源有多種。人體內外均布滿由天然和人造輻射源所發出的電能量和磁能量;閃電便是天然輻射源的例子之一。至於人造輻射源,則包括微波爐、收音機、電視廣播發射機和衛星通訊裝置等。

電磁輻射的來源

電磁輻射的來源主要有兩類:

1、天然電磁輻射,如雷電、火山噴發、地震和太陽黑子引起的磁暴等;
2、人工電磁輻射:生活中碰到的電磁輻射源如空調機、計算機、電視機、電冰櫃、微波爐、卡拉ok機、電熱毯、行動電話、微波發射站、高壓電線等,在正常工作時所產生的各種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工作中可分為顯示設備、微波爐、電磁爐等產品的生產、製造、維修;廣播、電視、電台、通訊、衛星接收、微波發射台塔;高頻加熱、焊接、乾燥;電力、輸變電設備作業;理療、通訊、電力實驗室等

電磁輻射的危害

電磁輻射是一種複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因此,電磁輻射可以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表現為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兩大方面。
熱效應,當人體接受電磁輻射時,體內分子會隨著電磁場的轉換快速運動,使人體升溫,熱效應會引起中樞神經和植物精神系統的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頭暈、失眠、健忘等亞健康表現。
非熱效應,即吸收輻射不足以引起體溫增高,但也引起生理變化和反應。生活和工作在這種環境中過久,會出現頭暈、疲乏無力、記憶力衰退、食慾減退等臨床症狀。
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調查顯示,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五大影響:
1、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2、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3、電磁輻射是造成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4、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組織發育、骨骼發育、視力下降;肝臟造血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視網膜脫落。
5、電磁輻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電磁輻射防護限值

基本限值
職業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間內,任意連續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應小於0、1W/KG。
公眾照射:在1天24H內,任意連續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應小於0、02W/KG。
導出限值
職業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間內,電磁輻射場的場量參數在任意連續6MIN內的平均值應滿足表1要求。
職業照射導出限值頻率範圍MHz電場強度V/m磁場強度A/m功率密度W/m2
0.1~3870.25(20)1)
3~30150/0.40/(60/f)1)
30~3000(28)2)(0.075)2)2
3000~15000(0.5)2)(0.0015)2)f/1500
15000~30000(61)2)(0.16)2)10
注: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對照參考。
2)供對照參考,不作為限值;表中f是頻率,單位為MHz;表中數據作了取整處理。
公眾照射:在1天24H內,環境電磁輻射場的參數在任意連續6MIN內的平均值應滿足表2要求。
表2公眾照射導出限值頻率範圍MHz電場強度V/m磁場強度A/m功率密度W/m2
0.1~3400.1(40)1)
3~3067/0.17/(12/f)1)
30~3000(12)2)(0.032)2)0.4
3000~15000(0.22/)2)(0.001)2)f/7500
15000~30000(27)2)(0.073)2)2
注: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對照參考。
2)供對照參考,不作為限值;表中f是頻率,單位為MHz;表中數據作了取整處理。
對於一個輻射體發射幾種頻率或存在多個輻射體時,其電磁輻射場的場量參數在任意連續6MIN內的平均值之和,應滿足式(1):式中:第i個輻射體j頻段輻射的發射水平;對應於j潑動的電磁輻射所規定的照射限值。
對於脈衝電磁波,除滿足上述要求外,其瞬時峰值不得超過表中1.2所列限值的1000倍。
在頻率小於100MHZ的工業、科學和醫學等輻射設備附近,職業工作者可以在小於1.6A/M的磁場下8H連續工作。
文章出自亞遠景防護網,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